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信任发展历程2010Forrester约翰·金德维格正式提出零信任概念2013CSA成立软件定义边界SDP工作组,次年发布SDP标准规范1.02017Gartner正式提出“CARTA”零信任模型2018Forrester发表零信任扩展模型ZTX2019Gartner发布零信任网络(ZTNA)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成立SDP工作组工信部《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导引中国信息
借助Ivanti 神经元零信任访问功能,企业可以随时随地保护用户、设备、应用程序和网络。北京-近日,致力于通过统一IT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数字化工作场所的Ivanti,发布了最新的Ivanti Neurons™神经元零信任访问功能。Ivanti Neurons 神经元零信任访问功能,是一款基于零信任原则、灵活可变的访问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强化安全态势。Ivanti将继续履行“让无处不在的工作空
绎云推出永久免费的轻量级零信任网络产品——信域安全云网Lite(信域Lite),帮助企业在碎片化的物理网络之上构建一张点对点虚拟网络,用实名制零信任网络重新整合企业分布在各地的网络资源,让远程互联更灵活,管理运维更高效,业务协同更可信,为企业节省网络和安全投入,降低运维成本。 1、登录官网 信域企业注册平台 去注册了帐号:2、注册完, 登录成功后,可以看到界面,有免费的组件,提供了下载链接; 简单
零信任和SASE,分别来自于两家世界级咨询公司Forrester与Gartner。首先,Forrester提出零信任,成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安全创新理念。然后,Gartner提出SASE(安全访问服务边缘),在零信任的基础上面向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边缘愿景。SASE的意图明显是想超越零信任。最近,Forrester又提出ZTE(零信任边缘),且强调ZTE=SASE。意思是说,SASE不过就是零信任边缘
转载
2024-07-03 21:08:18
35阅读
自2010年约翰·金德维格(John Kindervag)首次提出了零信任安全的概念之后,已经有十年时间。零信任安全理念已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国内零信任安全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而今年备受关注,是被关注的热点之一。众所周知,零信任是一种基于严格身份验证过程的网络安全模型。该框架规定,只有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的用户和设备才能访问应用程序和数据。同时,它可以保护这些应用程序和用户免
转载
2024-02-06 13:33:33
82阅读
最近做一个项目,为同事提供接口,能使他在Unity中调用Android中的函数来实现QQ登陆并获取用户信息。按照一些书上和一些贴吧的东西弄了几天,有时候逻辑虽然都走通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出一些问题,现在就将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个总结。1、开发工具Unity3d eclipse,虽然android目前的开发已经普遍使用android studio但是这里建议你使用eclipse2、
转载
2024-09-04 21:05:08
25阅读
Akamai Zero Trust 是 Akamai Technologies 公司提出的一种安全架构模型,其中强调了绝不自动信任任何人或任何设备的原则。这种模型通过对网络上的所有流量和访问请求进行多层验证来确保安全,从而保护网络免受威胁。
在 Akamai Zero Trust 模型中,所有请求都是未知的,无论其来自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网络。因此,所有请求都必须经过多重验证,才能获得访问权限,保护网络不受攻GJ击。
原创
精选
2023-02-15 21:11:45
1594阅读
点赞
都在谈零信任,网络安全和零信任架构的核心是什么? 作为网络安全零信任方法的一部分,应先对网络流进行身份验证,然后再对其进行处理,并通过动态策略确定访问权限。旨在永不信任并始终验证所有连接的网络,需要一种可以确定信任度并授权连接并确保将来的交易仍然有效的技术。 (ZTA)的核心是授权核心,涉及网络控制平面内的设备,该核心确定此信任度并不断评估每个请求的信任度。假设授权核心是控制平面的一部
转载
2021-01-31 21:23:00
129阅读
微软零信任是什么? Microsoft Zero Trust 是一种安全架构,旨在在没有信任任何设备、用户或网络的情况下保护网络。这种架构使用多重验证和分段技术,以确保每个请求和资源的安全性。 零信任不假定任何
转载
2023-10-12 16:41:32
18阅读
作为当下十分热门的行业,很多人对网络安全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甚至听到专业词汇时傻傻不知道其含义,比如零信任。零信任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安全防护理念,那么网络安全中零信任三大技术指什么?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接下来通过这篇文章介绍一下。 零信任三大技术是指:SDP软件定义边界、IAM身份权限管理、MSG微隔离。 1、软件定义边界SDP SDP即软件定义边界,是国际云安全联盟CSA于2014年提出
转载
2023-12-09 15:30:20
123阅读
首先,通俗的理解什么是零信任。 看了美国防部2022年对于网络空间领域(注意,是网络空间不是网络安全)方面的预算后,大概是这么个关系: 也就是说零信任是网络安全的一部分(好像是废话)前面说的是零信任作用在哪个领域内,我们可以和传统网络安全模型对比着看再来理解一下什么是零信任。在传统边界安全中,防火墙就好比一把锁,如果你有了钥匙(通过了某种访问验证)可以打开这把锁,就放你进入这堵墙的内部,可以说是
Microsoft Zero Trust 是一种安全架构,旨在在没有信任任何设备、用户或网络的情况下保护网络。这种架构使用多重验证和分段技术,以确保每个请求和资源的安全性。
零信任不假定任何内部用户或设备是安全的,因此在网络中进行的所有活动都需要验证和授权。这意味着,即使内部用户是可信的,他们在访问网络资源时也需要通过多种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例如多因素身份验证(MFA)、设备证书等。
微软的零信任方法是基于认证、授权和隔离的三个原则,旨在通过使用多种安全技术,如加密、访问控制和数据分离等,来保护网络资源。
总的来说,微软零信任是一种动态、多重验证的安全架构,旨在保护组织的数据和资产免受恶意攻GJ击和威胁。
原创
2023-02-12 22:47:11
641阅读
Zscaler是一家专注于网络安全的公司,他们提供了一种名为Zscaler Zero Trust Exchange (ZTX)的零信任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提高网络安全,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才能访问敏感信息。ZTX采用多层安全措施,包括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安全和威胁防护,以保护网络免受攻GJ击。此外,Zscaler还提供云安全、移动安全和安全协议管理等额外服务,以帮助企业提高网络安全。
原创
2023-02-16 23:58:29
1203阅读
腾讯零信任介绍腾讯零信任是一种信息安全架构,旨在通过限制对计算设备、数据和应用程序的访问来保护敏感信息。腾讯零信任的主要思想是,任何计算设备、数据或应用程序都不应被自动信任,并需要经过授权后才能访问敏感信息。腾讯零信任的实施方式通常是采用两步认证和限制网络访问等安全技术。这样,即使黑客在内部网络内获取敏感信息,仍然不能对敏感信息造成威胁,从而保护组织的敏感信息。腾讯零信任架构适用于各类型的组织,特
Google Zero Trust 是谷歌提出的一种网络安全模型,旨在通过降低网络中的信任级别来防止安全威胁。它基于零信任模型,即不论请求来自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网络,系统都将对所有请求进行详细的验证和审核。
Google Zero Trust 关注的是通过多种安全措施来保护组织的数据和资产。它通过对身份、设备和应用程序的严格验证,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请求才能被执行。同时,它还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并通过防御性网络设计来防止攻GJ击。
原创
2023-02-13 08:10:37
641阅读
腾讯零信任是一种信息安全架构,旨在通过限制对计算设备、数据和应用程序的访问来保护敏感信息。它的基本概念是:不自动信任任何计算设备、数据或应用程序,需要通过授权后才能访问敏感信息。通过采用两步认证和限制网络访问等安全技术,保护敏感信息不受到威胁。
原创
2023-02-14 22:17:56
1470阅读
安全不是万能的,零信任也不仅仅是网络分割。为了帮助理解该体系结构,Cisco将其分为三个支柱:
用户和设备安全:确保用户和设备在访问系统时可以得到信任,无论他们位于何处
网络和云安全:保护本地和云中的所有网络资源,确保所有连接用户的安全访问
应用程序和数据安全:防止应用程序环境内的未经授权访问,无论其托管在何处。
原创
2023-02-17 23:31:40
961阅读
微软的零信任方法是基于认证、授权和隔离的三个原则,旨在通过使用多种安全技术,如加密、访问控制和数据分离等,来保护网络资源。
总的来说,微软零信任是一种动态、多重验证的安全架构,旨在保护组织的数据和资产免受恶意攻GJ击和威胁。
原创
2023-02-20 22:46:41
298阅读
1. 零信任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很多人在初步了解“零信任”概念,乃至进一步研究一些技术和产品方案之后,会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毕竟, IAM(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身份识别与访问管理)、MSG(microsegmentation,微隔离)和SDP这三种被宣称为“实现零信任的三大技术路径”对于有安全相关技术背景的人来说并不是多么新鲜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分别就是
转载
2023-08-16 22:26:10
51阅读
零信任是由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John Kindervag在2009开发,并在2010年正式提出的。在过去的10年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内部威胁的不断涌现,零信任越来越为产业界所接受。Google从2011年开始探索和实践零信任,并在2014年发表了BeyondCorp系列研究论文,成为零信任大规模实施的典范。 Gartner在
转载
2024-07-06 22:01:51
6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