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显微测量领域,基于纳米传动与扫描技术、白光干涉与高精度3D重建技术、共聚焦测量等技术积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光干涉仪(Z向分辨率可高达0.1纳米共聚焦显微镜,广泛应用于半导体、3C电子、高校科研等行业领域。从纳米到宏观,产品解决方案全面覆盖,满足多样化需求:1、光学3D表面轮廓仪光学3D表面轮廓仪利用白光干涉技术,结合精密Z向扫描模块3D建模算法,能够对各种精密器件及材料表面进行亚纳
原创 2024-07-09 15:39:22
75阅读
摘 要: 高导热颗粒常被用来增强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的固有导热性能。为研究纳米颗粒种类、含量分散剂对纳米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nano-enhanced PCMs, NePCMs)传热过程的影响,本文采用纳米石墨(nano graphite,NG)纳米椰壳炭(nano coconut shell based-carbon,NC)来提高石蜡的导热性能,
原创 2021-04-26 14:38:18
2533阅读
智能材料是一类可以在外界激励下做出主动响应的新材料,具有自驱动、自监测、自修复等多种功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伙伴,在人工肌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彻底解决了人工肌肉驱动性能的电容依赖性问题,为人工肌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后续设计具有无毒、低驱动电压、高能量密度的高性能驱动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这一重要发现突破为人
纳米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符号为nm。1纳米=1毫微米=10埃(既十亿分之一米),约为10个原子的长度。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为0.05毫米,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即约为1纳米纳米技术的含义-1. 所谓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分子内的运动规律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科学家们在研究物质构成的过程中,发现在纳米尺度下隔离出来的几个、几十个可数原子或分子,显
转载 精选 2007-10-23 19:03:37
635阅读
请看下图: 位于上图左下角的是一个棒球。直径约为10厘米(10^8nm。nm为纳米符号);再上面一点是一仅仅小蚂蚁,其体长的量级约为10^6nm(一百万纳米);位于中间部位的是遗传基因DNA,其体积大约为10nm;位于最左上角的是一个水分子,其大小仅仅有零点1个纳米。 1959年,美国量子电动力学...
转载 2016-01-13 10:49:00
231阅读
2评论
HS-TGA-103热重分析仪(TG、TGA)是在升温、恒温或降温过程中,观察样品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目的是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组份。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药品、催化剂、无机材料、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等各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与质量监控.基于碳纳米材料的TPU导电长丝制备与性能研究【江南大学 赵树强 】基于碳纳米材料的TPU导电长丝制备与性能研究上海晟 HS-TG
原创 3月前
54阅读
AMD下一代的RDNA 3架构距离与消费者见面还有一段时间,此前已传出了部分的规格信息,至于真实性还有待确认。不过更遥远的RDNA 4架构似乎也在AMD的开发日程里加速,近日就有零星的消息传出。据推特用户@greymon55透露,Radeon RX 8000系列显卡将全部基于RDNA 4架构的Navi 4x核心,这与此前传闻RDNA 3架构只有Navi 31/Navi 32/Navi 33三款GPU,Radeon RX 7000系列显卡分为RDNA 3架构RDNA 2架构产品不一样。在.
转载 2021-11-12 10:25:39
65阅读
导读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简要分析了该材料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及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类纳米硅碳材料,主要包括碳包覆纳米硅(nano-Si@C)、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SiO@C)、硅纳米线(Si nanowire/SS)、变氧型氧化亚硅碳复合材料(SiOx@C)以及无定形硅合金(amorphous SiM),并概述了它们的优缺点,且对它们的性能优劣进行了对比。介绍了
原创 2021-04-29 14:25:34
1105阅读
在软考备考过程中,材料分析检测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实力。而材料分析检测技术,正是检验这些技术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材料分析检测技术在软考中的定位。软考作为国家级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材料分析检
原创 2024-05-24 22:21:32
100阅读
导 读  将碳纳米管加入以硬脂酸丁酯作为囊芯的材料,脲醛树脂作为囊壁材料的原位聚合微胶囊体系,合成具有储热性能的碳纳米管微胶囊材料,研究了微胶囊技术与碳纳米技术对硬脂酸丁酯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与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差式量热扫描仪对样品进行热性能分析,采用Hotdisk热物性分析测试仪对样品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
原创 2021-04-28 10:22:44
212阅读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知名IT网站Vnunet日前评出了10大最危险的IT技术,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等纷纷上榜。 几乎任何技术都具有两面性,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对社会造成莫大伤害。例如Windows、机器人技术纳米技术等。 以下为Vnunet评出的10大最危险的IT技术: 1. 计算机 计算机是计算机及网络安全市场最令人头痛的难题..
转载 2011-10-08 19:55:00
134阅读
2评论
纳米技术的影响应用。
原创 2024-06-19 11:56:09
0阅读
导读使用混酸氧化球磨处理制备改性碳纳米管,并与硬脂酸复合制备相变储热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球磨处理对碳纳米管的结构有一定影响,混酸氧化后的碳纳米管物相没有发生改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球磨处理混酸氧化对碳纳米管有纯化作用,酸化碳纳米管出现羟基、羰基等官能团,有助于碳纳米管的分散。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改性碳纳米管在硬脂酸中的分散性为酸化碳纳米管>球磨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热导率测试结果也与此符合,
原创 2021-04-30 15:32:59
689阅读
在软考备考过程中,材料分析与检测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软考作为评价软件专业人才的标准之一,其考试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其中材料分析与检测技术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我们来探讨材料分析在软考中的意义。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材料的分析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基础。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报告等。材料分析的目的在于从海量信息中提
原创 2024-05-24 22:27:13
61阅读
在对纳米材料的研发中,常需要测试样品在不同外界激励源的响应输出能力。多样化的测试,使得测试仪表具备多种测试功能,如进行恒压测试,I-V扫描测试,V-t测试,脉冲测试,多通道测试等。
# 了解如何在 Java 中获取纳秒级时间 在 Java 开发中,处理时间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性能监控准确计时方面,使用纳秒级的时间戳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在 Java 中获取纳秒级的时间,并为刚入行的小白提供简单易懂的代码示例。 ## 流程概述 以下是我们实现“Java纳米秒”功能的简单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35阅读
电子器件微纳米加工技术
原创 精选 2022-05-10 15:09:21
1833阅读
1点赞
不同时长储能技术对比一、弹性势能储能技术难点重点发展趋势弹性势能储能科技作为机械储能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材料、结构控制领域取得突破,但仍面临多重科技瓶颈。(一)核心研发难点1. 材料性能瓶颈疲劳寿命与蠕变问题:高分子聚合物(如聚氨酯、碳纤维增强材料)在反复形变下易发生分子链断裂,10⁴次循环后储能效率衰减超15%;金属合金虽寿命长(>10⁶次),但迟滞损耗>8%,影响能量转化效率。
转载 1月前
441阅读
随着高通采用10nm工艺的骁龙835的发布,另两家顶级芯片企业联发科、华为海思也将采用该工艺生产芯片,目前来说华为海思将最迟推出采用10nm工艺的麒麟970然其却凭借麒麟960占据先发优势。10nm工艺之争高通领先10nm工艺量产在三星台积电之间展开。自去年的14/16nmFinFET工艺被三星领先后,台积电就开始将目光放在10nm、7nm工艺上,自那之后台媒一直炒作台积电的10nm工艺量产进程
共享学习材料--重复数据删除的技术应用
原创 2009-09-03 10:04:32
57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