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init_by_lua二、init_worker_by_lua三、set_by_lua四、rewrite_by_lua五、access_by_lua六、content_by_lua七、header_filter_by_lua八、body_filter_by_lua九、log_by_lua十、balancer_by_lua_block一、init_by_luainit_by_lu
转载 2024-04-24 11:40:46
409阅读
Lua.1 lua的类型与变量lua的变量 lua的变量命名与其他语言大致相似,有两点 1. 由数字,字母,下划线构成 2. 不可以使用数字开头 例如: m n myBook _myiPhone _pc001 _00 _VERSION 注意:     1. _00 这种下划线跟数字的变量不建议写     2. _VERSION 下划线加大
转载 2024-02-21 19:58:07
169阅读
前言大家都知道压缩包如果不解压直接查看的话,都是一堆乱码,目前我们使用nginx+lua 对用户请求进行代理时( 客户端-->ngx+lua-->后端服务器 ),发现有些请求返回的数据都是乱码,这就乱码的原因就是直接查看未解压的压缩包问题表现我们在上线候测试时,发现浏览器某个按钮不能用了,通过F12查看发现这个请求返回内容都是乱码,如下所示:我又上日志上查看,发现nginx记录的日志也
转载 2024-04-26 11:59:38
1141阅读
Lua 协同程序(coroutine) 什么是协同(coroutine)? Lua 协同程序(coroutine)与线程比较类似:拥有独立的堆栈,独立的局部变量,独立的指令指针,同时又与其它协同程序共享全局变量和其它大部分东西。 协同是非常强大的功能,但是用起来也很复杂。 线程和协同程序区别 线程与协同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具有多个线程的程序可以同时运行几个线程,而协同程序却需要彼此协作的运行
{"code":10005,"message":"楠岃瘉鐮侀敊璇\xAF","developerMessage":"楠岃瘉鐮侀敊璇\xAF"} 上面是乱码,我是这样取值的: web_reg_save_param("CodeDes", "LB={\"message\":\"", "RB=\"}", "Ord=1",
Lua2.4 文档翻译完了,这次的翻译感觉和 Lua1.1 的时候有点不一样。这次也是在业余时间里断断续续的完成的,所以,进度也同样是比较慢。这次的翻译内容明显比 Lua1.1 的时候多了很多,1.1 的时候手册是 19 页,这次的手册是 38 多页。不过,算一算,1.1 的时候是两个文档,加在一起的话就和 2.4 差不多了。翻 译时是以 1.1 做为基础的,在翻译的过程中顺便发现 1.1 的
1.nginx反向代理在讲诉具体的配置之前,先说下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的区别。正向代理:是一个位于客户端和原始服务器(origin server)之间的服务器,为了从原始服务器取得内容,客户端向代理发送一个请求并指定目标(原始服务器),然后代理向原始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将获得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才能使用正向代理,而且必须要进行一些特别的设置才能使用正向代理。。正向代理是一种最终用户知道并主动使用的
转载 2024-06-06 05:00:08
71阅读
2022年6月10日15:15:22介绍以下文档描述了 LuaJIT 2.0 字节码指令。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src/lj_bc.hLuaJIT 源代码。字节码可以用 列出luajit -bl,参见 -b 选项。单个字节码指令为 32 位宽,具有 8 位操作码字段和多个 8 位或 16 位操作数字段。指令采用以下两种格式之一:BCAOPDAOP该图显示了右侧的最低有效位。内存指令始终按主
转载 2024-08-30 15:27:01
34阅读
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下搭建Tomcat服务器时,经常会遇到日志文件中文乱码的问题。这种问题会给开发者带来不便,影响到对服务器运行状态的及时监控和问题的定位,因此需要及时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日志文件中文乱码的情况。在Linux系统中,Tomcat服务器默认会将日志文件以UTF-8编码方式存储,而操作系统的语言环境可能与UTF-8编码方式不一致,导致中文字符无法正常显示,从而出
原创 2024-03-29 10:06:44
301阅读
监控 checkpoint概览(Overview)选项卡Checkpoint Counts: Triggered:自作业开始以来触发的 checkpoint 总数In Progress:当前正在进行的 checkpoint 数量Completed:自作业开始以来成功完成的 checkpoint 总数Failed:自作业开始以来失败的 checkpoint 总数Restored:自作业开始以来
转载 9月前
18阅读
######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中文详解##### #定义Nginx运行的用户和用户组 user www www; #nginx进程数,建议设置为等于CPU总核心数。 worker_processes 8; #全局错误日志定义类型,[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 error_log /usr/local/ng
转载 2024-03-20 20:30:33
207阅读
Lua的思想    Lua是一个具有过程式(procedural)编程和数据描述能力的嵌入式编程语言。作为一个嵌入语言,Lua没有“main”函数,只能嵌入到宿主程序(host)运行。Lua作为一个库文件,链接到宿主程序中。宿主程序可以调用接口执行lua代码获取或修改lua的变量,并且可以注册C函数给Lua代码调用。    因此我们可以通
转载 2024-04-03 10:07:42
78阅读
Python logging模块写入中文出现乱码 一下文件执行将产生乱码,切.log文件显示问好,打不开 import logging def shop_logging(name): name = name+"登录成功!"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 fh = logging.FileHandler("test.log") formatter = logging.Fo
01下载首先从百度网盘获取到这几个文件(网盘地址会附在文末,过期请联系):   我安装的是社区版+中文汉化过的,使用我只下载了第一个和第三个文件,下面我将讲一下如何安装。   02安装社区版1.选择“  HP_LoadRunner_12.02_Community_Edition_Language_Packs_T7177
其实自从打开GameScene.lua文件以来,我一直都很想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cc.Sprite这些是如何识别的。其实第一反应肯定就是:它肯定是一个全局变量,要不然怎么调用create方法呢。先不考究cocos的C++类方法是如何绑定到lua的,我就是想知道这个全局变量是什么时候注册的?知道一点lua知识的都知道 lua里面的全局变量会保存到一个全局表_G中去,问题就转换为了 什么时候向_G中注
字符串连接符 “..” 当需要把多个小字符串拼接成一个大串的时候,例如,从一个sql结果集中取某列元素并将该元素组成以‘/’分割的字符串。 如果sql结果集是上万行,那么就会发现效率越来越低。这性能越来越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去追溯lua的垃圾收集算法,当Lua虚拟机发现程序使用太多的内存,它就会遍历它所有的数据结构,并进行释放它认为是垃圾的数据。一般情况下,这个算法有很好的性能,但下面的那段代
转载 2024-05-28 15:57:03
212阅读
    今天单独部署了一个Nginx服务器,临时写了一个index.html页面。“服务器故障,请稍后......”。结果.............    中文乱码,心里瞬间一万条草泥马奔腾。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发现需要修改nginx的server的配置内容,增加一行:charset utf-8;详情如下: 
原创 2017-02-04 15:40:27
4765阅读
说明:环境Ubuntu10.04版本 1.基于apt-get安装 这种方法很简单,在终端Terminal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直接获取安装,安装完大致默认结构如下: 所有的配置文件都在/etc/nginx下,并且每个虚拟主机已经安排在了/etc/nginx/sites-available下 程序文件在/usr/sbi
Lua 是动态类型语言,变量不要类型定义,只需要为变量赋值。 值可以存储在变量中,作为参数传递或结果返回。Lua 中有 8 个基本类型分别为:nil、boolean、number、string、userdata、function、thread 和 table。数据类型中文简称描述nil虚这个最简单,只有值nil属于该类,表示一个无效值(在条件表达式中相当于false)。boolean是非包含两个值
转载 2024-03-23 17:54:27
59阅读
######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中文详解##### #定义Nginx运行的用户和用户组 user www www; #nginx进程数,建议设置为等于CPU总核心数。 worker_processes 8; #全局错误日志定义类型,[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 error_log /usr/local/ng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