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下,我们一般不需要去释放内存,因为系统已经将内存管理的很好。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有的时候内存会被缓存占用掉,导致系统使用SWAP空间影响性能,此时就需要执行释放内存(清理缓存)的操作了。 Linux系统的缓存机制是相当先进的,他会针对dentry(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Buffer Cache(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和Page Cache(针对文件inode的
1,首先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大内存chunk(默认为4M);2,需要有一个角色来管理申请的多个chunk,这时候arena出场了,它用来管理多个chunk;3,将内存对象分为三个等级small  <4k;large  [4k,4M);huge >=4M;4,为了内存对齐,在small中,将此区间分成 44 档,每次小分配请求归整到某档上。例如,小于8字节的,一律分配 8
转载 2024-02-15 14:24:13
531阅读
在开发c或c++时,经常需要分配内存,如今常用的分配内存函数为malloc,tcmalloc,jemalloc,其中属于malloc使用最平常,因为属于c标准库函数,但是网上有有实验证明另外两个效率比malloc高,这篇文章主要还是分析malloc,因为经常用到malloc来分配内存,而且大家也知道这malloc分配的内存是从堆中分配的。但是malloc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了?有了之前linux内存
一、关于静态数组、动态数组二、malloc()和free()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用法1、函数定义2、函数用法3、关于函数使用注意事项三、malloc()函数分配内存空间的由来四、malloc()以及free()的机制 一、关于静态数组、动态数组静态数组:静态定义的数组在程序加载的时候就已经分配了内存空间,直到函数结束或者程序结束后才会被释放;动态数组:由malloc()或new()等函数定义的数组
转载 2024-03-31 20:10:19
372阅读
内存池实现意义避免频繁开辟空间 解决堆空间频繁开辟与关闭的造成的内存碎片。这种碎片会随着程序运行的递进,碎片内存越来越多,导致无法再次malloc而引起的程序崩溃不建议自己实现内存池,使用开源内存池jemalloctcmalloc方案1:使用链表该方案就是开辟空间只开辟,不释放,然后使用链表管理起来。每次需要malloc时候,先遍历已经开辟过的空间,有未使用的合适大小空间的区域,则使用,没有则再次
转载 2024-10-24 16:00:18
126阅读
今年年初由于facebook而火起来的jemalloc广为人之,但殊不知,它在malloc界里面很早就出名了。Jemalloc的创始人Jason Evans也是在FreeBSD很有名的开发人员。此人就在2006年为提高低性能的malloc而写的jemallocJemalloc是从2007年开始以FreeBSD标准引进来的。软件技术革新很多是FreeBSD发起的。在FreeBSD应用广泛的技术会慢
内存逃逸方法逃逸概念:一个方法内部创建的对象被外部方法引用(比如将对象作为返回值传递到其它方法中),我们称之为方法逃逸。线程逃逸概念:一个线程内部创建的对象被外部线程引用(比如将对象作为返回值传递到其它线程中),我们称之为线程逃逸。内存逃逸分析:概念:通过动态分析对象的作用域,分析某些对象是否存在方法逃逸或线程逃逸,为其它优化手段(如栈上分配、同步消除和标量替换等)提供依据。作用:若jvm开启了逃
首先,查看/proc/sys/vm/drop_caches的值[root@server test]#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0值默认为0然后,运行sync命令[root@server test]# sync手动执行sync命令(描述:sync 命令运行 sync 子例程。如果必须停止系统,则运行sync 命令以确保文件系统的完整性。sync 命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
转载 2023-06-04 10:44:03
676阅读
Linux释放内存的命令: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drop_caches的值可以是0-3之间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 0:不释放(系统默认值) 1:释放页缓存 2:释放dentries和inodes 3:释放所有缓存 释放内存后改回去让系统重新自动分配内存。echo 0 >/proc/sys/vm/drop_caches free
转载 2023-07-22 17:57:35
387阅读
         在编写C/C++程序时,我们会经常和内存打交道,手动申请内存释放内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malloc()函数申请的一块内存,用完后我们会调用free()函数释放内存,而free()函数只传入了一个地址,怎么能知道要释放多大的内存呢?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阅读下面的内容,看完就明白了。
转载 2024-10-13 09:50:48
16阅读
前言 C 中动态内存分配malloc 函数的背后实现有诸派:dlmalloc 之于 bionic;ptmalloc 之于 glibc;allocation zones 之于 mac os x/ios;以及 jemalloc 之于 FreeBSD/NetBSD/Firefox。 malloc 实现对性能有较大影响,而 jemalloc 似乎是目前诸实现中最强的,并在 facebook 内广泛使用
 查看内存排名前十ps aux | head -1;ps aux |grep -v PID |sort -rn -k +4 | head -10Linux释放内存的命令: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drop_caches的值可以是0-3之间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0:不释放(系统默认值)1:释放页缓存2:释放
转载 2023-11-12 23:39:29
160阅读
当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那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proc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可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做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那么可通过调整/proc/s
当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那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proc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可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做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那么可通过调整/proc/s
Linux系统下,我们一般不需要去释放内存,因为系统已经将内存管理的很好。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有的时候内存会被缓存占用掉,导致系统使用SWAP空间影响性能,此时就需要执行释放内存(清理缓存)的操作了。Linux系统的缓存机制是相当先进的,他会针对dentry(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Buffer Cache(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和Page Cache(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
转载 2024-01-06 08:51:08
122阅读
#!/bin/sh #  Shell File : relmem #  Purpose    : release memory from buffer and cache #  Author     : Bill Tang #  Date   &n
转载 精选 2010-11-06 23:49:03
1326阅读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当你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那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先来说说free命令 [root@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n
转载 精选 2012-08-21 13:49:18
868阅读
       在Linux系统下,我们一般不需要去释放内存,因为系统已经将内存管理的很好。但是凡事也有例外,有的时候内存会被缓存占用掉,导致系统使用SWAP空间影响性能,此时就需要执行释放内存(清理缓存)的操作了。Linux系统的缓存机制是相当先进的,他会针对dentry(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Buffer Cache(针对磁盘块
原创 2013-06-14 16:56:48
1446阅读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当你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那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先来说说free命令[root@server ~]# free -mtotal       used       f
转载 精选 2013-08-04 19:38:53
474阅读
1点赞
linux内存释放一、执行sync 命令强制吧内存中的数据刷到硬盘。二、执行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释放pagecache的内存三、可以关掉 echo "0" > /proc/sys/vm/drop_caches
原创 2017-08-21 20:50:15
61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