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
原创
2023-07-14 18:50:40
257阅读
面向连接的客户/服务器程序工作模型服务器端程序#include WINSOCK2.H>#pragma comment(lib,"ws2_32")#include stdio.h>int main(){ printf(" -------------------------/n| 服务器端 |
原创
2021-08-20 15:20:20
182阅读
目录 前言正文网络编程模型网络模型网络连接方式网络编程步骤
原创
2022-08-01 09:43:21
53阅读
在Windows环境下,套接口的通信方式分为两种:阻塞方式和非阻塞方式。阻塞方式下工作的套接口在进行I/O操作时,函数要等待到相关操作完成以后才能返回(或者可以使用WSACancelBlockingCall( )调用唤起一个阻塞操作)。 阻塞方式的套接口编程简单,易于实现。正因为如此,一个套接口的默认操作模式被设置为阻塞方式。以下为测试阻塞模式TCP流式套接字编程,一个服务器两个客户端服务
原创
2021-08-20 15:20:18
570阅读
选择(select)模型是Winsock中最常见的 I/O模型。核心便是利用 select 函数,实现对 I/O的管理!利用 select 函数来判断某Socket上是否有数据可读,或者能否向一个套接字写入数据,防止程序在Socket处于阻塞模式中时,在一次 I/O 调用(如send或recv、accept等)过程中,被迫进入“锁定”状态;同时防止在套接字处于非阻塞模式中时,产生WSAEWOULD
原创
2021-08-25 09:39:49
366阅读
客户端: 1: #include <string.h> 2: #include <stdio.h> 3: #include <stdlib.h> 4: #include <strings.h> 5: #include <sys/un.h> 6: #include <sys/socket.h> 7: #include <netinet/in.h> 8:...
转载
2013-03-16 16:04:00
66阅读
2评论
http://blog.csdn.net/akof1314/article/details/5629991WSAAsyncSelect( )是Winsock提供的一个适合于Windows编程使用的函数,它允许在一个套接口上当发生特定的网络事件时,给Windows网络应用程序(窗口或对话框)发送一个消息(事件通知)。WSAAsyncSelect函数原型如下:
转载
精选
2013-03-25 20:06:08
666阅读
WSAAsyncSelect( )是Winsock提供的一个适合于Windows编程使用的函数,它允许在一个套接口上当发生特定的网络事件时,给Windows网络应用程序(窗口或对话框)发送一个消息(事件通知)。WSAAsyncSelect函数原型如下:int WSAAsyncSelect( SOCKET s, //标识一个需要事件通知的套接口描述符 HWND
原创
2021-08-20 15:04:20
214阅读
创建一个套接字的时候,该套接字可以有两种状态,一个主动套接字(主动去连接),一个是被动套接字(等待连接)。主动连接的理解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被动的呢?是在一直轮询还是一种中断?在《卷1:套接字编程API》中并没有提到这个。listen()主要做了以下:1.维护了两个队列,已完成连接的队列和未完成链接的队列。之和不超过backlog的数值。2.维护链接的时间RTT。中值为178ms。3.在完成
转载
2023-12-13 21:57:47
81阅读
文章目录套接字(Socket)的概念Socket数据结构数据存储方式IP 点分十进制与二进制的相互转化域名与IP地址相互转化 套接字(Socket)的概念套接字: 是系统内核中的一种数据结构,也是网络间进程之间一种通信机制,同时也是** I/O 文件描述符**。 在利用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时,套接字是如何唯一确定网络中的进程的呢? 在网络中,每一个主机可以通过 IP 地址唯一确定,主机内的进程可以
转载
2023-09-15 22:47:22
230阅读
共有6种类型套接字I/O模型。blocking(阻塞),select(选择),WSAAsyncSelect(异步选择),WSAEventSelect(事件选择),overlapped(重叠),completionport(完成端口)。
1.select
之所以称select模型,是因为工作原理是利用select函数实现对I/O的管理。
select可用于判断套接字上是否存在数据,或者能否向一个套接
转载
2023-11-19 12:00:18
99阅读
套接字 Python 提供了两个级别访问的网络服务。: 低级别的网络服务支持基本的 Socket,它提供了标准的 BSD Sockets API,可以访问底层操作系统Socket接口的全部方法。 高级别的网络服务模块 SocketServer, 它提供了服务器中心类,可以简化网络服务器的开发。 So
原创
2021-08-27 09:39:54
374阅读
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建立网络通信连接至少要一对端口号(socket)。Socket的英文原义是“孔”或“插座”,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 套接管:两个管子的接口处用以将两个管口连接在一起的套筒。 socket 承物的凹处;承
转载
2018-01-03 19:20:00
226阅读
2评论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博文的合并,文后有链接。一、listen函数仅由TCP服务器调用它做两件事:1、当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时,它被假设为一个主动套接字,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调用connect发起连接的客户套接字。listen函数把一个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为一个被动套接字,指示内核应该接受指向该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根据TCP状态转换图,调用listen导致套接字从CLOSED状态转换到LISTE
转载
2023-07-19 20:30:59
194阅读
一、套接字是什么? 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管道,匿名管道,命名管道,套接字等是各类进程通信所使用的工具,在Python中也可以这样理解,而socket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使主机间或同台计算机上的进程间可以通讯。它们在使用的时候都有‘创建’,‘关闭’,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信息暂存的一个地方(工具),我要发消息的时候就打开,放信息,关闭,然后另一个程序通过监听,得知有信息来了,然
转载
2023-07-23 16:56:50
114阅读
socket编程中listen函数分析
listen函数仅由TCP服务器调用,它做两件事:当socket函数创建一个套接字时,它被假设为一个主动套接字,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调用connect发起连接的客户套接字。listen函数把一个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为一个被动套接字,指示内核应该接受指向该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根据TCP状态转换图,调用listen导致套接
转载
2023-07-23 16:57:10
148阅读
一、套接字工作流程 生活中的场景就解释了这工作原理。 Socket,然后与端口绑定(bind),对端口进行监听(listen),调用accept阻塞,等待客户端连接。在这时如果有个客户端初始化一个Socket,然后连接服务器(connect),如果连接成功,这时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建立了。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并处理请求,然后把回应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读取
转载
2023-07-05 14:46:46
355阅读
此例子将利用上一篇介绍的套接字基础概念实现一个最基本的流式套接字客户端/服务器
转载
2013-04-17 12:57:00
130阅读
2评论
所谓bind,就是指绑定本地接受端口。 指定ip,是为了分辨多ip主机。在有服务端和客户端的UDP中,bind是服务端调用的函数,绑定的是服务端的IP,假设服务端有多个网卡,即会有多个IP,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bind绑定其中一个IP,那么服务端只接收该IP上某端口的数据。如果bind绑定的是INADDR_ANY,即表示所有发送到
转载
2023-12-21 11:44:26
72阅读
网络IPC:套接字接口概述套接字接口实现了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进程相互通信的机制。套接字描述符(创建套接字)套接字是通信端点的抽象,为创建套接字,调用socket函数#include<sys/socket.h>
int socket(int domain,int type,int protocol);
/*返回:成功,返回套接字描述符,失败,-1*/参数domain:确定通信
转载
2023-07-12 18:36:59
17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