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写模块代码:  简单例子:#include<linux/kernel.h> #include<linux/module.h> #Inlcude<linux/init.h>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 {   printk(KERN_INFO "Hello world\n");   return 0; } stati
转载 2023-06-30 14:45:58
60阅读
  做内核驱动第一步都是学习如何添加模块,这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剩下就是写代码了。  由于2.4到2.6内核版本的更新,无论是系统调用还是模块添加机制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本人也因此饱经挫折,最后在3.0.101版本的内核下成功。作为开源运动的支持者,自认为有必要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以供后来学习者分享与交流。      再次声明,本博客只分享我遇到了的问题,没有交流的
转载 2023-08-14 14:12:30
70阅读
动态添加模块不需要编译内核。LINUX的模块主要由6部分组成:      1、模块的加载函数(必须)            当通过insmod或modprobe命令加载内核模块时,模块的加载函数会自动被内核执行,完成本模块的相关初始化工作。
这篇与上一篇的win7主机加固内容大体类似,部分有些不同。这篇也可以用来尝试加固windows XP。 1. 配置管理 1.1用户策略注意:在对Windows系统加固之前先新建一个临时的系统管理员账号;用来恢复加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1.1 用户权限策略配置(适用于服务器或公用工作站)1.按下win+R,输入框输入 winver,确认系统版本。2.按下win+R,输入框输入 compm
当一个运行中的 Docker 容器被攻击者突破时,最后的防线往往不是应用层的安全措施,而是容器引擎本身的安全配置。Docker 默认配置为了易用性牺牲了部分安全性,这就需要我们从内核层面到应用层面进行全方位加固。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内核参数调优、SELinux 配置和运行时限制,构建多层次的 Docker 安全防护体系。一、容器安全的本质与风险边界容器与虚拟机的安全模型有着本质区别:虚拟机通过
原创 1月前
100阅读
系统默认的一些参数都是比较保守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来提高系统内存、CPU、内核资源的占用,通过禁用不必要的服务、端口,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更好的发挥系统的可用性。通过自己对Linux了解,对系统调优做了如下小结:
原创 2016-09-20 09:13:23
708阅读
1.1内核的任务    内核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一个中间层。其作用是将应用程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内核可以被认为是一台增强的计算机,将计算机抽象到一个高层次上。   当若干程序在同一系统中并发运行时,也可以将内核视为自愿管理程序。   另一种
转载 2024-01-20 21:52:37
45阅读
浏览器的种类成千上百,但所基于的内核,却没有几个。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内核主要为以下四种:一、Trident内核,代表产品Internet Explorer说起Trident,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提起IE(Internet Explorer)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其被包含在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操作系统Windows中,得到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所以我们又经常称其为IE内核。Trident(又称为MSH
转载 2024-01-16 16:41:11
35阅读
ARM7,9是32位MCU,AVR\51是8位MCU,32位机可以运算非常复杂的指令,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比如视频数据,能力较8位机强很多。运算速度也高好多倍. AVR与51相比采用精简指令集(51是复杂指令集),可以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命令,而51至少需要12个时钟周期,AVR的运算能力比51强很多。另外, 像ATmega8之类的单片机都自带AD转换器,应用起来很方便,单片机本身成本也不高.
转载 2023-12-13 11:33:56
104阅读
计算机的工作模式 对于一个计算机来讲,最核心的就是CPUCPU 和其他设备连接,要靠一种叫作总线在这些设备中,最重要的是内存内存就相当于办公室,我们要看看方不方便租到办公室,有没有什么创新科技园之类的。有了共享的、便宜的办公位,公司就有注册地了。当然总线上还有一些其他设备,例如显卡会连接显示器、磁盘控制器会连接硬盘、USB 控制器会连接键盘和鼠标等等。CPU 和内存是完成计算任务的
微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又称为"插件架构"(plug-in architecture),指的是软件的内核相对较小,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通过插件实现。内核(core)通常只包含系统运行的最小功能。插件则是互相独立的,插件之间的通信,应该减少到最低,避免出现互相依赖的问题。微核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插件系统”——模块高度独立,可移植★ 适应:运行时多模块协作系统 —
转载 2023-11-23 12:40:50
104阅读
【操作系统】典型内核架构对比 目录一、架构分类1、宏内核2、微内核3、混合内核:二、Linux三、iOS Darwin四、Windows NT参考: Linux系统——架构浅析一、架构分类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对下承接硬件设备,对上承接应用程序,管理计算机的所有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进程调度、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网路管理。参考wiki:
       微内核(Micro kernel)是提供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内核的精简版本,它设计成在很小的内存空间内增加移植性,提供模块化设计,以使用户安装不同的接口,如LUNIX、DOS、Workplace OS、Workplace UNIX等。是一种能够提供必要服务的操作系统内核;其中这些必要的服务包括任务,线程,交互进程通信(IPC,Inter-Proc
Intel的X86架构和ARM公司的ARM架构。X86架构和ARM架构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使用的指令集不同,前者使用的CISC指令集,后者使用的是RISC指令集,还有一点就是X86架构使用的是冯诺依曼结构,ARM架构既使用冯诺依曼结构,也使用哈佛结构(已经成了一种趋势)。+结构”,但是个人觉得并不好理解。百度上把架构分为逻辑架构,物理架构和系统架构。对于处理器,当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物理架构不会有
# 爱加密加固产品技术架构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安全性变得愈加重要。爱加密加固产品作为一种应用保护工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确保应用的安全性。本文将探讨爱加密加固产品的技术架构,着重介绍其主要组件、工作流程及代码示例。 ## 一、技术架构概述 爱加密的加固技术框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代码混淆**: 在源代码中插入虚假信息以阻碍逆向工程。 2. **动态防护**: 实现运行时监控,
原创 2024-10-13 05:32:03
55阅读
二者有两个大的区别:unix系统大多是与硬件配套的,也就是说,大多unix系统无法安装在x86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上,而liunx系统可以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上。unix是商业软件,而linux是开源软件,是免费,公开源代码的。linux已成为nuix最优秀的传承者。         Unix/linux系统结构3层,底层
转载 2023-07-20 10:55:22
205阅读
Kubernetes: 微内核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沈凋墨77 人赞同了该文章如今,Kubernetes已经成为分布式集群管理系统和公有云/私有云的事实标准。实际上,Kubernetes是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它是Google在分布式操作系统领域十余年工程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而Google一直以来都管理着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集群,在分布式操作系统领域的研究和认识领先于全世界。因此,2014年发布的Kubern
title:《windows内核原理与实现》笔记一.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管理1.计算机提供时钟中断:每隔一定时间,硬件系统触发一个中断,操作系统截获此中断,暂停当前任务,选择一个新任务。从而实现任务的切换。多个任务可以在一个CPU中轮换执行。 2.对于32位系统,内核代码可以访问进程整个4G空间。每个任务具有独立的4G内存。“”虚拟内存“”。32bit 3.CPU通过特定的指令来控制I\O设备。
                                                        &nbs
FreeRTOS内核是高度可定制的,在实际使用FreeRTOS 的时候我们时常需要根据自己需求来配置FreeRTOS,而且不同架构的MCU在使用的时候配置也不同。FreeRTOS 的系统配置文件为FreeRTOSConfig.h,在此配置文件中可以完成FreeRTOS 的裁剪和配置。每个FreeRTOS应用都必须包含这个头文件,用户根据实际应用来裁剪定制FreeRTOS内核。这个配置文件是针对用户
转载 2023-07-12 21:11:45
20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