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昊昱 1、I2C总线介绍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内置集成电路)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提出的一种串行总线,用于连接处理器及其外围设备,它具有如下特点: l 只有两条总线线路:一条串行数据线(SDA),一条串行时钟线(SCL)。 l 每个连接到总线的器件都可以使用软件根据它的惟一的地址来识别。 l&nbs
转载
2024-10-23 20:04:52
47阅读
1、树状目录结构图2、/目录 目录描述/第一层次结构的根、整个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的根目录。/bin/需要在单用户模式可用的必要命令(可执行文件);面向所有用户,例如:cat、ls、cp,和/usr/bin类似。/boot/引导程序文件,例如:kernel、initrd;时常是一个单独的分区[6]/dev/必要设备, 例如:, /dev/null./etc/特定主机,系统范围内的
转载
2024-04-26 19:40:51
51阅读
# 构建DDD分层架构管理Linux
## 引言
在软件开发中,一种常用的架构设计模式是分层架构。这种架构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职责,以实现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分层架构来管理Linux系统,并指导刚入行的开发者如何实施。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施“DDD分层架构管理Linux”的整体流程,可以通过表格展示出来。
| 步骤 | 描述 |
| ---- |
原创
2023-10-26 16:54:50
56阅读
1、什么是架构分层?分层架构是将软件模块按照水平切分的方式分成多个层,一个系统由多层组成,每层由多个模块组成。同时,每层有自己独立的职责,多个层次协同提供完整的功能。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MVC架构,就是一种非常典型非常基础的分层方式。分层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基于单一职责原则让每层代码各司其职,基于“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实现相关层对象之间的交互。从而,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
转载
2023-10-04 19:37:57
216阅读
分层架构也叫n层架构,绝大多少的企业、公司的架构都使用了此架构,该架构也成为程序发展的基础,被大多数架构师、程序员等熟知,津津乐道。(其中以MVC架构最为熟悉) 分层架构中的层次和组件是以水平方向分层 ,每一个层级包装和扮演各层对应的层级功能。根据具体业务和需求对整个架构进行分层,通常情况下会使用3-4层的模型。如果层级越多真个系统的负责度就会成指数级上升:每一层的功能需要被维护,层与层之间
转载
2016-03-25 22:27:00
186阅读
前言:作用是将应用层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目前支持模块的动态装卸(裁剪)。Linux内核就是基于这个策略实现的。Linux进程1.采用层次结构,每个进程都依赖于一个父进程。内核启动init程序作为第一个进程。该进程负责进一步的系统初始化操作。init进程是进程树的根,所有的进程都直接或者间接起源于该进程。virt/ ---- 提供虚拟机技术的支持
转载
2024-06-05 10:09:23
435阅读
分层架构的特点分层架构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架构模式,经典的如B/S架构、 MVC 架构。其特点如下:优点:分离开发人员的关注,每个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自己所负责的层次的事情,无需过多关注其它层级的东西;解耦,降低依赖,上层只能依赖于下层;可复用,可以将公共的部分下沉到同一个层级,上层可以复用公共层级。缺点:性能下降,本来可以直连操作,现在要层层传递,势必造成性能的下降;其它特点开发成本很受设计质量的影响
转载
2023-07-03 09:56:21
123阅读
参考: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9/software-architecture.html 1. 什么是分层架构分层架构是一种很常见的架构模式,它也叫N层架构。这种架构是大多数Jave EE应用的实际标准,因此很多的架构师,设计师,还有程序员都知道它。许多传统IT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分层模式十分的相似。所以它很自然的成为大多数应用的架构模式。2. 模
转载
2023-09-25 12:17:34
170阅读
简介 UNIX/Linux 系统可以粗糙地抽象为 3 个层次(所谓粗糙,就是不够细致、精准,但是便于初学者抓住重点理解),如图 3 所示。底层是 UNIX/Linux 操作系统,即系统内核(Kernel);中间层是 Shell 层,即命令解释层;高层则是应用层。内核层 内核层是 UNIX/Linux 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直接附着在硬件平台之上,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
转载
2024-09-14 08:05:42
242阅读
注:本文更适用于中大型项目,小项目开心就好了。因为时代的原因,对部分词汇描述可能不是那么准确,欢迎指正。当我们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我们就开始创建一个个折文件夹。哦,不对,那我们在做分层架构设计。架构最后落到现有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其的展示形式是分层架构。毕竟,硅基不如碳基。可是呢,为什么我们要做分层架构设计呢?通过层(Layer)来隔离不同的关注点。So,我要开始瞎扯了。基本思想:关注点分离,划分边
转载
2024-05-16 08:06:42
38阅读
了解CQRS在传统的三层架构中,通常都是通过数据访问层来修改或者查询数据,一般修改和查询使用的是相同的实体。在一些业务逻辑简单的系统中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随着系统逻辑变得复杂,用户增多,这种设计就会出现一些性能问题。虽然在数据库层面可以做一些读写分离的设计,但在业务上如果在读写方面混合在一起的话,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命令查询职责分离(Command Query Responsibility Se
转载
2023-10-04 10:22:00
101阅读
1、Android系统架构最新的Android系统分为五层六区(域):Linux内核层(Linux Kernel):Android系统基于Linux2.6内核,这一层为Android设备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驱动,如显示驱动、音频驱动、照相机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电源管理等;硬件抽象层(android 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安卓驱动硬件的方式与Linux不尽
转载
2023-08-30 15:14:39
171阅读
前言为了能够使得产品得到更好的开发速度与以后更好的迭代和移植,框架分层是很有必要的。但如对于中小型项目严格遵循这些原则,势必会消耗过多精力去思考怎么设计系统,这是一个抉择的过程。一、框架分层是什么?在嵌入式架构中:一般分为硬件架构与软件架构。这里是嵌入式软件设计,也是大多数人接触的设计。所谓的分层,也可以理解为模块化的设计,但是框架分层的设计一般会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每个模块提供的接口要统一,只能增加
转载
2023-07-31 11:23:04
92阅读
CQRS架构简介前不久,看到博客园一位园友写了一篇文章,其中的观点是,要想高性能,需要尽量:避开网络开销(IO),避开海量数据,避开资源争夺。对于这3点,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也想谈一下,CQRS架构下是如何实现高性能的。关于CQRS(Command Query Responsibility Segregation)架构,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了。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系统,从架构上把它拆分为两部分:命令处理
转载
2023-12-11 17:21:55
50阅读
分层架构
转载
2020-09-03 22:19:00
296阅读
2评论
一、高可用架构为什么需要分层 1. ALLIN ONE 架构的缺点 – 整个架构只有一个模块 • 数据部分、逻辑部分、接入部分、展示部分等 – 架构存在问题 • 耦合严重 • 职责不分明 • 模块庞大、臃肿 • 开发成本高、效率低下 • 运维成本高 • 组件间相互影响,一旦一个组件有问题,整个服务都
原创
2021-07-19 15:25:44
586阅读
1、常用的大部分镜像是怎么创建的?Docker 支持通过扩展现有镜像,创建新的镜像。
Docker Hub 中 99% 的镜像都是通过在 base 镜像中安装和配置需要的软件构建出来的
新镜像是从 base 镜像一层一层叠加生成的。每安装一个软件,就在现有镜像的基础上增加一层。2、为什么要采用镜像的分层结构?共享资源
有多个镜像都从相同的 base 镜像构建而来,那么 Docker Host 只需
转载
2023-06-15 10:54:18
122阅读
分层架构 也叫 N层架构
分层架构模式里的组件被分成几个平行的层次,每一个层都代表了应用的一个功能(展示逻辑或者业务逻辑)
大多数结构分成四层・展示层 ・业务层 ・持久层 ・数据库层突出特点组件间关注点分离。这样的应用变的更好的开发,测试,管理,维护。注意事项 1.分层架构是一个很可靠的架构
转载
2024-01-30 01:24:10
180阅读
1.Buffer pool主缓冲区中的一块区域,缓存table 和 index data。允许直接从内存中频繁的使用数据,以加速数据的处理速度。在专用服务器上,80%以上的物理内存都分配给buffer pool。为了高效的查询操作,buffer pool被分割为 pages (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记录,这取决于记录的数据量)。为了高效的缓存管理,buffer pool 被实现为pages 的链表,使
分层架构是什么?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架构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架构设计的目的是解决软件系统复杂度带来的问题。分层架构设计只不过是架构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思想和方法论。1.分层架构将软件应用划分为若干个层,每一层只解决一部分的问题,通过各层的协作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大的问题被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子问题,局部化在每一层中,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单个问题的规模和复杂度,实现了复杂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转载
2023-08-30 17:01:53
17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