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令牌算法 令牌算法是比较常见的限流算法之一,大概描述如下: 1)、所有的请求在处理之前都需要拿到一个可用的令牌才会被处理; 2)、根据限流大小,设置按照一定的速率往里添加令牌; 3)、设置最大的放置令牌限制,当满时、新添加的令牌就被丢弃活着拒绝; 4)、请求达到后首先要获取令牌中的令牌,拿着令牌才可以进行其他的业务逻辑,处理完业务逻辑之后,将令牌直接删除; 5)、令牌
算法和令牌算法的区别, 说得清楚吗? 其实两个算法并不难理解,当然有区别,但是感觉区别没那么大, 看网上的一下说明,感觉是误导他人。 引用网上说明: 算法和令牌算法的区别 **算法的出水速度是恒定的,**那么意味着如果瞬时大流量的话,将有大部分请求被丢弃掉(也就是所谓的溢出)。
原创 2021-08-11 14:00:10
960阅读
要实现流量的控制,必须有一种机制可以对通过设备的流量进行度量。令牌(Token-Bucket)是目前最常采用的一种流量测量方法,用来评估流量速率是否超过了规定值。这里的令牌是指网络设备的内部存储池,而令牌则是指以给定速率填充令牌的虚拟信息包。令牌可以看作是一个存放令牌的容器,预先设定一定的容量。系统按设定的速度向中放置令牌,当令牌满时,多余的令牌溢出。令牌只是一种流量测量方法,并不
高性能限流器Guava RateLimiter我们来看看 Guava RateLimiter 是如何解决高并发场景下的限流问题的。限流怎么理解呢?(我们创建一个流速为2个请求/秒的限流器) 直观地看,2个请求/秒就是每秒最多允许两个请求通过限流器。 在Guava中,2个请求/秒==一个请求500毫秒首先我们看看RateLimiter的使用//限流器流速:2个请求/秒 RateLimiter lim
文章目录1. 池化技术2. 令牌算法3. 算法4. 计数器算法 1. 池化技术池化资源技术的限流其实就是通过计算器算法来控制全局的总并发数,例如常用的线程池中核心线程数和最大线程数的设置、数据库连接池中对于最大连接数的限制等等。就数据库连接池技术而言,为了避免并发场景下连接数超过数据库所能承载的最大上限,合理的运用连接池技术,可以有效的限制单个进程内能够申请到的最大连接数,确保在并发环境下
转载 2024-10-29 23:03:53
52阅读
 流量整形 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典型作用是限制流出某一网络的某一连接的流量与突发,使这类报文以比较均匀的速度向外发送。流量整形通常使用缓冲区和令牌来完成,当报文的发送速度过快时,首先在缓冲区进行缓存,在令牌的控制下再均匀地发送这些被缓冲的文。 流量整形的核心算法有以下两种,具体采用的技术为GTS(Generic Traffic Shaping),通用流量整形
转载 精选 2011-04-25 22:17:15
1049阅读
序言此两种算法是服务降级的一种实现.常用于限制我们的对外服务的QPS,即控制对外服务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请求数量.保护我们的服务不会被海量请求给崩盘,是服务雪崩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算法算法的主要思路为: 在nginx层与controller层加一层(即层)通常用在GateWay中,用于接收nginx收到的大批量的请求,接收的请求的速度是没有控制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层的最
原创 2022-08-26 08:54:59
145阅读
# 实现令牌的Java教程 在高并发的系统中,流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两个常用的流量控制算法是**令牌**和****。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在Java中实现这两种算法。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整个过程拆分成几个步骤,并通过示例代码逐步完善它们。 ## 流程概览 以下是实现令牌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说明
原创 9月前
133阅读
 算法(Leaky Bucket)是网络世界中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或速率限制(Rate Limiting)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算法,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数据注入到网络的速率,平滑网络上的突发流量。算法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它,突发流量可以被整形以便为网络提供一个稳定的流量。   可以看作是一个带有常量服务时间的单服务器队列,如果(包缓存)溢出,
转载 精选 2011-04-25 22:32:03
1285阅读
<br />算法(Leaky Bucket)是网络世界中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或速率限制(Rate Limiting)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算法,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数据注入到网络的速率,平滑网络上的突发流量。算法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它,突发流量可以被整形以便为网络提供一个稳定的流量。 <br /> <br />  可以看作是一个带有常量服务时间的单服务器队列,如果(包缓存)溢出,那么数据包会被丢弃。<br />  算法的基本内容如下: <br />  * 算法强制一个常
转载 2021-08-14 11:32:26
634阅读
一、常见的限流算法目前常用的限流算法有两个:算法和令牌算法。1.算法算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请求进入到中,以一定的速率漏水。当请求过多时,水直接溢出。可以看出,算法可以强制限制数据的传输速度。2.令牌算法令牌算法的原理是系统以一定速率向中放入令牌,如果有请求时,请求会从中取出令牌,如果能取到令牌,则可以继续完成请求,否则等待或者拒绝服务。这种算法可以应对突发程序的请求
限速是大型服务里面必备的功能,目的是对并发控制和请求进行限速来保护系统,让系统不会因为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数量太大,被打爆。对于超过了限速的那些请求,处理方法往往是:直接拒绝服务,排...
转载 2020-10-04 10:32:00
784阅读
2评论
为什么需要限流?在开发高并发系统时有三把利器用来保护系统:缓存、降级和限流。限流可以认为服务降级的一种,限流通过限制请求的流量以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一般来说,系统的吞吐量是可以计算出一个阈值的,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达到这个阈值,就需要限制流量并采取一些措施以完成限制流量的目的。比如:延迟处理,拒绝处理,或者部分拒绝处理等等。否则,很容易导致服务器的宕机。现有的方案Google的Guava工
首先解释两个概念(普及小白,因为我本人在看这方面知识时一开始并不理解)QPS:Queries Per Second,意思是“每秒查询率”,是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响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比如是读写分离的架构,就是读的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TPS:TransactionsPerSecond,意思是每秒事务数,一个事务是指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
目录一:限流二:令牌算法三:算法四:令牌区别4.1按照不同的速率4.2限制的对象不同4.3主要区别一:限流在了解令牌算法和算法之前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限流限流是对某一时间窗口内的请求数进行限制,保持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防止因流量暴增而导致的系统运行缓慢或宕机。常用的限流算法有令牌,而Google开源项目Guava中的RateLimiter使用的就是令牌控制算法。在开发
1. 简介令牌算法最初来源于计算机网络。在网络传输数据时,为了防止网络拥塞,需限制流出网络的流量,使流量以比较均匀的速度向外发送。令牌算法就实现了这个功能,可控制发送到网络上数据的数目,并允许突发数据的发送。令牌算法是网络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和速率限制(Rate Limiting)中最常使用的一种算法。典型情况下,令牌算法用来控制发送到网络上的数据的数目,并允许突发数
昨天CodeReview的时候看到同时使用RateLimiter这个类用作QPS访问限制.学习一下这个类.RateLimiter是Guava的concurrent包下的一个用于限制访问频率的类.1.限流每个API接口都是有访问上限的,当访问频率或者并发量超过其承受范围时候,我们就必须考虑限流来保证接口的可用性或者降级可用性.即接口也需要安装上保险丝,以防止非预期的请求对系统
转载 2023-02-20 16:52:50
116阅读
作者:大数据孟小鹏(Java架构沉思录做了部分修改) Java中对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或者小米手机营销(1分钟卖多少台手机)等都存在限流的思想在里面。 关于限流目前存在两大类:从线程并发数角度(jdk1.5 Semaphore)限流和从速率限流(guava)。 Semaphore:从线程并发数限流。 RateLimiter:从速率限流。目前常见的算法是算法和令牌算法。 令牌算法。相比算法
转载 2021-09-14 16:51:00
193阅读
常用限流策略——令牌介绍 限流又称为流量控制(流控),通常是指限制到达系统的并发请求数,本文列举了常见的限流策略,并以gin框架为例演示了如何为项目添加限流组件。 限流 限流又称为流量控制(流控),通常是指限制到达系统的并发请求数。 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限流的场景,比如:某景区限制每日进入 ...
转载 2021-09-06 16:27:00
1183阅读
2评论
首先,令牌的区别是保护自己还是保护别人吗? 很显然不是,令牌保护自己和保护下游都可以,而不是说保护自己用令牌,保护别人用。原因很简单,令牌就是一个速率控制,你可以用来控制自己的处理速度,也可以控制请求别人的处理速度,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其实也可以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下游,因为请求太多的时候把请求先缓存到里面了,放不下就丢弃新的请求,这也是保护机制。既然如此,两者的区别是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