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ubuntu+VScode 数据库:mysql ,ORM框架:chloe 官网看完本篇文章你能学会 在Vscode下创建项目,一些基础的命令 ,以及得到一个配置文件的简单读取实例1,在VScode下安装插件:C# 和 NuGet PackageManager2,打开终端执行项目的创建: siecan@siecan-Lenovo-H3050:~/dotnetproject
转载
2023-08-14 11:39:34
104阅读
1、使用最新版本的VS2017,并安装.NET Core2.0中相关开发工具2、打开VS2017,点击文件-新建-项目,选择.NET Core中的ASP.NET Core Web 应用程序3、由于我们是从零开始搭建MVC框架,因此我们选择创建一个空模板4、创建完后,我们可以看到初始文件里面有这么几个文件内部文件简介:Properties&launchSettings.json是一个启动配
转载
2024-10-21 14:48:28
63阅读
.当今 net 生态系统如下:了解.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的差异,并且在什么时候应该选择 .NET Core。 .NET Core是一个新的开源并且跨平台的用来构建可以所有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Mac, and Linux)上面运行的应用的的框架。从上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net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net FrameWork,.net Core ,Xamar
转载
2023-08-12 01:15:36
592阅读
我眼中的.Net平台.Net开发平台的历史已经有好多年了,从1.0,1.1,2.0,3.0/3.5到明年的4.0,她已经从一个初步的设想及尝试转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开发框架。它的每次发布都会带给我们一些惊喜,从1.0/1.1的Ado.net/Asp.net,2.0的泛型/Asp.net2.0,3.0/3.5的WCF/WPF/LINQ/Lamda/Asp.net Ajax,到4.0的WF/Asp.Net
为什么部署至Windows Services 在很多情况下,很少会把.Net Core项目部署至Windows服务中,特别是Asp.net Core就更少了。一般情况下,Asp.net Core会部署至linux服务器,或者部署至Windows的IIS中。但也不排除会有Asp.net Core部署至Windows 服务中的情况,比如Windows服务器并没有安装IIS,或者Asp.net Core
转载
2023-08-06 00:42:08
135阅读
.NET Core优势有哪些 1.跨平台:.NET Core是跨平台的,可以在Windows、Linux、macOS等多个操作系统上运行。2.高性能:.NET Core使用了新的Runtime,采用了先进的JIT(Just-In-Time)编译技术和垃圾回收机制,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内存占用。3.模块化:.NET Core是模块化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使用需要的包,从而减小应用程序的大小和依赖项
转载
2023-08-14 09:46:02
588阅读
直接用dotnet命令来运行你的程序,(dotnet的启动真的很快)。在你的项目文件夹下加一个批处理,如:Run.cmd
附加IIS进程调式?以前在开发ASP.NET(MVC)项目的时候,为了加快程序的启动速度(调式),我们会选择使用IIS。先用IIS架设还在开发的项目,在需要调式的时候附加进程,而在更多时候,如果调整CSS和HTML或者JS会显得更加方
转载
2023-06-01 12:35:53
5186阅读
用户登录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应用场景 .net core 2.0 的登录方式发生了点变化,应该是属于是良性的变化,变得更方便,更容易扩展。配置打开项目中的Startup.cs文件,找到ConfigureServices方法,我们通常在这个方法里面做依赖注入的相关配置。添加如下代码:public void ConfigureServices(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
转载
2023-05-29 16:36:23
452阅读
1.前言选项(Options)模式是对配置(Configuration)的功能的延伸。在12章(ASP.NET Core中的配置二)Configuration中有介绍过该功能(绑定到实体类、绑定至对象图、将数组绑定至类)而选项模式又有个选项类(TOptions),该选项类作用是指:把选项类中的属性与配置来源中的键关联起来。举个例,假设json文件有个Option1键,选项类中也有个叫Option1
转载
2023-09-10 15:29:56
174阅读
1、开源、跨平台:.NET Core 是开放源代码通用开发平台,由 Microsoft 和 .NET 社区在 GitHub 上共同维护。 它跨平台(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用于构建web应用、IOT应用和移动后端应用。2、性能优越。据.net 
转载
2023-07-05 10:21:15
418阅读
简介:.NET是一种用于构建多种应用的免费开源开发平台,可以使用多种语言,编辑器和库开发Web应用、Web API和微服务、云中的无服务器函数、云原生应用、移动应用、桌面应用、Windows WPF、Windows窗体、通用 Windows平台 (UWP)、游戏、物联网 (IoT)、机器学习、控制台应用、Windows服务。框架主要包括:.NET Framework、.NET Standard、.
转载
2023-12-08 15:10:37
146阅读
Linux 上的图形界面可有可无,有需要的话是可以安装的,作为一个软件安装到系统。比如常见的桌面环境有 KDE 和 GNOME,它们不仅是个窗口管理器,还提供了桌面、菜单等功能,。桌面管理器顾名思义了,没有它的话就不能打开多个窗口不能最大最小化没有边框等,所以希望整个系统只跑一个桌面程序的情况就可以不用安装窗口管理器。windows 用户按 https://zhidao.baidu.com/que
转载
2023-08-12 21:27:25
206阅读
朋友们,你们好!近来,我听到了大量的关于新出的 .NET Core 和其性能的讨论,尤其在 Web 服务方面的讨论更甚。因为是新出的,我不想立马就比较两个不同的东西,所以我耐心等待,想等发布更稳定的版本后再进行。本周一(8 月 14 日),微软发布 .NET Core 2.0 版本,因此,我准备开始。您们认为呢?如前面所提的,我们会比较它们相同的东西,比如应用程序、预期响应
转载
2023-09-17 21:02:31
227阅读
ASP.NET Core可以使用.NET Core和.NET Framework运行时,但运行在.NET Core与.NET Framework下
转载
2022-06-02 07:01:49
1078阅读
1评论
ASP.NET的三层结构因为每一层都可以在仅仅更改很少量的代码后,就能放到物理上不同的服务器上使用,因此结构灵活而且性能更佳。此外,每层做些什么其它层是完全看不到的,因此更改、更新某层,都不再需要重新编译或者更改全部的层了。这是个很强大的功能。例如,如果把数据访问代码
转载
2023-07-28 16:17:01
59阅读
使用.NET构建服务器端应用程序有两种支持的运行时选择:.NET Framework和.NET Core。两者共享相同的.NET平台组件,您可以在两者之间共享代码。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您的选择将取决于您要完成的任务。本文提供有关何时使用每个的指导。在以下情况下,您应该使用.NET Core作为服务器应用程序:您有跨平台的需求。您的目标是微服务。您正在使用Docker容器。您需要高性能和可
转载
2023-08-06 17:15:51
2777阅读
首先,Spring.NET就像一个纽带,将.net企业应用中的各种类、对象和组件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协同合作,将效力发挥到最优。其次,spring.net是一个框架,能够提供宽广范围的功能,例如依赖注入、面向方面编程(AOP)、数据访问抽象,以及ASP.NET集成等。其结构模型如下:()1.Spring.Core作为整个框架的基础,实现了依赖注入的功能。Spring.NET的大部分模块都要依赖或扩展
.net core 5 入门部署篇1.部署为控制台应用2.部署为windows服务3.部署到iis 部署篇1.部署为控制台应用修改 Programpublic class Progra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reateHostBuilder(args).Build(
转载
2023-06-07 19:45:14
164阅读
本篇文章完整的说明如和在树莓派上运行 .net core2.1程序,当然也参考了其他的博客,此处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再写一篇完整的博客,方便大家,还有我自己进行查阅。 ok,接下来进入正题,先弄个树莓派,如果都没有,那还玩什么东西。。。。。 准备一个tf卡,准备读卡器,现在要往tf写入操作系统。官方的地址:https://www.raspberrypi.o
转载
2023-08-10 02:28:13
133阅读
2001年,微软推出了Asp.Net ,2009年,推出了Asp.Net MVC .Net Framework,2016年推出了Asp.Net Core .Net Core。因为之前是.Net Framework4.5的版本,最初想命名为.Net 5.0,最后定下来为.Net Core。在2019年9月23日,
转载
2023-05-29 13:33:42
1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