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索引的数据结构InnoDB索引采用了B-Tree的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在叶子节点上,每个叶子节点默认的大小是16KB。当新记录插入到InnoDB聚簇索引中时,如果按顺序插入索引记录(升序或降序),当达到叶子节点最大的容量时,下一条记录就会写到新的的中。叶子节点可使用的容量为总容量的15/16,InnoDB会留1/16的空间,以备将来插入更新索引记录时使用, 如果以随机顺序插入记录,则
例题 1(1) 题目某文件系统采用索引节点管理,其磁盘索引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4KB字节,且每个文件索引节点有8个地址项iaddr[0] ~ iaddr[7],每个地址项大小为 4 字节,其中 iaddr[0] ~ iaddr[4]采用直接地址索引,iaddr[5]iaddr[6]采用一级间接地址索引,iaddr[7]采用二级间接地址索引。若用户要访问文件fileX中逻辑块号为52056的信
目录一:基础知识1:。2:索引。二:索引的分类   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 :参考三:索引匹配方式四:使用索引中的小细节五:hash索引总结一:基础知识磁盘预读(预读的长度一般为的整数倍)1:。内存磁盘交互的时候不是想读多少字节就读多少字节的,它有个最小的逻辑单元,成为或块。是存储器的逻辑块,在操作系统中往往将主存磁盘存储区分割为连续的大小相等的块,每个存储块称为一
转载 2023-10-10 22:50:38
114阅读
有关Cache文件缓存是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毋庸置疑,读缓存(Read caching)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益无害的(程序可以直接从RAM中读取数据),而写缓存(Write caching)则相对复杂。Linux内核将写磁盘的操作分解成了,先写缓存,每隔一段时间再异步地将缓存写入磁盘。这提升了IO读写的速度,但存在一定风险。数据没有及时写入磁盘,所以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同样,也存在cache被写爆
转载 2024-09-14 23:24:11
10阅读
上文mysql(二)中主要对buffer pool的内存结构进行说明,这篇对数据等在磁盘上的存储结构进行说明。之前对于mysql存储结构的一些表空间、区(数据区)、数据等概念进行说明。一、一行数据在磁盘中的存储形式1、这里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引入数据的概念? ————如果每次buffer pool从磁盘随机读取数据、buffer pool随机写数据到磁盘。这两个过程数据的交换都是每次交换一
数据库存储读取在整个数据库体系结构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存储引擎来存储数据,而绝大多数存储引擎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数据。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所有的数据都被逻辑地存放在表空间中,表空间(tablespace)是存储引擎中最高的存储逻辑单位,在表空间的下面又包括段(segment)、区(extent)、(page):同一个数据库实例的所有表空间都有相同的大小;默认情况下,表空间中的
什么是缓存(PageCache)?缓存(PageCache)是OS对文件的缓存,用于加速对文件的读写。一般来说,程序对文件进行顺序读写的速度几乎接近于内存的读写速度,主要原因就是由于OS使用PageCache机制对读写访问操作进行了性能优化,将一部分的内存用作PageCache。对于数据的写入,OS会先写入至Cache内,随后通过异步的方式由pdflush内核线程将Cache内的数据刷盘至物理
预备知识什么是索引?上一篇中有详细的介绍,可以过去看一下:什么是索引索引的本质:通过不断地缩小想要获取数据的范围来筛选出最终想要的结果,同时把随机的事件变成顺序的事件,也就是说,有了这种索引机制,我们可以总是用同一种查找方式来锁定数据。磁盘中数据的存取以机械硬盘来说,先了解几个概念。扇区:磁盘存储的最小单位,扇区一般大小为512Byte。磁盘块:文件系统与磁盘交互的的最小单位(计算机系统读写磁盘
# 实现MySQL索引磁盘IO ## 1.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了解MySQL索引磁盘IO) --> B(创建索引) B --> C(查看索引) C --> D(优化查询) ``` ## 2. 创建索引MySQL中,创建索引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减少磁盘IO操作。下面是创建索引的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原创 2024-05-25 06:53:55
38阅读
查询内查询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简化一下行结构,只保存记录头部信息的record_typenext_record。 现在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如下: 可以看到,内的数据行是形成单列表的结构,同时,有一个Page Dirctury区域,会把中所有行数据进行分槽处理,这样就可以通过二分法快速的定位到数据。分裂之间会形成双向链表,并且上一的数据行主键一定小于该页的最小主键,因为有着这样的
1.执行SQL时,数据在磁盘与缓存的交互原理当执行CRUD操作的时候,会从磁盘上加载数据到Buffer Pool的缓存里去,然后更新了缓存后,又会刷新回磁盘上的数据里去。在MySQL中进行数据操作的最小单位应该是数据,而数据是一行一行的在磁盘缓存中进行存储的。2.数据构成原理这里要引入一个问题,每个数据的默认大小是16kb,那么这16kb的大小就全用来存放所有的数据行了吗?明显不是
转载 2023-10-09 09:25:33
214阅读
–把C语言的成绩都加10分 update choose1 set score+=10 where course_no=(select course_no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C语言’); delete from choose1 where student_no=(select student_no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na
转载 2024-01-02 22:13:37
48阅读
首先磁盘文件里存放了一个个的数据,数据磁盘文件中是一段数据,这段数据有两个指针,一个指向上一个数据的行起始位置,一个指向下一个数据的行起始位置,是一个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这是数据;为什么称为数据?因为里面还有内容,这个里面的东西就是数据行,数据行也是有结构的,数据里面的每个行组成了单向链表,即每个行都有指针指向了下一个行的位置,这是数据行; 然后是目录,目录的由来,目录肯定是
转载 2024-01-23 23:31:47
87阅读
MySQL InnoDB 索引 (INDEX) 结构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internals/en/innodb-page-overview.htmlInnoDB 为了不同的目的而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我们把用于存放记录的叫做索引索引内容索引分为以下部分:File Header:表示的一些通用信息,占固定的38字节Page Header:表索引
转载 2023-07-28 22:41:22
74阅读
磁盘I/O问题: 使用磁盘阵列: RAID(磁盘阵列)就是按照一定策略将数据分布到若干物理磁盘上,这样就增强了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数据读写的整体性能。 常见RAID级别及其特性: 按数据分布冗余方式,可将RAID分为几种级别:      如何选择RAID级别: 根据应用的读写特性,可靠性要求,预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择RAID级别: &nbsp
摘要: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主流文章,只是按照个人理解稍作整合,后面附有参考链接。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主流文章,只是按照个人理解稍作整合,后面附有参考链接。一、摘要本文以MySQL数据库为研究对象,讨论与数据库索引相关的一些话题。特别需要说明的是,MySQL支持诸多存储引擎,而各种存储引擎对索引的支持也各不相同,因此MySQL数据库支持多种索引类型,如BTree索引,哈希索引
磁盘的组织。 第一层:磁盘到分区,每个分区可以看成是独立的磁盘第二层:磁盘磁盘块(扇区),磁盘分成了大量编号的磁盘块第三层:从磁盘块到三个分区:文件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是由大量磁盘块组成。  A:文件系统的第一块叫做超级块,它存放了系统本身的结构信息,如每个区域的大小,未被使用的磁盘块的大小….  B:i-节点表:文件的大小,所有者修改时间..都放在一
如果数据库不建索引会怎么样? 假设表中有三个字段Name,Age,Address,如果我们执行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lucky’,数据库会全表扫描,去查询Name=‘lucky’,如果找到了还会继续扫描下一行, 因为表中也有可能会有另外一条记录Name=‘lucky’。表中的几万条记录都要去查询,恐怖!!索引的出现 MySQL 数据库存储数据最终是以
转载 2024-04-08 18:44:10
53阅读
文章目录1.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1.1 磁盘与内存交互基本单位:1.2 结构概述1.3 的上层结构2. 的内部结构2.1 第1部分:文件头部和文件尾部2.1.1 File Header(文件头部)(38字节)2.1.2 File Trailer(文件尾部)(8字节)2.2 第2部分:空闲空间、用户记录最小最大记录2.2.1 Free Space (空闲空间)2.2.2 User Re
# MySQL中的数据索引更新机制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MySQL作为一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其数据存储更新的机制是许多开发者和数据库管理员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介绍MySQL在何时更新数据索引,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理解这一过程。 ## 数据索引的概念 在MySQL中,数据(Data Page)索引(Index Page)是存储数据的重要单位。 - **数据*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