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段为NULL走不走索引?      我先在本地建了一张叫test的表,用存储过程插入了一百五十多万的数据,并对code字段和name字段分别加了二级索引idx_code和idx_name。根据字段中null的占比,分两种情况讨论: 1.绝大多数是非NULL     name字段绝大多数都是非NULL,如下图所示。
注意:以下大部分内容为网上资料或其他朋友的博客摘录本人初学.net,希望前辈们多多指教和交流索引器(Indexer)是C#引入的一个新型的类成员,它使得类中的对象可以像数组那样方便、直观的被引用。 索引器非常类似于属性,但索引器包含索引参数(放在 [ ] 内),而且索引器是无名称的(由于 this 被索引,因此在声明中使用的“名称”为 this),且只能作用在实例对象上,而不能在类上直接作用。定义
转载 2024-09-10 11:23:45
40阅读
从搬运 DTO 到 CRUD 在如今的开发模式下,服务端程序员离原始数据越来越远,和农夫山泉一样,他们不生产数据,他们只是 DTO 的搬运工。从各种 service 中获取数据,再使用 Lambda 进行拆分组装成为了他们的日常工作。然而,随着各家大厂都开始“降本增效”,DTO 的搬运工越来越不具备竞争力,“技多不压身”变成了下一阶段的 OKR,于是「CRUD 工程师」便“应运而生”了。本文的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MySQL的WHERE子句中包含 IS NULL、IS NOT NULL、!= 这些条件时便不能使用索引查询,只能使用全表扫描。CREATE TABLE s1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key1 VARCHAR(100), key2 VARCHAR(100), key3 VARC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MySQL的WHERE子句中包含 IS NULL、IS NOT NULL、!= 这些条件时便不能使用索引查询,只能使用全表扫描。这种说法愈演愈烈,甚至被很多同学奉为真理。咱啥话也不说,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有个表s1,结构如下:CREATE TABLE s1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key1 VA
在一些业务场景中,会使用NOT EXISTS语句确保返回数据不存在于特定集合,部分同事会发现NOT EXISTS有些场景性能较差,甚至有些网上谣言说”​​NOT EXISTS走索引​​”,哪对于NOT EXISTS语句,我们如何优化呢?以今天优化的SQL为例,优化前SQL为:SELECT count(1) FROM t_monitor m WHERE NOT exists ( SELECT 1
转载 2022-03-30 14:29:46
859阅读
在一些业务场景中,会使用NOT EXISTS语句确保返回数据不存在于特定集合,部分同事会发现NOT EXISTS有些场景性能较差,甚至有些网上谣言说”NOT EXISTS走索引”,哪对于NOT EXISTS语句,我们如何优化呢? 以今天优化的SQL为例,优化前SQL为: SELECT count(
原创 2021-05-25 14:39:52
718阅读
一:走索引情况和不走索引情况: 1:in走索引 2:范围查找走索引 3:模糊查询只有左前缀使用索引 4:反向条件不走索引:<>、!=、not in、is not null-- 索引无效 select .. from .. where sal != 3000 ; -- 索引生效 select .. from .. where sal < 3000 or sal > 3000
转载 2023-09-28 13:43:26
163阅读
IN not in exist not exist基础知识:ALL 全表扫描,对整个表进行扫描,效率最差;Index 索引扫描,是对整个索引的扫描,如果查询的选择结果中没有包含在索引中时,那跟全表扫描的效果时一样的;Range 有范围的索引扫描;Ref 查询条件的列中使用了索引,但是索引不是唯一的,所以需要继续在该范围内查询,但是因为索引时有序的,所以只是在小范围内的查询;Const 常量查询,直
今天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用户表进行测试Like 在email字段上加一个索引来测试Like关键字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Like语句的几种写法 往大的方向说Like语句由两种写法,分别时%和_。 %:用来匹配若干个字符的出现形式(也可以是0个) _:用来匹配单个字符的出现形式 工作中我们主要的模糊查询也是%,我们重点来看一个Like的几种写法select * from t_user wh
保持独立列,不要用函数和运算不要在列上使用函数,这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不要在列上进行运算,这也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避免隐式转换当查询条件左右两侧类型不匹配的时候会发生隐式转换,隐式转换带来的影响就是可能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 from t where inta = "5" // 类型不匹配,隐式转换 索引不会包含有NULL的值设计多
自从进入九月份就着手忙碌公司生产任务订单分发的小项目开发,项目小的根本就不值得外包,所以决定自己动手敲代码;每日里脑袋里想的全是程序,以前做梦还能梦见个花花草草的,现在一做梦就是0和1,甚是枯燥。敲代码敲得苦恼了,就写个小教程或是操作技巧发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月积攒下来竟有七篇,但做别的操作技巧时还需一步一步的测试、截图、配文,所以自今日起索性偷个懒,开启Excel2010的体验应用系例,先从函数
转载 2024-04-09 13:14:41
47阅读
Oracle建立索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全表扫描,提高查询的效率。但是有些情况下,即使建立了索引,但是执行写出来的查询还是很慢,然后通过执行计划会发现是索引失效导致的(不走索引,走全表扫描)。所以需要了解一下有哪些些情况会导致索引失效,即查询不走索引的原因。在写SQL的层面上一些骚操作会导致索引失效没有写WHERE子句或查询条件没有建立索引既然没有WHERE子句,那么就是查询全部数据了,相当于全表扫描
转载 2024-03-17 11:43:07
183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索引的常见模型二、InnoDB的索引模型三、索引的维护四、索引的优化覆盖索引联合索引最左前缀原则索引下推 前言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打算回看某一个桥段的内容时。这是你肯定会是先翻看书的目录,从目录确定这段内容的位置,然后再到确切的页中去寻找。你肯定不会,从书的第一页一页一页的翻找。同样,数据库也是,查找数据也不会从一条记录一条记录的寻找。也肯定是先从像书的目录一样的中确定了,才寻找。
概述索引优化的目的主要是让索引不失效,走正确的索引,续上次介绍的索引八大法则上篇,今天主要介绍下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不等于(!=或<>)导致索引失效1、不等于导致索引失效my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emp where name != 'Jack';my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emp where
Mysql索引的建立对于Mysql的高效运行是很重要的,索引可以大大提高MySQL的检索速度。大家在使用Mysql的过程中,肯定都使用到了索引,也都知道建立索引的字段通常都是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一般作为WHERE子句的条件),却容易忽略查询语句里包含order by的场景。其实涉及到排序order by的时候,建立适当的索引能够提高查询效率。这里就介绍一下利用索引优化order by的查询语句。创
# MySQL OR操作是否走索引 MySQL是一种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通过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然而,当我们使用OR操作时,查询的效率可能会下降。本文将介绍MySQL中OR操作是否走索引,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 索引的作用 在MySQL中,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它可以加速WHERE子句中的条件查询,但不是所有的查询都会走索引。当我们使用OR操作时,需要注
原创 2023-10-12 06:59:02
362阅读
# MySQL not in走索引 ## 引言 在MySQL数据库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到查询语句来获取特定的数据。其中,`not in`是一个常用的查询条件,它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某些特定的数据。然而,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当我们使用`not in`时,MySQL是否能够使用索引来提高查询性能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 流程 下面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流程,我们将逐步进行。 ```merm
原创 2023-09-29 01:22:21
206阅读
MySQL中,并不是你建立了索引,并且你在SQL中使用到了该列,MySQL就肯定会使用到那些索引的,有一些情况很可能在你不知不觉中,你就“成功的避开了”MySQL的所有索引。1、索引列参与计算,不走索引SELECT `username` FROM `t_user` WHERE age=20;-- 会使用索引 SELECT `username` FROM `t_user` WHERE age+10
转载 2023-06-10 20:46:07
410阅读
一 介绍为何要有索引?一般的应用系统,读写比例在10:1左右,而且插入操作和一般的更新操作很少出现性能问题,在生产环境中,我们遇到最多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还是一些复杂的查询操作,因此对查询语句的优化显然是重中之重。说起加速查询,就不得不提到索引了。什么是索引索引MySQL中也叫做“键”,是存储引擎用于快速找到记录的一种数据结构。索引对于良好的性能非常关键,尤其是当表中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时,索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