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 view plain copy #ifndef CMPPS_H  #define CMPPS_H    #include "dcmtk/config/osconfig.h"  #include "dcmtk/dcmdata/dcdatset.h"  #include "dcmtk/dcmdata/dcfilefo.h"  #include "dcmtk/dcmdat
转载 2021-08-30 10:58:22
548阅读
转载 2021-08-30 12:48:11
2326阅读
包转发线速衡量标准计算方式
转载 精选 2014-11-21 15:21:56
7104阅读
性能 8.8Gbps交换结构 基于64字节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Catalyst 2950-12:1.8Mpps线速传输速率 Catalyst 2950-24:3.6Mpps线速传输速率 Catalyst 2950T-24:6.6Mpps线速传输速率 Catalyst 2950C-24:3.9Mpps线速传输速率 最大传输带宽4.4Gbps 所有端口共享8MB数据
转载 精选 2009-04-12 16:08:22
1095阅读
  背板带宽:端口数*端口速率*2 包转发率:接口带宽(bps)/8bit/(64+8+12) 千兆包转发率:1.488Mpps 百兆:0.1488Mpps 万兆:14.88Mpps 例如2950G-48背板=2*1000*2+48*100*2=13600Mbps=13.6Gbps 相当于13.6/2=6.8个千兆口 吞吐量=6.8x1.488=10.1184Mpps&n
原创 2012-08-14 14:29:24
2494阅读
目录文章目录目录性能基准VPP+DPDK v.s. OVS+DPDK性能基准UCS-C240 M3,3.5gHz,IPv4 转发 :1 core: 9 MPPS in+out2 cores: 13.4 MPPS in+out4 cores: 20.0 MPPS in+outHaswell x86 架构的 E5-2698v3 2x16C,2.3GHz,IPv4 转发(图中显示了 12 口 10 GE,16 核):VPP+DPDK v.s. OVS+DPDK...
原创 2021-07-14 15:54:09
2116阅读
比如Cisco 2960X-24ps-l(24千兆电口4千兆光口),转发带宽108Gbps,交换带宽216Gbps,包转发率71.4Mpps,按照无堵塞线速转发来算,交换容量为2*28*1Gbps=56Gbps,标称的216Gbps比这个高很多,这是为什么?是由于交换机矩阵的设计不同造成的吗?他这个216Gbps是怎么算出来的?再例如:它的包转发率为:28*1.488Mpps=41.664Mpps
背板带宽 工业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我认为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①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以太网交换机具有发挥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②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工业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2倍为考虑端口模式为全双工的情况)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即每秒钟能转发 1.488M个64字节的数据包。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理论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转载 精选 2011-09-30 21:02:11
3808阅读
1点赞
1评论
上次我去某二级城市参加招标答疑会,本来以为是个很简单的形式而已,结果开会才知道形势凶险的很。当中有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就是交换机的交换容量与包转发率的问题,用户本来是需要24口千兆的交换机,参数要求是交换容量>=32Gbps, 包转发率>=35Mpps. 咋一看没有什么问题,结果有人提出,参数肯定有问题,包转发率为35Mpps,那么对应的交换容量=35Mpps*8*84*2=47G
交换机的主要参数  2.4.1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参数1、转发速率   转发速率也叫吞吐量,是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据包数量。它是三层交换机里一个重要参数,标志着交换机的具体性能。三层交换机应当能够实现线速交换,即交换速度达到传输线上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实现网络的无阻塞传输,要求:   吞吐量(Mpps)=万兆端口数量×14.88Mpps+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
Catalyst 6000系列的背板带宽和包转发速率各为多少? Catalyst 6500系列的背板带宽可扩展到256Gbps, 包转发速率可扩展到150Mpps; Catalyst 6000系列作为一个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可提供到32Gbps的背板带宽和15Mpps的包转发速率。 Catalyst 6000系列的MSFC 要求多少M DRAM ? Catalyst 6000系列IOS软件存放
转载 精选 2008-08-29 16:04:33
930阅读
PPS的计算方法:    1个千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1.4881MPPS,    百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0.14881MPPS,这是国际标准,但是如何得来的呢?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前导符)preamble也就是一个64个字节的数据包,  &nbs
原创 2010-08-09 10:33:01
2247阅读
ps:工作以来一直遇到各种换算的问题,每次都是简单查询后用完就忘,今天勤快一点,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吧~~问题:我有400M的专线带宽,X设备包转发率为5Mpps,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吗?梳理一下,其实这个问题就是问400M的专线最大的发包量。报文最小我们一般是按照64字节来算(部分设备在传输时会剥掉包头等,只传输净荷,这里不考虑这种特殊情况)Mpps:每秒百万报文,5Mpps也就是每秒能处理500万报
1. CLOS架构,与12500系列一样,采用控制层面与转发平面分离的架构 转发性能 FAP FE PP 转发性能计算:18*4(每个业务板)*0.8(内部转发损耗)=360G 包转发速率:8端口*18个槽*15Mpps=2160mpps CR16K只有一种主控板 BGP路由世界总有40多万条 MPLS TP 虚拟化的好处是:逻辑单点,维护节点少, IRF2的配置注意点:
原创 2012-05-28 07:02:01
1151阅读
一、接入层交换机s2928G-e v3包实际转发率51Mpps监控按500万,1080P,h.264编码
原创 2022-12-12 16:34:58
83阅读
,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1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2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2第二层包转发率× 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千兆端口数量× 0.1488Mpps+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  
转载 精选 2008-03-24 21:38:07
1007阅读
描述交换机性能可以使用“线速”这个概念,那它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线速是指经过交换机处理的理想状态下最大数据率。描述数据率可以用bps(bit per second)和mpps(million packets per second)这两个单位来描述。当用bps来描述时,直接用bit数来表示。当用mpps来描述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转换。如:     &n
 交换机的线速描述交换机性能可以使用“线速”这个概念,那它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线速是指经过交换机处理的理想状态下最大数据率。描述数据率可以用bps(bit per second)和mpps(million packets per second)这两个单位来描述。当用bps来描述时,直接用bit数来表示。当用mpps来描述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转换。如:   &n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 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 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 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
转载 精选 2011-07-22 15:26:04
1024阅读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