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概念,即 GBDT:决策树 cart 回归应用(连续值,区别于分类),以及拟合负梯度(实际上就是)组合第t轮第i个样本损失函数负梯度为:        选用不同损失函数会得到不同负梯度,GBDT求解过程中使用平方损失作为损失函数:         求解得到负梯度:&nbsp
  网络是为了解决模型层数增加时出现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而出现。传统神经网络中,尤其是图像处理方面,往往使用非常多卷积层、池化层等,每一层都是从前一层提取特征,所以随着层数增加一般会出现退化等问题。网络采取跳跃连接方法避免了深层神经网络带来一系列问题。一:对模型原理与优点理解(1)在传统前馈网络中,网络中堆叠层可以将输入x映射为F(x),这一整体网络输出为H
来源 | 机器学习研习院回归分析为许多机器学习算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 10 个重要回归问题和5个重要回归问题评价指标。一、线性回归假设是什么线性回归有四个假设:线性: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应该存在线性关系,这意味着x值变化也应该在相同方向上改变y值。独立性:特征应该相互独立,这意味着最小多重共线性。正态性:应该是正态分布。同方差性:回归线
简介数据属性有两大类:数值型和分类型。分类属性又分为标称以及序数,数值属性会分为区间和比率。参考下图所示:之前讨论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x与因变量y均是数值型情况。 模型并没有出现下面的情况:名义类别的变量(二分类或多分类)有序变量计数变量这些变量既可以出现在自变量x中,也可以出现在因变量y中。当出现在自变量x中时,往往进行虚拟化即可。 其中是虚拟化后变量,第一章数据预处
目录01 线性回归假设是什么?02 什么是,它如何用于评估回归模型?03 如何区分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04 什么是多重共线性,它如何影响模型性能?05 异常值如何影响线性回归模型性能?06 什么是 MSE 和 MAE 有什么区别?07 L1和L2正则化是什么,应该何时使用?08 异方差是什么意思?09 方差膨胀因子作用是什么10 逐步回归如何工作?11 除了MSE和MAE,回
### 理解Python回归模型 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中,回归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概念。是实际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差距,用于评估模型性能。本文将带你一步一步了解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回归模型。 #### 流程概述 为了实现回归模型,我们将遵循以下步骤: | 步骤编号 | 步骤描述 | |---------|---
原创 9月前
35阅读
利用tushare-pro进行时间序列分析tushare-id:371594一些预备知识我们称一个时间序列,满足 称其服从模型,即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其中,为均值项,为项,条件方差是时变,即条件异方差。是 ARCH项,反映第前期新消息; 是条件方差即 GARCH 项,是对第前期方差预测。同时,各项系数应该满足非负条件。准备工作,导入需要包import pandas as pd
转载 2024-03-28 11:35:06
79阅读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提出了ResNet架构,让训练非常深神经网络(NN)成为了可能。什么是? “在数理统计中是指实际观察值与估计值(拟合值)之间。”如果回归模型正确的话, 我们可以将看作误差观测值。”更准确地,假设我们想要找一个 xx,使得 f(x)=bf(x)=b,给定一个 xx 估计值 x0x0,(residua
  AlexNet,VGG,GoogLeNet 等网络模型出现将神经网络发展带入了几十层阶段,研究人员发现网络层数越深,越有可能获得更好泛化能力。但是当模型加深以后,网络变得越来越难训练,这主要是由于梯度弥散现象造成。在较深层数神经网络中间,梯度信息由网络末层逐层传向网络首层时,传递过程中会出现梯度接近于0 现象。网络层数越深,梯度弥散现象可能会越严重。用什么方
TensorFlow框架下网络(ResNet)逐行代码解析,以及如何在finetune时调节输出特征尺度TensorFlow网络代码解析与输出特征尺度调节ResNet代码解析如何在finetune时调节输出特征尺度 TensorFlow网络代码解析与输出特征尺度调节网络(下称ResNet)自2015年提出以来,无论在学术圈还是在工业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模型在使用Res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lotnine import * import statsmodels.api as sm import pandas as pd #分析图 df = pd.read_csv('Residual_Analysis_Data.csv') results = sm.OLS(df.y2,df.x).fit() df['predicted']=res
转载 2023-06-07 19:13:26
272阅读
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对神经网络模型添加新层,充分训练后模型是否只可能更有效地降低训练误差?理论上,原模型空间只是新模型空间子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将新添加层训练成恒等映射,新模型和原模型将同样有效。由于新模型可能得出更优解来拟合训练数据集,因此添加层似乎更容易降低训练误差。然而在实践中,添加过多层后训练误差往往不降反升。即使利用批量归一化带来数值稳定性使训练层模型更加容
1 产生背景网络深度对于特征提取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实验证得,如果简单增加网络深度,会引起退化问题[Degradation问题],即准确率先上升然后达到饱和,再持续增加深度会导致准确率下降。该实验说明了深度网络不能很好地被优化,也就是优化器很难去利用多层网络拟合函数。这就产生了一个冲突,即需要多层网络,但多层网络又很难拟合函数,故提出了网络。2 解决退化问题假如目前有一个可以工作很好
# Python 时序模型检验实现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模型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步骤,目的是检查模型是否捕捉到时间序列数据中模式。如果看起来是随机,那么模型有效性相对较高。下面,我将为刚入行小白提供一个详细指南,帮助他们实现“Python 时序模型检验”全过程。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完成检验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7月前
111阅读
【回归分析】[6]--分析在这一节,我们讨论一下关于问题。主要是为了验证四个假设。    1. 关于模型形式假定:模型关于参数是线性-- 通过观察Y-- X散点图;   2. 关于误差假定:a.方差服从正太分布    b.均值为0     c.方差相同  &n
转载 2023-08-03 10:37:41
192阅读
**语义分割学习——网络ResNet论文笔记**ResNet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训练深层次神经网络。 当更深网络能够开始收敛时,会出现退化问题:随着网络深度增加,准确率达到饱和,之后就迅速下降。并且这种下降不是由过拟合引起,在适当深度模型上添加更多层会导致更高训练误差。什么是网络呢?神经网络可以视为一个非线性拟合函数,由x映射为H(x)。那么假如我网络输出不是H(x),而是H
参考1参考2 ResNet在2015年被提出,在ImageNet比赛classification任务上获得第一名,因为它“简单与实用”并存,之后很多方法都建立在ResNet50或者ResNet101基础上完成,检测,分割,识别等领域都纷纷使用ResNet,Alpha zero也使用了ResNet,所以可见ResNet确实很好用。先看看全图:下面我们从实用角度去看看ResNet。1.ResNe
转载 2024-02-22 19:56:50
134阅读
目录Residual block (块)ResNet 网络结构改进块内结构参考文献 让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对神经网络模型添加新层,充分训练后模型是否只可能更有效地降低训练误差?理论上,原模型空间只是新模型空间子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将新添加层训练成恒等映射 ,新模型和原模型将同样有效。由于新模型可能得出更优解来拟合训练数据集,因此添加层似乎更容易降低训练误差。然而
当网络层数达到一定数目以后,网络性能就会开始退化 简单增加网络深度,会导致梯度消失和爆炸,解决办法一般是正则初始化和中间正则化层和通过Batch Normalization,很大可能会得到是局部最优解 过拟合一般可以通过采集海量数据,并配合Dropout正则化等方法 在数理统计中是指实际观察值与 估计值 ( 拟合值 )之间。 训练前目标是想H(X)接近F(X)、因为H(X)难
 摘自《百面机器学习》第二章 模型评估内容第一节 评估指标的局限性介绍了 准确率(Accuracy),精准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以及 F1-Score接下来来讲讲各个评估指标的优缺点:Accuracy:分类问题中最简单最直观评价指标,缺点在于,当不同类别的样本比例非常不均衡时,占比大类别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