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C(Multi 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的简称),代表多版本并发控制。与MVCC相对的,是基于锁的并发控制,Lock-Based Concurrency Control)。MVCC最大的优势:读不加锁,读写不冲突。在读多写少的OLTP应用中,读写不冲突是非常重要的,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并发性能了解MVCC前,我们先学习下Mysql架构和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MYSQL
文章目录一. 什么MVCC二.什么是行锁、表锁、间隙锁三. MVCC与各种锁的关系四. MVCC的实现原理4.1 多版本4.2 undo log4.2 readview 一. 什么是MVCC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即多版本并发控制。不使用锁,主要是用来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能;算是一种概念,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本文主要介绍mysql
# MySQL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实现指南 ## 引言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开发者,你可能对MySQL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感到好奇。MVCC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提高并发性能的技术。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在MySQL中实现MVCC。 ## MVCC简介 MVCC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访问同一数据,而不互相干扰。每个事务看到的是数据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快照。这使得读操作不需要锁定数
原创 2024-07-21 03:48:28
62阅读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mysql中我们经常用到事务,比如一次向几张表插入内容,如果中间出错了可以回滚,但是实际开发中,像这种一次可能向多个数据表写入数据的情况,并没有采用事务。  比如一件商品表单,有商品基本信息,商品sku(颜色尺寸价格库存),商家信息,店铺信息,提交的时候是向不同的表插入或更新数据,并且都是等第一张表插入(或更新)完了,然后第二张表,第三张表。。。如果中间某个过程突然中断
写在前面网上看帖子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说尽量exists,少用in。那么问题来了,是所有场景下都尽量exists吗,还是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给你答案mysql做子查询的时候,永远记得要小表驱动大表。in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相当于先循环B,再循环A。B表驱动A表。也就是当B表数据少于A表时,in最佳。existsselect * from A whereexists(select 1 ...
原创 2021-12-29 16:09:09
324阅读
in后面跟的是小表,exists后面跟的是大表。 简记:in小,exists大。 对于exists select .....from table where exists(subquery); 可以理解为:将主查询的数据放入子查询中做条件验证,根据验证结果(true或false)来决定主查询的数据是否得以保留。
转载 2024-04-03 15:45:00
0阅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线而求索。《深入浅出MySql》学习笔记-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一、CHAR与VARCHARCHAR:固定长度,处理速度相对较快,但是会删除数据尾部的空格。适用于对长度变化不大并且对查询速度有较高要求的数据。VARCHAR:可变长度。注:MyISAM:建议使用固定长度的数据列代替可变长度的数据列。MEMORY:目前都是都是使用固定长度的数据行存储,因此无论使用CHAR或者VARC
mysql事务隔离级别可重复读面试题熊大话说今天漂亮的妹子给我发过一张图如下!前提:> 这是InnoDB引擎下的默认隔离级别。 > 我们知道InnoDB默认的级别是rr也就是可`重复读`在看这个值之前我们先了解个概念什么是MVCC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指的是 “维持一个数据的多个版本,使得读写操作没有冲突” 。而快照读就是MySQL为我们实现MVCC理想模型的其中一个具体非阻塞读功能。
按照五点把书中的内容进行一下整理:1、为什么要选择Redis:介绍Redis的使用场景与使用Redis的原因;2、Redis常用命令总结:包括时间复杂度总结与具体数据类型在Redis内部使用的数据结构;3、Redis的高级功能:包括持久化、复制、哨兵、集群介绍;4、理解Redis:理解内存、阻塞,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前面介绍的都可以成为术,这里应该属于道的部分;5、开发技巧:主要是一些开发实战的总
转载 2023-08-08 21:24:01
312阅读
      不同的引擎对于索引有不同的支持:Innodb和MyISAM默认的索引是Btree索引;而Mermory默认的索引是Hash索引。我们在mysql中常用两种索引算法BTree和Hash,两种算法检索方式不一样,对查询的作用也不一样。 区别:哈希索引适合等值查询,但是无法进行范围查询 哈希索引没办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 哈希索引不支持多列联合索引
在服务器的硬件或软件发生问题时,可以不用管数据库发生了什么,不需要执行任何操作就可以直接重启。InnoDb的crash recovery机制会自动的完成在发生故障前的数据变更提交,不会恢复任何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没有提交的数据。InnoDB有它自己的buffer pool去缓存表和索引数据在主存中便于访问。频繁被访问的数据会从内存中直接获取到。缓存可以被用于很多类型的信息并且能提高处理速度。在专门用于
1、较频繁地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这个都知道。什么是教频繁呢?分析你执行的所有SQL语句。最好将他们一个个都列出来。然后分析,发现其中有些字段在大部分的SQL语句查询时候都会用到,那么就果断为他建立索引。2、唯一性太差的字段不适合建立索引什么是唯一性太差的字段。如状态字段、类型字段。那些只存储固定几个值的字段,例如用户登录状态、消息的status等。这个涉及到了索引扫描的特性。例如:通过索引查找键值为
子查询一般用于跨表查询,习惯上,外层的查询称为父查询,圆括号中嵌入的查询称为子查询。SQL语句执行时先执行子查询部分,求出子查询部分的值,再执行整个父查询,返回最后的结果。
转载 2023-06-19 15:26:55
324阅读
一,什么情况下使用索引1. 表的主关键字自动建立唯一索引2. 表的字段唯一约束ORACLE利用索引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3. 直接条件查询的字段在SQL中用于条件约束的字段如zl_yhjbqk(用户基本情况)中的qc_bh(区册编号)select * from zl_yhjbqk where qc_bh=’7001’;4. 查询中与其它表关联的字段字段常常建立了外键关系如zl_ydcf(用电成份)中的
GC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垃圾C语言申请内存:malloc freeC++: new deletec/C++ 手动回收内存Java: new ?自动内存回收,编程上简单,系统不容易出错,手动释放内存,容易出两种类型的问题:忘记回收多次回收没有任何引用指向的一个对象或者多个对象(循环引用)2.如何定位垃圾引用计数(ReferenceCount)根可达算法(RootSearching)3.常见的垃圾回收
转载 2024-08-28 16:33:56
84阅读
# 什么时候使用 MySQL? 作为一名初入开发行业的小白,你可能会好奇如何在项目中合理使用 MySQL 数据库。MySQL 是一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引导你了解何时使用 MySQL 并介绍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实现,从而帮助你打下扎实的基础。 ## MySQL 使用流程概述 在决定使用 MySQL 数据库之前,你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原创 7月前
26阅读
MVCC就是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是一种并发控制的方法,一般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数据库的并发访问。为什么需要MVCC呢?数据库通常使用锁来实现隔离性。最原生的锁,锁住一个资源后会禁止其他任何线程访问同一个资源。但是很多应用的一个特点都是读多写少的场景,很多数据的读取次数远大于修改的次数,而读取数据间互相排斥显得不是很必要。所以就使用了一种读写锁的方法,读锁和读锁之间不互斥,而写锁和写锁、
索引为什么能提高数据访问性能?  很多人只知道索引能够提高数据库的性能,但并不是特别了解其原理,其实我们可以一个生活中的示例来理解。  我们让一位不太懂计算机的朋友去图书馆确认一本叫做《MySQL性能调优与架构设计》的书是否在藏,这样对他说:“请帮我借一本计算机类的数据库书籍,是属于 MySQL 数据库范畴的,叫做《MySQL性能调优与架构设计》”。朋友会根据所属类别,前往存放“计算机”书籍区域
Mysql的undo log、redo log、binlog和MVCC本文试图解释undo log,redo log,bin log的作用,以及Innodb的MVCC机制undo logundo log 记录的是sql语句执行更新前的数据,这里的更新是泛指,除了select其它都算更新。在读已提交和可重复读的隔离级别下,会记录事务中某条数据的修改版本链,用来支持MVCC,详细参考MVCC章节。re
转载 2024-04-14 11:08:31
113阅读
本文中用到的概念解释数据读取特性读取特性表象原因不可重复读指一个事务范围内两个相同的查询却返回了不同数据这是由于查询时系统中其他事务修改的提交而引起的幻读指一个事务范围内两个相同的查询却返回了不同数据这是由于查询时系统中其他事务修改的提交而引起的事务隔离级别隔离级别特性Read Commited(提交读)1. 一个事务从开始到提交前,所作的任何修改对其他事务不可见2. 仅能读取到已提交的记录,这种
转载 2023-08-07 13:17:21
9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