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EffactiveJava》中介绍floatdouble类型的主要设计目标是为了科学计算工程计算。他们执行二进制浮点运算,这是为了在广域数值范围上提供较为精确的快速近似计算而精心设计的。然而,它们没有提供完全精确的结果,所以不应该被用于要求精确结果的场合。但是,商业计算往往要求结果精确,这时候BigDecimal就派上大用场啦。二.常用方法add
不同的行业,对Excel的需求可能不尽相同……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财会人员必备的10个函数公式。一、财会必备:多条件求和。函数:Sumifs。功能:对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求和。语法结构:=Sumifs(求和范围,条件1范围,条件1,[条件2范围],[条件2])。目的:按性别统计销量大于指定值的销售额。 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S(F3:F9,C3:C9
贷款计算器等额本息public Map<String,Object> returnMethodOne(Integer loanMethod, Integer computeMethod, BigDecimal businessPrice,
转载 2023-10-19 12:00:15
60阅读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id="viewport" content="target-densitydpi=device-dpi,width=750,user-scalable=no"
转载 2023-05-31 22:43:01
99阅读
原创 闫小林 C语言入门到精通 2020-11-06收录于话题#小林C语言实战103个“要成为绝世高手,并非一朝一夕,除非是天生武学奇才,但是这种人…万中无一”——包租婆这道理放在C语言学习上也一并受用。在编程方面有着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想要从C语言小白进阶到高手,需要经历的是日积月累的学习。那么如何学习呢?当然是每天都练习一道C语言题目!!作者闫小林白天搬砖,晚上做梦。我有故事,
转载 2021-03-11 10:50:06
509阅读
例2:用C语言计算存款利息。假设有本金1000元,想存一年,有三种方法可选择:   活期,年利率为0.0036; 一年期定期,年利率为0.0225; 存两次半年定期,年利率为0.0198。   请分别计算出一年后按3种方法所得到的本息   解题思路:这个问题的算法很简单,关键在于找到公式,若存款额为principal_0,也就是本金活期存款一年后的本息为:principal_0*(
转载 2021-06-23 09:57:17
1061阅读
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是两种常见的还款方式,是常见的金融术语,我们购房贷款时也会遇到这两个还款方式的选择。等额本息的每期还款总金额(本金+利息)是固定的,那么这个数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近期业务开发中刚好遇到等额本息的相关需求,整理记录了一下计算公式与推导过程。一、等额本息每期还款总金额计算公式  假设贷款总金额为A,月利率为β,贷款期数为k,每期需还款总金额(本金+利息)为x,则:  第一期还款后,
转载 2023-09-02 15:18:16
144阅读
# 等额本息计算的实现:Java版 ## 一、流程概述 等额本息是一种常见的贷款还款方式,借款人每月偿还同样数额的款项,其中包含本金和利息。以下是实现等额本息计算的主要流程步骤: | 步骤编号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9月前
85阅读
89. 四则运算练习题及Python等额本息代码 文章目录89. 四则运算练习题及Python等额本息代码1. 加法运算2. 乘法运算3. 保留2位小数4. 等额本息代码 1. 加法运算【目标任务】张三原持有股票数量为1000,今天张三又买入500股,用input函数从终端输入的方式输出张三现在持有的股数。【输入】张三原持有股数:1000张三今天买入股数:500【输出】张三目前持有股数为:1500
# Java计算等额本息贷款的实现指南 在金融领域,等额本息是常用的贷款还款方式。在这种还款方式下,借款人在还款期间每期支付相同的金额。这篇文章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Java编写等额本息计算程序。我们将分步骤进行,并附上代码示例必要的注释。 ## 流程概述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简单概述一下计算等额本息的流程: | 步骤 | 说明 | |-----
原创 9月前
14阅读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等额本息计算。等额本息的贷款还款方式在购房、购车等场景中都非常常见,因此对其进行计算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我们将一步步讲解如何用 Python 实现这一计算过程,同时涵盖环境预检、部署架构、安装过程、依赖管理、故障排查扩展部署等方面。 ## 环境预检 在进行 Python 等额本息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先确认开发环境的兼容性。以下是我们针对
原创 7月前
63阅读
# Java等额本息计算 ## 简介 在贷款过程中,等额本息是一种常见的还款方式。它指的是每期偿还相同数额的贷款,其中一部分为本金,一部分为利息。本文将介绍等额本息计算的原理使用Java实现的示例代码。 ## 原理 等额本息计算是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每期还款金额的: ``` 每期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月利率 * (1 + 月利率) ^ 贷款期数) / ((1 + 月利率) ^ 贷
原创 2023-08-04 07:32:57
319阅读
# Python 计算本息总和的指南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开发者,理解如何使用 Python 进行基本的财务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引导你通过一个清晰的流程,教你如何计算本息总和,并提供相应的代码及其解释。 ## 一、整体流程 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本息总和的步骤。整个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11月前
55阅读
等额本金法  等额本金法最大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它是将贷款本金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利息,这样就形成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 ,然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还款月数)+(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  每月本金=总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利息=(本金-累计已还本金)×月利率&n
Excel房贷计算表(商贷)1. 计算月供。2. 计算房屋总价最低首付。3. 计算实际首付。3.1 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的特点3.2 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月供计算3.3 计算实际首付4.计算公共费用4.1契税4.2 物业维修基金4.3 其他费用4.4 公共费用计算5.预算6.总表 1. 计算月供。月供(元)=月工资(元)*月供占月工资比例 月供占月工资比例: (1)30%是舒适线,适合收入稳定、已
转载 2023-11-09 08:28:04
173阅读
Java计算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 * 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 * 而利息越来越少,借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 @author: Tang * @date: 2023/2/2 14:22 * @de
转载 2023-10-04 23:37:14
168阅读
等额本息法简介:  等额本息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相同,从本质上来说是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即在月供“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其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 本金 x 月利率 x(1+月利率)贷款月数 ] / [(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  每月利息
转载 2023-12-21 10:35:39
73阅读
# Java计算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Demo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Java编程实现“等额本金”“等额本息”两种贷款还款方式的计算。首先,我们将概述整个流程,通过表格展示每个步骤。接着,我们将逐步深入每一个步骤,并附上相关的代码示例及其解释。 ## 一、整体流程 计算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1月前
223阅读
# Java等额本息方式计算 ## 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贷款的情况,比如买房、买车等。而贷款的计算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就是等额本息方式。那么什么是等额本息呢?等额本息是指每期贷款还款金额相同,包含了本金和利息的计算。本文将使用Java语言来实现等额本息方式的计算,并进行详细的解释。 ## 算法原理 等额本息方式的计算涉及到本金、利息、还款期数以及利率等因素
原创 2023-12-26 04:21:14
150阅读
## Java等额本息计算规则 ### 引言 在金融和贷款领域,等额本息是一种常见的还款方式,它可以让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每月支付固定的还款金额。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Java中等额本息计算规则,并提供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 什么是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是一种贷款还款方式,它将贷款本金和利息按照相同的比例平均分配到还款期限内的每个月。这意味着每个月的还款金额固定,但随着还款期限的增加,每月
原创 2023-12-27 05:54:33
5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