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LRULRU 英文全称(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属于典型的内存管理算法。 内存管理的一种页面置换算法,对于在内存中但又不用的数据块(内存块)叫做LRU,操作系统会根据哪些数据属于LRU而将其移出内存而腾出空间来加载另外的数据。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最近被频繁访问的数据会具备更高的留存,淘汰那些不常被访问的数据。 LRU算法又叫淘汰算法,根据数据历史访问记录
文章目录一、数组中找出两数之和为给定值的数组下标1、暴力算法2、数组标记算法3、二分法4、双指针二、斐波那契数列1、去重递归2、双指针迭代三、硬币排列问题1、迭代法2、二分查找3、牛顿迭代四、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有环返回true ,没环返回false;1、直接遍历判断是否有环2、双指针五、合并两个有序数组1、最直接的方式2、双指针(多使用一个空数组空间进行存储)3、双指针(不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
转载 2024-02-21 14:17:57
32阅读
最简单的LRU算法实现,就是利用jdk的LinkedHashMap,覆写其中的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方法即可,如下所示: java 代码   1. import 2. import 3. import 4. import 5. import 6. import 7. 8. 9. /** 10. * 类说明:利用L
转载 2024-04-25 11:05:58
36阅读
public class LRUCache<k,v> extends LinkedHashMap<k,v> { private final int CACHE_SIZE; public LRUCache(int cacheSize){ super((int)Math.ceil(cacheSize/0.75)+1,0.75f,true);
转载 2022-10-25 01:05:50
69阅读
一. 什么是LRU算法LRU 算法全称:Least Recently Used,故名思义就是最近最少被使用的。一般会用 LRU 算法来实现内存的淘汰机制。LRU 算法的核心就是淘汰掉最久未使用的数据。LRU 算法的思想就是认为最近被使用的数据是热点数据,下一次有很大可能性被访问,所以当内存不足时就要淘汰掉最不常用的数据
转载 2024-06-11 21:22:15
258阅读
lua脚本在redis中的使用 先开启redis的日志输出修改redis.conf文件,设置logfile /root/tools/redis-6.0.9/logs/redis.log重启redis systemctl restart redisd创建一个简单的lua脚本test.lua--在redis日志文件中输入日志,并且日志级别是
转载 2023-06-13 23:49:22
198阅读
# Python Lur:探索Python中的Lur模块 在各种编程语言中,Python以其简单性和强大的库支持而备受青睐。在这一流行语言中,Lur模块、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的结合使得处理和展示数据变得直接和高效。本文将带你进入Python Lur的世界,并通过代码示例和可视化图表帮助你理解其强大之处。 ## 什么是LurLur并不是Python标准库中的模块,而是一个通常用于数据处理和可视
原创 2024-10-15 04:29:27
59阅读
volatile-lr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 [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 [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 [i].expires)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allkeys-lru:从数据集(s
转载 2023-09-22 18:43:10
81阅读
LUR list & dirty list–LRUW (LRU write list, also called the“dirty list”), maintaining current (dirty) buffers–- LRU (least recently used list),maintaining the remaining buffers当一个Se
转载 精选 2016-02-17 17:24:06
653阅读
# Redis LRU 淘汰机制详解 在我们讨论 Redis 的内存管理时,LRU(最近最少使用)淘汰机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Redis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淘汰策略,而 LRU 是其中之一。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 Redis 的 LRU 淘汰机制,包括其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展示一些代码示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机制。 ## LRU 淘汰机制的基本原理 LRU(Least
原创 2024-09-04 05:49:11
64阅读
# Redis LRU移除List部分数据的实现方法 ## 引言 在开发中,我们经常会使用Redis作为缓存数据库,它的高性能和灵活性使其成为了开发者的首选。当我们在使用Redis的List数据结构时,有时候需要移除一部分数据以保持List的大小。本文将教会你如何使用Redis命令实现这个功能。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Redis LRU移除List部分数据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3-12-19 05:49:49
90阅读
LRU(Least Recently Used)缓存是一种常用的缓存淘汰策略,用于在有限的缓存空间中存储数据。其基本思想是:如果数据最近被访问过,那么在未来它被访问的概率也更高。因此,LRU缓存会保留最近访问过的数据,并在缓存满时淘汰最久未使用的数据
原创 精选 2024-01-01 23:16:43
395阅读
所谓的算法(algorithm)就是定义良好的计算过程,它取一个或一组值作为输入,并生出一个或一组作为输出。亦即,算法就是一系列的计算步骤,用来将输入数据转换成输出结果。我们还可以将算法看作是一种工具,用来解决一个具有良好规格说民航的计算问题。有关该问题的白哦书还可以用通用的语言,来规定所需要的输入/输出关系。与之对应的算法则描述了一个特定的计算过程,用域实现这一输入/输出关系。
bc
f5
3D
转载 2020-10-26 21:52:47
91阅读
A*算法,A*(A-Star)算法是一种静态路网中求解最短路径最有效的直接搜索方法,也是解决许多搜索问题有效算法算法中的距离估算值与实际值越接近,最终搜索速度越快,它常用于游戏中。通过二维数组构建的一个迷宫,“%”表示墙壁,A为起点,B为终点,“#”代表障碍物,“*”代表算法计算后的路径。 代码结构图如下: 小编整理了一份java学习资料,私信回复【01】,获取源码。
方法(一)public class Xipaisuanfa {/** * @param args */// 数组大小static Random random =new Random();private int[] positions = { 1, 2, 3, 4, 5, 6, 9, 7, 8, 0 };public Xipaisuanfa() {}// 重排序public void changeP
原创 2013-10-21 13:28:19
2673阅读
最近写个自己的小项目,牵扯到maven工程聚合问题,网上看了大量资料研究了下,成功了,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粗暴的记录下。。。一、模块结构粗略画了个草图表示下现有模块之间的关系(图片被缩太小右键另存查看)二、模块作用及配置文件tool工具类模块,Maven创建的Java项目,提供一些工具类。pom略,仅仅为工具类依赖的相关jar包配置spring-springmvc-mybatis用于管理SSM框架所
在计算机科学中,分治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算法。字面上的解释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再把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的解的合并。这个技巧是很多高效算法的基础,如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
原创 2022-06-20 16:51:54
209阅读
HashMap是通过一个Entry的数组实现的。而Entry的结构有三个属性,key,value,next。如果在c中,我们遇到next想到的必然是指针,其实在java这就是个指针。
原创 2022-06-20 16:01:37
344阅读
想要撸一遍算法导论的想法很早就有的,但是人之懒性无奈之,直到看到一句励志的话,你永远不知道,你以后要有多努力,才能弥补现在的懒惰。我这人很懒,索性现在稍微努力点,也是为了以后可以偷懒。所以now rather thinking than action。共勉之...算法导论day1算法在计算中的作用算法(algorithm)就是任何良定义的计算过程,该过程取某个值或值的集合作为输入并产生某个值或值的
转载 2024-01-31 03:00:15
73阅读
文章目录算法概述算法分类算法复杂度相关概念1.冒泡排序(Bubble Sort)算法描述动图演示代码实现2.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算法描述动图演示代码实现算法分析3.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算法描述动图演示代码实现算法分析4.希尔排序(Shell Sort)算法描述原理演示代码实现算法分析5.归并排序(Merge Sort)算法描述动图演示代码实现算法分析6.快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