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操作系统,它在服务器和个人电脑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LinuxRAID功能为数据存储提供了更加强大和可靠的保障。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一种将多个磁盘驱动器组合在一起,以提高性能、容量及数据冗余的技术。Linux系统支持多种RAID级别,如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等,每
原创 2024-03-18 11:27:10
178阅读
storcli工具,工具下载地址:Search Results (broadcom.com)storcli /c0/vall show设置RAID组的I/O策略为cached(默认为direct)storcli /c0/v0 set iopolicy=direct设置raid组的Cache写模式为“wt”。(write through)或者wb(write back)storcli /c0/v0
转载 2024-01-06 07:37:46
674阅读
介绍我们的生产服务器经常会做raid存储,但是单单做了raid就能保证性能高效和数据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一般建议使用带电池保护的RAID,这样既能保证性能有能保证数据安全,但是也需要经常对电池进行维护;由于成本原因一般的RAID会使用锂电池,因为锂电池有较强的惰性,它在非充电状态下会缓慢地自放电(电池特性),一段时间后电量就会和刚充满电时不同,为了能够及时校准电量避免电池因为自放电而导致
转载 2017-04-30 20:37:59
1409阅读
Linux系统中,LSI RAID是一种常见的存储控制,用于管理和保护硬盘中的数据。LSI RAID卡通过组合多个硬盘驱动器来创建一个独立的存储阵列,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然而,在Linux系统中配置和管理LSI RAID可能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在Linux系统中,LSI RAID的配置和管理通常通过LSI提供的命令行工具进行操作。用户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来查看
原创 2024-04-11 11:11:12
185阅读
介绍 我们的生产服务器经常会做raid存储,但是单单做了raid就能保证性能高效和数据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一般建议使用带电池保护的RAID,这样既能保证性能有能保证数据安全,但是也需要经常对电池进行维护;由于成本原因一般的RAID会使用锂电池,因为锂电池有较强的惰性,它在非充电状态下会缓慢 ...
转载 2021-08-12 10:00:00
306阅读
2评论
开启raid缓存 Write back 对IO性能的影响 背景 公司买了一台服务器. 想进行一下
原创 2023-02-26 10:20:35
639阅读
一般我们在安装服务器过程中需要加载一些scsiraid驱动,以便操作系统可以检测到硬盘。   常规的安装方式是要用到软驱,其实我们也是可以通过U盘来进行加载的。   装Linux控制器驱动往往都是*.dd或者*.img结尾的文件,我们都可以在linux下通过dd命令来写入到U盘中,比如驱动的名字为megaraid_sas.img   假设有一台Linux机器,先把文件拷贝到/tmp,U盘的设
转载 2010-03-25 15:05:30
2181阅读
1评论
当我们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遇到了需要加载RAID驱动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磁盘组合起来来提高数据存储性能和冗余度的技术。在Linux中,加载RAID驱动是至关重要的,否则系统可能无法识别RAID和连接的硬盘。 第一步是确定你的RAID型号和厂商。通常,RAID
原创 2024-05-21 09:58:03
337阅读
提到RAID就不得不提到什么是RAID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简称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转载 2007-12-15 10:46:47
551阅读
RAID缓存策略不同的RAID缓存策略对IO的性能影响较大,常见的策略有:1、写操作策略,可设置为WriteBack或WriteThroughWriteBack:进行写操作时,将数据写入RAID缓存,并直接返回,RAID控制器将在系统负载低或者Cache满了的情况下把数据写入硬盘。该设置会大大提升RAID写性能,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会降低系统IO负载。 数据的可靠性由RAID的BBU(Ba
转载 2023-07-30 09:07:00
489阅读
提到RAID就不得不提到什么是RAID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简称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转载 精选 2007-11-15 14:39:46
586阅读
Linux系统中,硬盘RAID信息的查看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通过将多块硬盘组合在一起,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当出现硬盘故障或者需要进行性能优化时,了解硬盘RAID的信息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要查看硬盘RAID信息,首先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在Linux系统中,一般可以通过命令
原创 2024-05-23 10:57:19
1488阅读
  核心处理芯片:PMC PM8015RAID功能:0,1,1E,5,6,10,50,60接口:Serial SATA/SAS数据传输率:6Gb/s最多连接设备:使用SAS扩展器可支持多达256个...插槽类型:PCI-E系统平台:Microsoft Windows Red Hat L...其他性能:缓存:1024MB 连接器:4个内...支持功能 刷版本方式工具需要
 下载MegaCli-1.01.39-0.i386.rpm(其他的版本也一样),安装rpm -ivh MegaCli-1.01.39-0.i386.rpm,然后在/opt/MegaRAID/MegaCli/目录下,有个MegaCli64(32位系统下为:MegaCli) 命令。 以下列举一些常用命令: 命令使用: MegaCli -LDInfo -Lall -aALL 查raid
原创 2011-07-21 11:12:38
3007阅读
2点赞
1评论
RAID缓存与磁盘自带的缓存的关系RAID是否有(启用)缓存对“随机读写”性能有巨大的影响。中高端的RAID都有缓存(价格也高)。那么RAID缓存与磁盘自带的缓存是如何设置的? 戴尔服务器的perc H710 RAID有512M缓存,并带电池。建立阵列的时候(raid5),关于RAID缓存的默认选项是:读取策略:自适应 写策略:回写 磁盘高速缓存策略:
转载 精选 2014-12-11 16:10:03
5520阅读
目前磁盘阵列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很多个人电脑用户也尝试利用机器的RAID功能来提升磁盘的读写性能。对于企业用户来说,磁盘阵列的使用就更为普及,机器板载的RAID0、RAID1难以满足这些用户的应用需要,这也使得他们在购置服务器,通常会选配能够提供更多RAID级别的独立磁盘阵列。  现在的RAID控制基本上是LSI的天下,就最近3、4年所测试过的服务器来看,所配的磁盘阵列基本都采用了LSI的产
执行#/opt/MegaRAID/MegaCli/MegaCli64 -AdpBbuCmd -GetBbuStatus -aALL  返回类似 Adapter 0: Get BBU Status Failed. Exit Code: 0x01 那raid的BBU电池模块就有问题,或者就没电池。 返回类似 BBU status for Adapter: 0
转载 2024-06-23 16:27:55
271阅读
# 如何实现95 RAID BIOS RAID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95 RAID卡在BIOS中设置RAIDRAID(冗余阵列独立磁盘)是一种将多个硬盘驱动器组合为一个单一逻辑单元的方法,以提高数据冗余和性能。我们将以RAID 0和RAID 1为例,讲解如何在95 RAID上进行设置。 ## 实施流程 首先,让我们简要概述整个流程,以下是设置RAID的步骤: ```mar
原创 2024-08-06 13:18:46
160阅读
# BIOS RAIDRAID的实现指南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RAID(冗余磁盘阵列)是一种重要的存储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冗余性和性能。对于刚入行的开发者来说,掌握BIOS RAIDRAID的设置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为你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南,并用代码示例进行说明。 ## 实现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BIOS RAIDRAID的过程概述: | 步骤 | 描述 | |------|
    做桌面虚拟化的朋友都知道,磁盘的IOPS非常重要。有些小环境在没有存储的情况下,会多插一些SAS盘用于存储。在此次环境中,用了8块2.5寸15K SAS盘,然后做了RAID1+0的。安装了ESXi6.0 U3
原创 2018-04-02 21:22:41
10000+阅读
1点赞
1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