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概述 一.定义 1:链路是指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纯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其他任何节点。 2:数据链路:在链路的基础上添加了实现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就是数据链路。 3.数据链路层以帧为单位处理和传输数据。二.数据链路层的三个重要问题: 1.封装成帧: 数据链路层给从网络层下来的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添加一个帧头,添加一个帧尾,这个操作就叫做
转载
2024-01-10 21:39:46
222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学习笔记
数据链路层为计算机网络七层模型中的第二层,同物理层一并构成了TCP/IP协议的四层结构的第一层——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解决的问题封装成帧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单位 在数据链路层中,发送端会在网络层的一段数据前后添加特性标记变成“帧”,而接收端则会识别出这个“帧” 一般过程如下: 1.数据链路层获得
转载
2023-10-12 09:57:08
103阅读
所谓数据帧(Data frame),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它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包,等等。数据帧的种类编辑在发送端,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得数据封装成帧,然后发送到链路上去;在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把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交给网络层。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转载
2023-10-12 10:25:53
119阅读
# 数据链路层帧及其在Python中的实现
## 引言
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在物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它通过链路层帧将数据封装成有效的物理信号,并解决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检测和纠正。今天,我们将讨论数据链路层帧的基本结构,并通过 Python 示例进行实现。
## 数据链路层帧的结构
一个典型的数据链路层帧由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1. **帧头(Header)**: 包
# 数据链路层与帧的理解
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中,数据链路层是第二层,在传输层之下,负责在物理层之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封装成帧,并负责数据的传输、错误检测与纠正。
##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单位是“帧”(Frame)。帧是由数据结构组成的一种数据单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字段 | 描述
一、数据格式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MAC帧的数据格式: head包含:(固定18个字节) 发送者(源地址,6个字节) 接收者(目标地址,6个字节) 数据类型(6个字节)=类型2字节+帧校验序列FCS(CRC检验)4字节 data包含:(最短46字节,最长1500字节) 数据包的具体内容:head长度+data长度=最短64字节,最长1518字
转载
2024-01-03 19:39:13
110阅读
# 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的概述及Python示例
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将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封装成帧以便在物理介质上进行传输。在这个过程中,数据链路层不仅添加了必要的头部和尾部信息,还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本文将介绍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并通过Python示例展示如何实现数据的帧封装。
##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层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其主要功能包括:
1. **帧的封装
# Python收发以太网帧的基础入门
以太网(Ethernet)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其协议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传输数据的方式。在以太网中,数据被封装为以太网帧,然后在网络中传送。通过Python编程,可以实现以太网帧的收发,这在网络分析、故障排除或网络应用开发中非常有用。
## 以太网帧的结构
在讨论如何收发以太网帧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以太网帧的基本结构。一个典型的以太
后退N帧协议(GBN)一、后退N帧协议中的滑动窗口二、GBN发送方必须响应的三件事三、GBN接收方要做的事四、滑动窗口长度一、后退N帧协议中的滑动窗口发送窗口:发送方维持一组连续的允许发送的帧的序号。接收窗口:接收方维持一组连续的允许接收帧的序号。二、GBN发送方必须响应的三件事1、上层的调用上层要发送数据时,发送方先检查发送窗口是否已满,如果未满,则产生一个帧并将其发送;如果窗口已满,发送方只需
转载
2023-10-30 22:23:20
94阅读
帧是每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关键要素。数据链路层协议需要控制信息才能使协议正常工作。控制信息可能提供以下信息:
哪些节点正在相互通信
各节点之间开始通信和结束通信的时间
节点通信期间发生了哪些错误
接下来哪些节点会参与通信
数据链路层使用帧头和帧尾将数据包封装成帧,以便经本地介质传输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帧包括:
数据 &
原创
2011-05-23 17:07:16
999阅读
请记住,虽然有许多描述数据链路层帧的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但每种帧均都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帧头
数据
帧尾
所有数据链路层协议均将第 3 层 PDU 封装于帧的数据字段内。但是,由于协议的不同,帧结构以及帧头和帧尾中包含的字段会存在差异。
数据链路层协议描述了通过不同介质传输数据包所需的功能。协议的此类功能已集成到帧封装中。当帧
原创
2011-05-23 19:00:44
1274阅读
在 TCP/IP 网络中,所有 OSI 第 2 层协议均与 OSI 第 3 层的 Internet 协议配合使用。然而,实际使用的第 2 层协议取决于网络的逻辑拓扑以及物理层的实施方式。如果网络拓扑中使用的物理介质非常多,则正在使用的第 2 层协议数量也相对较大。
CCNA 课程中将介绍的协议包括:
以太网
点对点协议 (PPP)
高
原创
2011-05-24 10:32:32
1562阅读
# Python 数据链路层后退N帧协议科普文章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是 OSI 模型的第二层,负责为物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后退 N 帧协议(Go-Back-N ARQ)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控制协议,能够在数据链路层中提供高效的可靠性保障。本文将介绍后退 N 帧协议的基本原理,并提供 Python 的代码示例来展示其实现过程,同时附以序列图与类图。
## 后退 N 帧协议概述
后退 N
Python提供了两个基本的socket模块。一个是socket,它提供了标准的BSD Socket API;另一个是socketServer,它提供了服务器中心类,可以简化网络服务器的开发。
本文简要介绍socket模块包含的类及其使用。
转载
2023-09-29 22:35:55
120阅读
PPP 协议的帧格式PPP 帧的首部和尾部分别为 4 个字段和 2 个字段。 标
原创
2022-08-16 21:34:04
2418阅读
@TOC一. 以太网以太网是现有局域网最常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链路传输的数据包称作以太帧(以太网数据帧), 在以太网中,网络访问层的软件必须把数据转换成能够通过网络适配器硬件进行传输的格式。以太网帧格式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是网卡的硬件地址(MAC地址), 长度为48位不同的数据请求对应不同的类型, 0800的数据是IP数据、0806代表ARP请求/响应数据、8035代表RARP请求/响应数据数据表示
原创
2023-09-20 17:56:56
441阅读
1. TCP数据段格式源端口 ,目的端口 :16位 2字节,发送端的端口号和接收端的端口号,和ip地址就可以完整的标识一个端点,也就构成了之前说过的,套接字socket.序号(seq):32位 4字节,用来标示计算机 A------>B 数据包序号,TCP连接中,传送的数据字节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字节都要按顺序进行编号,在“数据段头”中标识的只是每个数据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编号,这个要传送的字节
1、数据链路层设备1.1、网桥两个,或者多个以太网通过网桥连接起来后,就成为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以太网,从而原来的没个以太网就可以叫做一个网段。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可以使得以太网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或(冲突域)如果把网桥换曾工作在物理层的转发器,就没有了这种过滤通信量的功能。网桥处理的数据对象是帧(Frame),所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中继器,集线器Hub处理的数据对象是信号,工作
信标帧--------主协调器用来发送信标的帧 数据帧 —————用于所有数据传输的帧 确认帧——————用于确认成功接收的帧 MAC层命令帧————用于处理所有MAC层对等实体间的控制传输 物理层以下所描述的包结构以比特表示,为实际在物理媒体上所发送的数据。
1. 信标帧
&nbs
转载
2024-04-26 20:36:57
219阅读
以太网帧的结构网络通信协议分层模型-OSIOSI模型-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TCP/IP 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数据封装帧格式Etehernet_II帧格式:IEEE 802.3帧格式:以太网的MAC地址 网络通信协议OSI、TCP/IP、IPX/SPX、SNA OSI七层模型是标准,其他网络协议需要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