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调试后,在Send command to GDB框里输入GDB指令1、获得a在内存中的地址print /x &a2、查看内存中的值可以看到a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62fe1c输入指令x /32db 0x62fe1c查看a在内存中的值。x /32db 0x62fe1c 表示以地址0x62fe1c为起始地址,返回32个单元的值,输出格式为有符号十进制整数,每个单元有1个字节。可看到内存0x6
############################################## 一, IA-32 硬件特性#############################################寄存器:1, 通用寄存器, 用于存放正在处理的数据EAX 用于操作数和结果数的累加器EBX 指向数据内存断中的数据的指针ECX 字符串和循环操作的计数器EDX IO指针EDI 用于字符串操作
binlog的寻找过程可能的场景如下:instance第一次启动发生数据库主备切换canal server HA情况下的切换所以这个过程是能够保证binlog不丢失的关键点。本文从源码的角度来分析下启动过程中的binlog寻找过程。一、流程图下图是根据源码画出的流程图,需要结合源码分析来一起看。二、源码分析入口在AbstractEventParser的start()方法中,这个start方法其实是
前言        前面,我已经用3篇blog的巨大篇幅,详细论述了Lua编译模块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中,Part5通过一个简单的打印hello world的例子,论述了编译出来的虚拟机指令,如何存到Proto结构中,最后再通过虚拟机执行的流程。Part6详细论述了,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而Part7则论述了,expr
Lua 通过特定算法的垃圾回收机制实现自动内存管理。由于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的存在,作为程序开发人员:不需要关心对象的内存分配问题。不再使用对象时,除了将引用它的变量设为 nil,不需要主动释放对象。Lua 的垃圾回收器会不断运行去收集不再被 Lua 程序访问的对象。 所有的对象,包括表、userdata、函数、线程、字符串等都由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管理它们空间的分配和释放。Lua 实现了一个增量式标记清
1.存放地址的变量称为指针变量。指针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它不同于一般的变量,一般变量存放的是数据本身,而指针变量存放的是数据的地址。一个变量的地址指出了变量的存储单元在内存中的具体位置,能对变量进行存取操作。这个变量的地址就是变量的指针。指针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整型数,指针不能存放在一般的整型变量中,必须存放在专门指针的变量中,这类变量就是指针变量。指针变量是变量的一种,指针变量的值是地址(也是
Lua_第28章  资源管理 (上) 当数组变为垃圾 (也就是说,当程序不需要)的时候,Lua 会自动收集并释放内存。        生活总是不那么如意。有时候,一个对象除了需要物理内存以外,还需要文件描述符、窗口句柄等类似的资源。(通常这些资源也是内存,但由系统的其他部分来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对象成为垃圾并被收集的时
转载 2024-04-03 19:41:54
92阅读
 目录一、虚拟机篇 - 指令执行状态机luaV_execute二、虚拟机篇 - 状态机的具体实现原理一、虚拟机篇 - 指令执行状态机luaV_execute在《Lua源码分析 - 主流程篇 - 函数调用栈的实现(08)》我们看到了整个Lua脚本语言的执行主流程。Lua脚本执行流程:文件读取->解析成语法Token->编译成二进制操作码->执行二进制操作码上一章节我们讲解
转载 2024-02-25 22:55:24
499阅读
1:引言        上面文章已经讲解了CentOS下Lua环境安装,本次就从语法上进行分享2:Lua数据类型Lua 中有 8 个基本类型分别为:nil、boolean、number、string、userdata、function、threa和 table。我们可以使用 type 函数测试给定变量或者值的类型 3:Lua变量类型Lua 变量有三种类型:全
转载 2024-04-01 00:24:27
139阅读
标记和清扫Lua是一门自动内存管理的语言,它使用的是经典的标记和清扫算法。这个算法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在我们的编程实践中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做法,一个理想的实现是这样的:明确对象模型和关系:统一对象模型,比如Lua所有类型的对象都统一为TValue。所有动态分配的对象串连成一个链表(或多个)。程序中有少数几个根集对象,比如Lua里的注册表,主线程等,这些根集对象再去引用其他对象,由此展开成对象的关系
转载 2024-06-27 20:34:58
57阅读
JVM|GCJVM1.JVM的五大内存区域2.新生代、老年代3.加载类的过程4.OOM异常5.JVM调优GC1.判断怎样回收对象,是否可以回收?/可达性分析2.Java中的引用3、GC回收算法4.GC回收器5.Full GC和Major GC6.如何防止Full GC7.GC调优 参数设置 JVM1.JVM的五大内存区域JVM的五大内存区域分为: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堆区、方法区、1
转载 2023-09-11 15:30:09
145阅读
一、什么是内存在实际中,实现任何数据结构,都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内存。字序列&内存字节 计算机存储器被组织成字序列,其中每一个序列通常包含4、8或者16个字节(取决于计算机)。这一个个的字序列即为一个一个的内存字节内存地址 这些内存字从0编号到N-1,N是计算机可获得的内存字节的数量。与每个内存字节相关联的数字称为内存地址一个计算机的存储器基本可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内存字节的矩阵。二、内存堆在py
Java内存分配的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寄存器:最快的存储区, 由编译器根据需求进行分配,我们在程序中无法控制. 2. 栈:存放基本类型的变量数据和对象的引用,但对象本身不存放在栈中,而是存放在堆(new 出来的对象)或者常量池中(字符串常量对象存放在常量池中。) 3. 堆:存放所有new出来的对象。 4. 静态域:存放静态成员(stat
10.打印内存地址先定义变量类型,再赋值,选择函数方法输出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num int num = 100 fmt.Printf("num:%d,内存地址:num:%p", num, &num) //取地址符&+变量名 num = 200 fmt.Printf("num:%d,内存地址
bit与BYTE是完全不同的东西,1KB=1024B  1B也就是一个字节,是8位.  所以1KB=1024*8位=8192位.8bit=1byte(256K*4bit),当K与bit相乘之后,就得到K/bit。然后这个数,因为一般内存都是8bit来计算的。得到的乘数除以8bit!那就得到大小为K的数据了———————————————————————————————————————————————
今天和同学讨论一个问题,发现了函数的内存地址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以为同一个函数,假如给的参数不一样,那么这两个函数的id就不一样。然后经过实验,发现python为了便于管理函数,所有的函数都放在同一片内存空间里面。func函数是我定义的一个函数,从结果可以看到func函数和print函数的内存地址是一样的。这应该是python底层定义的,为了便于管理Python的各种函数和自己项目中定义的函数,可
转载 2023-05-28 16:09:46
161阅读
首先,我们看下面这一段code:1. >>> num1, num2 = 1, 1 2. >>> print num1 is num2 3. True 4. >>> id(num1), id(num2) 5. (3965416, 3965416) 6. >>> num3, num4 = 1.0, 1.0
转载 2023-08-07 21:50:56
235阅读
一、温故而知新:1、变量在内存的栈区和堆区的存储原理栈区:存放是变量名与内存地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变量名存内存地址。堆区:存放的是变量值。强调:只站在变量的名的角度去谈一件事情:            变量名的赋值(x=y),还有变量名的传参(print(x)),传递的都是栈
Java的内存区域主要分为5个部分:1程序计数器2虚拟机栈3本地方法栈4java堆内存5方法区---------------程序计数器 : 和pc电脑端的cpu相似,而cpu寄存器中存储的一个程序计数器,存放的是执行程序的下一条指令地址,在程序执行前,讲程序指令序列的起始地址,程序的第一天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送到pc,cpu根据pc的地址内存中读取第一条指令,每一条指令执行时,cpu会自动修改
转载 2023-11-06 18:12:38
136阅读
1.python2与python3区别:python2:print(‘abc’), print 'abc ’ range( ), xrange( ) 生成器 raw_input( )python3:print('abc ') range( ) input( ) 2. = ,==,is =:赋值 ==:判断比较是否相等 is:比较的是内存地址 (id) 3.id的判别 3.1 数字 id相同的数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