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数设置查看相关的参数sysctl -a|grep tcp_keepalive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 = 30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 = 2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60设置相关的参数sysctl -w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7500也可以直接打开/e
 TCP下的Keep Alive我们常说的TCP的keep alive,就是为了保证连接的有效性,在间隔一定的时间发探测包,根据回复来确认该连接是否有效。通常上层应用会自己提供心跳检测机制,而Linux内核本身也提供了从内核层面的确保连接有效性的方式。在sock 函数中可以设置是否需要打开keep alive开关,默认建立socket 是关闭keep alive的。代码如下optval
转载 2024-04-17 14:26:49
192阅读
套接字编程最常用的通信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模式)。服务器方要先启动,并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的请求,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提供相应服务。下面首先给出的是基于TCP的Socket编程步骤,如图所示。 1.创建套接字 创建套接字通过socket函数来完成,该函数会创建一个Socket描述符,后续的连接建立、数据传输等操作都通过该描述符实现,它的一般形式为: int socket
Linux top命令介绍: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Linux top命令用于实时显示 process 的动态,即可以通过用户按键来不断刷新当前状态。使用环境:linux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一、信息介绍前五行为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第一行08:48:44 当前时间up 28min 系统已经运行时间2 user &nbsp
一般企业用的服务器上面都会跑各种服务,比如nginx、php、mysql、redis、MongoDB等等。一般系统的运行可能会需要多个服务的配合,比如我司的系统需要php、mysql、redis、apache、MongoDB服务。这些服务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实时监控这些服务,如果发现有服务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告警。这里我们不打算通过进程名来判断服务的状态。我们打算通过端口的监听来判断服务的运行状态。
一、iftop1、iftop简介iftop命令可以用来监控网卡的实时流量(可以指定网段)、反向解析IP、显示端口信息等。在线安装:yum install iftop2、iftop命令iftop -h | [-nNpblP] [-u unit] [-i interface] [-f filter code] [-F net/mask] [-G net6/mask6]-h:查看帮助信息-i:指定监控
转载 2024-05-01 14:39:52
44阅读
系统性能监控 背景 常用的系统监控命令 top top常见选项 top显示内容详解 VIRT:virtual memory usage 虚拟内存 RES:resident memory usage 常驻内存 SHR:shared memory 共享内存 DATA free 选项 背景 Linux的系统性能监控
转载 2024-03-17 00:00:33
42阅读
关键参数syn重传多少次后放弃net.ipv4.tcp_syn_retriessyn ack重传多少次后放弃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syn 包队列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重传统计ss命令ss -anti | grep -B 1 retrans阿里巴巴开源监控工具tsar安装参考http...
原创 2022-09-30 10:11:32
608阅读
1、TCP状态 了解TCP之前,先了解几个命令: linux查看tcp的状态命令: 1)、netstat -nat 查看TCP各个状态的数量 2)、lsof -i:port 可以检测到打开套接字的状况 3)、 sar -n SOCK 查看tcp创建的连接数 4)、tcpdump -iany tcp port 9000 对tcp端口为9000的进行抓包LISTENING: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
转载 2024-05-13 16:28:11
171阅读
网络和监控命令类似于这些: hostname, ping, ifconfig, iwconfig, netstat, nslookup, traceroute, finger, telnet, ethtool 用于查看linux服务器ip地址,管理服务器网络配置 ,通过 telnet 和ethernet建立与linux之间的网络链接,查看linux的服务器
转载 2024-02-16 10:37:39
59阅读
netstat -anp执行效果Proto:协议名(tcp协议还是udp协议)Recv-Q:网络接收队列 表示收到的数据已经在本地接收缓冲,但是还有多少没有被进程取走Send-Q:网路发送队列 对方没有收到的数据或者说没有Ack的,还是本地缓冲区. 如果发送队列Send-Q不能很快的清零,可能是有应用向外发送数据包过快,或者是对方接收数据包不够快。 这两个值通常应该为0,如果不为0可能是有问题的。
一、介绍iperf是一个基于Client/Server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可以测试TCP、UDP和SCTP带宽质量,能够提供网络吞吐率信息,以及震动、丢包率,最大段和最大传输单元大小等统计信息,帮助我们测试网络性能,定位网络瓶颈。其中抖动和丢包率适应于UDP测试,二带宽测试适应于TCP和UDP。 Iperf可以说是嵌入式设备里网络接口测试的一个利器。这里的网络接口不但可以是一般的以太网,也
TCP端口的十一种连接状态: CLOSED:端口默认是关闭状态。 LISTEN: 服务器程序开始监听一个端口,就是LISTEN状态。 SYN_RCVD:三次握手的第二次握手后的端口状态,是收到了客户端发送的SYN_SENT数据包之后的状态,这个状态很短暂, 正常在服务器上是很少看到的,除非服务器故意 ...
转载 2021-08-22 10:19:00
149阅读
2评论
概述 传输控制协议(英语: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缩写为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应用层向传输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区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限制)。之后TCP把结果包传给IP层,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
转载 2024-05-11 15:22:17
45阅读
linux:在linux上手动获得tcp连接数的命令为:netstat -an|awk '/^tcp/{++S[$NF]}END{for(a in S) print a,S[a]}' #ESTABLISHED       socket已经建立连接 &nbsp
原创 2017-05-24 18:18:38
3385阅读
1点赞
目录文章目录目录ethtool -Ssysfs/proc/net/devethtool -S查看网卡统计信息。例如: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总数,接收和发送的流量,丢弃的包数量,错误的数据包数量等。监控这些数据比较困难。因为用命令行获取很容易,但是以上字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驱动,甚至同一驱动的不同版本可能字段都会
转载 2022-03-08 18:03:04
380阅读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如今的互联网是基于TCP/IP构建起来的网络。弄懂协议栈的原理,无论对调试网络IO性能还是解决网络问题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本片文章就带领大家来看看内核是如何控制网络数据流的。TCP特点我们都非常清楚TCP协议设计的初衷,就是保证数据传输的快速,有序,无误。所以特点总结如下:面向连接,可以用五元组来表示一条连接(远程ip,远程端口,本地ip,本地端口,传输层协议)。数据是全双工的数据
网络软件都是由客户端和服务端组成,由服务端在服务器上监听指定的端口处理接收到的数据,而客户端是向服务器端监听的端口发送数据,并由服务器端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那么我们在linux上怎么来查看我们都监听了哪些端口,和都有哪些客户端来连接我的服务器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是使用什么协议来传输的,使用不通的协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查看。传输协议分为TCP 和 UDP 两种,我们先来看
转载 2024-04-29 23:09:53
140阅读
传输协议的引入:如果两台计算机已经处于连接状态,那怎样让数据从一端传送到另外一端?(采用TCP和UDP协议) 一、TCP用户传输协议TCP协议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传递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
转载 2024-04-26 14:11:13
358阅读
1. Socket有哪些分类流式Socket:用于TCP通信;数据报Socket:用于UDP通信;原始Socket:用于新的网络协议实现的测试等 2. 主机名和地址之间转化的函数有哪些?名字和数值地址间的转换:gethostbyname,gethostbyaddr;它们都可以实现IPv4和IPv6的地址和主机名之间的转化,其中gethostbyname()是将主机名转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