前言Nginx日志默认情况下写入到一个文件中,为了区分各个域下的日志,我们一般会分开存储。即时这样,文件也会变的越来越大,非常不方便查看分析。通常我们是以每日来做统计的,下面来聊聊以日期来分隔Nginx日志。配置编写脚本 #!/bin/bash
#初始化
LOGS_PATH=/usr/local/nginx/logs
YESTERDA
转载
2024-08-22 10:16:24
297阅读
nginx的log日志分为access.log和error.log;其中access.log 记录了哪些用户、哪些页面以及用户浏览器、ip和其他的访问信息;error.log则是记录服务器错误日志.error.log日志的形式如下: 201.158.69.116 - - [03/Jan/2013:21:17:20 -0600] fwf[-] tip[-] 127.0.0.1:9000 0.007
转载
2024-04-29 08:50:35
589阅读
Nginx默认没有日志自动切割功能。而如果不对日志文件进行处理,日志文件将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写一个Nginx日志切割脚本来自动切割日志文件。第一步: 重命名日志文件。 不用担心重命名后Nginx找不到日志文件而丢失日志。在你未重新打开原名字的日志文件前,nginx还是会向你重命名的文件写日志,linux是靠文件描述符而不是文件名定位文件
转载
2024-03-23 17:14:06
14阅读
Nginx日志自动切割神器背景:发现nginx日志文件过大:50g一个文件,手动切割都要半天centos7 压测环境 大量压测请求,nginx日志过于庞大,一开始是写了一份shell脚本进行日期匹配自动切割日志。考虑到不同的环境可能nginx日志格式不一样,匹配规则需要重新写。非常麻烦。所以找到了这个方法logrotate使用系统自带日志切割神器logrotatecat <<EOF &
#!/bin/bash
#切割nginx的日志,然后定期删除
source /etc/profile
log_path=/usr/local/nginx/logs
d=`date +%Y-%m-%d`
d90=`date -d'5 day ago' +%Y-%m-%d` ##5天前
cd ${l
转载
精选
2016-12-20 13:49:54
924阅读
Nginx默认没有日志自动切割功能。而如果不对日志文件进行处理,日志文件将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写一个Nginx日志切割脚本来自动切割日志文件。第一步: 重命名日志文件。 不用担心重命名后Nginx找不到日志文件而丢失日志。在你未重新打开原名字的日志文件前,nginx还是会向你重命名的文件写日志,linux是靠文件描述符而不是文件名定位文件
原创
2013-08-11 19:44:44
2835阅读
5、Nginx日志切割和日志定期删除LogDir=/data/logs/nginx #日志存放目录LogDate=`date +%Y%m%d` #日志名称后缀KeepLogDays=30 #保留的天数(看自己的需求)DelDate=`date -d "-${KeepLogDays} days" +%Y%m%d` #当前时间的前三十天时间戳(是一
原创
2017-06-06 19:03:59
1121阅读
#!/bin/bash
#切割nginx的日志,然后定期删除
source /etc/profile
log_path=/usr/local/nginx/logs
d=`date +%Y-%m-%d`
d90=`date -d'5 day ago' +%Y-%m-%d` ##5天前
cd ${l
原创
2016-08-23 10:58:44
1785阅读
首先大概了解下/proc目录(记得当时考试RHCA的时候,关于这个目录的题目着实不少)。Linux系统上的/proc目录是一种文件系统,即proc文件系统,它是一种伪文件系统。里面保存了当前系统内核运行状态的一些信息,可以查看到相关的系统硬件及当前正在运行进程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更改其中某些文件来改变内核的运行状态。/proc/PID 保存的就是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PID为进程号,当进程结束后相关目录则会消失。恢复nginx误删除的日志就要使用到/proc/PID下的某些文件。
原创
精选
2015-08-12 21:52:36
3308阅读
【背景】 前段时间在工作中发现,在nginx的自定义模块中使用log4j打印日志时,出现丢失日志&日志打印的日期混乱的问题。于是决定查查。【现象】配置: 1)在log4j配置文件中设置的按天切割文件,由于有多个进程,每个进程都读同样的配置,写同样的日志文件。
转载
2024-03-07 13:45:52
202阅读
1. Nginx服务的信号控制1.1.Nginx服务的信号控制调用命令为 kill -signal PIDsignal:即为信号;PID即为获取到的master线程ID1. 发送TERM/INT信号给master进程,会将Nginx服务立即关闭。kill -TERM PID / kill -TERM `cat /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
kill -INT
转载
2024-04-18 11:30:00
81阅读
因为我的nginx日志是通过filebeat采集的,所以这里就借用大佬的文章,他的这两篇ELK的文章给了我很大帮助,以下是他的链接地址: https://blog.51cto.com/zero01/2082794和收集syslog一样,首先需要编辑配置文件,这一步在logstash服务器上完成:[root@data-node1 ~]# vim /etc/logstash/conf.d/nginx.
转载
2024-03-17 15:25:41
74阅读
Nginx配置-日志格式配置一、默认的日志格式二、我使用的日志格式三、参数四、测试效果 五一上线了一个小的预约程序,配置通过Nginx进行访问入口,默认的日志是没有请求时间的,因此需要配置一下,将每一次的请求的访问响应时间记录出来,备查与优化使用.一、默认的日志格式默认的日志格式如下(默认是注解掉的,系统也自动会使用):#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
转载
2024-03-21 17:04:43
102阅读
目录 一、背景说明二、访问日志分析三、TCP抓包分析四、结论一、背景说明最近线上服务发布,完成后一切平静,到下午用户量正常起来后,开始频繁收到Nginx状态码是400的告警,初步确认是偶尔出现,还好还好!400通常理解为客户端请求错误,一般原因是请求数据中有不合法字符,请求头缺失host头。但这次案例另有原因。详细回顾下定位过程和方法,供大家参考。二、访问日志分析服务器的负载均衡LB中状
转载
2024-03-02 10:11:31
285阅读
Nginx不像Apache那样自带rotatelogs进行日志的回滚,默认配置的日志文件会越来越大造成无法阅读,必须手动为Nginx配置日志回滚的方式。可以使用自定义脚本或是借助Linux自带的logrotate命令实现日志回滚。脚本分割脚本分割日志的方法比较容易理解,获取昨天的日期并将日志文件命名为带有昨天的日期的名称,重命名结束后向Nginx发送USR1信号,Nginx在收到USR1信号后重新
转载
2024-04-25 13:39:40
159阅读
日志服务支持通过数据接入向导配置采集Nginx日志,并自动创建索引和Nginx日志仪表盘,帮助您快速采集并分析Nginx日志。许多个人站长选取了Nginx作为服务器搭建网站,在对网站访问情况进行分析时,需要对Nginx访问日志统计分析,从中获取网站的访问量、访问时段等访问情况。传统模式下利用CNZZ等方式,在前端页面插入js,用户访问的时候触发js,但仅能记录访问请求。或者利用流计算、离线统计分析
转载
2024-04-24 12:07:23
3阅读
摘要 腾兴网为您分享:Linux系统怎么分析Nginx日志,追书,有信,虚拟机,天气预报等软件知识,以及云软件,东方财富软件,扑飞,名片扫描王,加人软件安卓,微主题,每日金股,电脑硬盘检测,韩剧tvapp,ntoskrnl.exe,衡水人才,安德鲁维金斯,柚米,体育场地统计调查系统,etfc等软件it资讯,欢迎腾兴网。Linux系统下Nginx 日志可以查看系统运行记录和出错说明,
转载
2024-03-07 20:56:59
20阅读
1 日志管理1.1 Nginx日志描述通过访问日志,你可以得到用户地域来源、跳转来源、使用终端、某个URL访问量等相关信息;通过错误日志,你可以得到系统某个服务或server的性能瓶颈等。因此,将日志好好利用,你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1.2 Nginx日志格式打开nginx.conf配置文件: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日志部分内容:
#access
转载
2024-03-12 18:41:49
126阅读
Nginx日志对于统计、系统服务排错很有用。Nginx日志主要分为两种:access_log(访问日志)和error_log(错误日志)。通过访问日志我们可以得到用户的IP地址、浏览器的信息,请求的处理时间等信息。错误日志记录了访问出错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定位错误的原因。本文将详细描述一下如何配置Nginx日志。设置access_log访问日志主要记录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向Nginx服务器发起的每
转载
2023-11-25 14:15:26
143阅读
偶然发现access.log有21G大,所以将其切割。Nginx 是一个非常轻量的 Web 服务器,体积小、性能高、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但不足的是也存在缺点,比如其产生的访问日志文件一直就是一个,不会自动地进行切割,如果访问量很大的话,将 导致日志文件容量非常大,不便于管理。当然了,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访问日志文件,那需要手动对这个文件进行切割。在 Linux 平台上 Shell
转载
2024-04-30 15:11:30
1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