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项目中,旦遇到数据量比较大,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就应该对数据进行拆分了。有垂直和水平两种。垂直拆分比较简单,也就是本来一个数据库,数据量大之后,从业务角度进行拆分多个库。如下图,独立的拆分出订单库和用户库。水平拆分的概念,是同一个业务数据量大之后,进行水平拆分。上图中订单数据达到了4000万,我们也知道mysql存储量推荐是百万级,如果不进行处理,mysql数据太大,会导致性能变慢
如何将拆分成 在数据库中,当一个的数据量过大时,对表的查询和操作都会变得缓慢。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运行效率,我们常常需要将拆分成。本文介绍如何使用MySQL拆分成,并提供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示例。 ## 实际问题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orders`的,用于存储订单数据。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个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导致查询和操作的性能下降。我们的目标是个大
原创 2023-12-27 08:52:12
464阅读
场景张历史product_history 500万数据,凌晨的才会将正式的数据迁移到历史,此次需求历史迁移到一个更便宜的数据库实例进行存储。条件1.此不是实时写,凌晨才会更新2.夸数据库实例进行迁移3.此对数据准确性有要求,数据必须准确选型1.navicat 导出数据(转存储仅结构和数据)2.重命名表,创建张新(适合同一个实例)3.mysqldump 导数据操作对比navica
mysql中有种机制是锁定和行锁定,为什么要出现这种机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 性,如果有二sql都要修改同的同条数据,mysql 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种是锁定(myisam存储引擎),一个是行锁定(innodb存储引擎)。锁定表示你们都不能对这张进行操作,必须等我对表操作完才行。行锁定也样,别的sql必须等这条数据操作完了,才能对这条数据进行操作。如果数据太多,次执行的
文章目录学习资料锁概述MySQL并发事务访问相同记录读-读情况写-写情况读-写或写-读情况并发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案:读操作利用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写操作进行加锁方案二:读、写操作都采用加锁的方式小结对比 学习资料【MySQL数据库教程天花板,mysql安装到mysql高级,强!硬!-哔哩哔哩】 【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https://www.w3cschool.cn/alibaba_ja
转载 9月前
29阅读
.横向拆分create table 新的名称 select * from 被拆分 order by id  limit int1,int2 int1为其实位置,int2为几条注意:这样拆分后主键会失效手动让其主键生效即可所有要执行alter table 新的名称 modify 主键字段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二.纵向拆分create table 新
原创 2021-06-02 18:23:08
350阅读
.横向拆分 create table 新的名称 select * from 被拆分 order by id limit int1,int2 int1为其实位置,int2为几条 注意:这样拆分后主键会失效手动让其主键生效即可所有要执行 alter table 新的名称 modify 主键字段 ...
转载 2021-04-29 11:11:29
1784阅读
2评论
MySQL,分区分又分横向拆分(水平分)【结构样,数据不样】 纵向拆分(垂直分)【结构不样,数据不样】什么是分? 分一个大按照定的规则分解成多张具有独立存储空间的实体表,我们可以称为子表,这些子表可以分布在同块磁盘上,也可以在不同的机器上。app读写的时候根据事先定义好的规则得到对应的子表名,然后去操作它。什么是分区? 分区和分表相似,都是按照规则分解表。不同
Example020题目设 C = {a1, b1, a2, b2, ..., an, bn} 为线性,采用带头结点的 hc 单链表存放,设计一个就地算法,将其拆分为两线性,使得 A = {a1, a2, ..., an},B = {bn, ..., b2, b1}。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单链表通过头插法创建单链表通过尾插法创建单链表分析:本题可以单链表中的节点分在两链表 A 和 B 中
转载 2024-07-11 18:01:20
58阅读
# 如何将多个关联为一个视图在MySQL中 在MySQL数据库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多个的数据联合起来,以便更方便地进行查询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视图(View)来实现这需求。视图是一个虚拟,它是一个基于 SELECT 语句的结果集的可视化表示。在本文中,我们介绍如何将多个合并为一个视图。 ## 问题描述 假设我们有两:`users` 和 `orders`,它们的结构如
原创 2024-05-23 05:24:20
102阅读
先说下为什么要分张的数据达到几百万时,你查询次所花的时间会变多,如果有联合查询的话,我想有可能会死在那儿了。分的目的就在于此,减小数据库的负担,缩短查询时间。 根据个人经验,mysql执行一个sql的过程如下: 1,接收到sql;2,把sql放到排队队列中 ;3,执行sql;4,返回执行结果。在这个执行过程中最花时间在什么地方呢?第,是排队等待的时间,第二,sql的执行时间。其实这
转载 2024-08-26 01:29:53
52阅读
现在我们某条业务线的数据每天都是几十万的增长,经过近年的运行目前数据量已经积累到了几千万,并且业务字段还有以下几个特征:1、热点字段,经常对当前字段进行更新。2、大字段,主要存储的Json字符串、text 文本数据。3、冗余字段,为了满足些场景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完全,只是为了满足而满足。最近操作这张的业务越来越吃力,黃豆的營養價值领导准备让我们提供些优化方案,其中第一个是打算进行“
# Java中如何将一个大对象赋值给对象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将一个复杂的对象赋值给一个简单的对象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数据传输、内存优化或对象转换中。本文探讨如何在Java中实现这需求,并通过实际示例来说明。 ## 1. 问题背景 假设我们有一个表示用户的`User`对象,其中包含详细的信息,如个人资料、多个联系方式、地址以及其他些可能的非重要信息。而我们只需
原创 10月前
26阅读
历史迁移解决方案。微服务的架构为基础,使用多种设计模式,如:单利、桥接、工厂、模板、策略等。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有,多线程、过滤器等。致力于解决mysql迁移的问题。提供多种迁移模式,如:库到库、库到文件再到库等!Historical migration solution.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of microservices, multiple design p
转载 2024-01-23 16:44:42
80阅读
# 数据导入方案:数据导入到另中(MySQL)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将一个大中的数据导入到另中。在MySQL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这目标,包括使用`INSERT INTO`语句、`LOAD DATA INFILE`、以及使用ETL工具等。然而,本文重点介绍如何使用`INSERT INTO ... SELECT`语句数据从迁移到另,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
原创 10月前
38阅读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也称 合并排序,是分治法的典型应用。分治思想是每个问题分解成个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解决,然后合并。 具体的归并排序就是,组无序数按n/2递归分解成只有一个元素的子项,一个元素就是已经排好序的了。然后这些有序的子元素进行合并。 合并的过程就是 对 两已经排好序的子序列,先选取两个子序列中最小的元素进行比较,选取两元素中最小的那个子序列并将其从子
# Python:一个数组拆分成多个数组 在编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之的操作就是一个数组拆分成多个数组。用Python语言实现这操作非常简单且高效。本篇文章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对数组进行拆分,并提供示例代码以帮助加深理解。 ## 为什么需要拆分数组? 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拆分数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分析数据。例如,当我们需要处理量数据时,数据分成
原创 8月前
183阅读
# Java 一个大 Map 分割成多个 Map 的实现方法 在 Java 编程中,处理大量数据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将一个大的 `Map` 分割成多个的 `Map` 的情况。这种需求在数据处理、缓存管理等场景中非常常见。本文详细讲解如何实现这个功能,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流程概述 在实现将一个大 `Map` 分割成多个 `Map` 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原创 8月前
267阅读
## MySQL删除时耗时长的原因及优化方法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MySQL一个非常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需要删除一个大的情况。然而,当我们尝试删除一个大时,可能会发现这个操作耗时非常长,甚至有时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性能问题。本文探讨MySQL删除时耗时长的原因,并提供些优化方法。 ### 原因分析 1. **的大小**:当的数据量很大时,删除操作
原创 2024-07-01 03:39:37
52阅读
案例库描述:这的ancestors列存放的是所有的祖先节点,以,分隔例如我查询dept_id为103的所有祖先节点,现在我只有一个dept_id该怎么查然后我去网上找到这样一个神奇的sql,改改名就成了下面的这样SELECT substring_index( substring_index( a.ancestors, ',', b.help_topic_id + 1 ), ',',- 1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