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和Lead分析函数可以在同一次查询中取出同一字段的前N的数据(Lag)和后N的数据(Lead)作为独立的列。 这种操作可以代替表的自联接,并且LAG和LEAD有更高的效率。 SELECT col_1,col_2,col_2-LAG(col_2,1,0)OVER(ORDER BY B) AS C
转载 2016-12-27 15:12:00
637阅读
2评论
1.个字典的合并x = {'a': 1, 'b': 2} y = {'c': 3, 'd': 4} # 将个字典合并起来,代码如下 x.update(y) print(x) # output {'a': 1, 'b': 2, 'c': 3, 'd': 4}2.个列表的合并x = ['a', 'b'] y = ['c', 'd', 'e'] # 将上面个列表合并起来,代码如下 x.ex
【单选题】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intmain(){intx=0,y=5,z=3;while(z-->0&&++x<5){y=y-1;}printf("%d,%d,%d\n",x,y,z);return0;}【单选题】下面程序代码的功能是判断输入整数的正负性和奇偶性,请将第19和22标号处缺少的代码填写完整。#includeintmain(){i
转载 2024-08-02 16:34:33
84阅读
文章目录元字符总结一、grep用法大全1、把空行过滤掉然后显示2、[ie]表示匹配任意一个3、查找重复单个字符4、不以w开头的并且后面接oo的过滤出来5、过滤出不以a-z A-Z开头的6、过滤出0-9和a-z的7、过滤出以root开头的 以bash结尾的8、过滤出以.结尾的 这里的.需要转义 查找任意一个字符“.”9、筛选出oo或者oo再多几个o的字段 *代表前一个字符的0个或者多个匹配10、查
转载 10月前
72阅读
一、Python中的注释Python的注释是代码的评论,是让代码让人能更加清晰明确。代码的注释可分为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单行注释用“#”,多行注释用三对单引号或者三对双引号来表示。ps:# 单行注释 ‘’‘ “”“ 多行注释 多行注释 ’‘’ “””二、in
我有一长代码,我想在多行中分解。 我使用什么,语法是什么? 例如,添加一串字符串, e = 'a' + 'b' + 'c' + 'd' 并分成两行,如下所示: e = 'a' + 'b' + 'c' + 'd'#1楼 您可以在括号和花括号之间打断线。 此外,您可以将反斜杠字符\\附加到一以显式断开它: x = (tuples_first_value, second_val
转载 2023-06-16 14:12:55
287阅读
一、引言最近看到好几篇类似“nPython代码…”的博文,看起来还挺不错,简洁、实用,传播了知识、带来了阅读量,撩动了老猿的心,决定跟风一把,推一个“nPython代码系列”文章。今天写个将视频合并成一个同屏播放视频的4代码的极简实现。二、四代码实现个视频同屏播放from moviepy.editor import * clips = [VideoFileClip(r"F:\vid
前言大家早好、午好、晚好吖~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个python添加水印的方法~学会后你就不用自己去添加水印了,只需要点一下运行~ python它自己自己给你弄好啦!仅需要2Python代码,任何人都可以学会。? 目录前言准备 ?环境使用:如何配置pycharm里面的python解释器?pycharm如何安装插件?模块使用:安装python第三方模块:代码 ?一、单张图片添加水印二、批量填加多张图片水
转载 2024-02-07 15:12:12
120阅读
比如,我有一个输出程序:count1 = 0 count2 = 0 def pt1(): count1 = count1 + 1 print("Program Test1 {}".format(count1)) def pt2(): count2 = count2 + 2 print("Program Test2 {}".format(count2)) while True: pt1()# 1s一
android:ems 设置TextView的宽度为N个字符的宽度。 android:maxems 设置TextView的宽度为最长为N个字符的宽度。与ems同时使用时覆盖ems选项。 android:minems 设置TextView的宽度为最短为N个字符的宽度。与ems同时使用时覆盖ems选项。 android:maxLength 限制输入字符数。如设置为5,那么仅可以输入5个汉字/数字/英文
转载 2023-12-07 10:48:29
76阅读
# 实现 Python 中的“差额”计算 在数据分析中,计算之间的差额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借助 Python,我们可以轻松实现这个功能。本文将指引你完成这项任务,包括整个流程的说明、详细代码,及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让我们开始吧!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差额”的简单流程: | 步骤序号 | 步骤名称 | 具体操作描述
原创 2024-10-22 05:54:01
57阅读
# Python拼接两行 ## 1. 概述 在Python中,拼接两行可以使用字符串的加法运算符(+),将个字符串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本文将教会你如何使用Python拼接两行。 ## 2. 整体流程 下面是拼接两行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1 | 读取第一字符串 | | 步骤2 | 读取第二字符串 | | 步骤3 | 拼接
原创 2023-10-26 10:51:27
68阅读
# Android TextView 两行 在Android开发中,TextView是常用的控件之一,用于显示文本内容。有时候我们需要在TextView中显示多行文本,但默认情况下,TextView只显示一。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在TextView中显示两行文本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实现方法 要在TextView中显示两行文本,可以使用以下种方法:使用属性设置,或者使用代码动
原创 2023-09-30 10:09:40
349阅读
# 如何实现“python if下两行” ## 一、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个实现过程的步骤,可以使用以下表格展示: | 步骤 | 内容 | | ---- | ---- | | 1 | 定义一个条件判断语句 | | 2 | 缩进两行代码 | | 3 | 编写需要执行的代码 | ## 二、具体步骤 ### 1. 定义一个条件判断语句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条件判断语句,例如: ```
原创 2024-06-21 04:25:53
23阅读
之前有一个功能是做导入商品,但是不是使用excel或者文档之类的直接导入,然后后台解析数据。此次采用的是用户直接复制excel中的数据到文本域中,前端再解析数据,解析为一个二维数组的方式,再传给后台查询完整信息。(项目比较老,使用jsp+jq完成的)。每行数据列数不确定(但对于前端不重要,有多少传多少,反正每一的列数是相同的),但是列信息不一定全必录。为适应项目,首先想到了采用如下的方式去显示和
# Python输出两行 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它具有简洁易读的语法和强大的功能。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print语句来输出文本和变量的值。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输出两行文本,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使用print语句输出两行文本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print语句来输出文本。print语句的基本语法是`print(value)`,其中value可以
原创 2023-07-31 09:28:39
438阅读
心得:想想目前到现在最想学得语言是python,它更容易理解,语言比较简单自然,当然很实用,模块很多,轮子都已经造好了,就等你去开发去应用了。当然它最大的便利就是能在windos和lunix系统下,都可以运行。先看一个最基本的脚本格式把:#coding=utf-8 import os import re import sys import time import math import rando
文本搜索工具:grep, egrep     根据用户指定的模式对目标文件进行过滤,显示被模式匹配到的 grep [OPTION]... 'PATTERN' FILE... --color     难点在于模式如何书写,模式主要是应用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由一类字符书写的模式
# Java输入两行 Jav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输入输出功能,方便我们与用户或其他系统进行交互。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标准库提供的类来完成输入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Java中输入两行数据,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输入两行的需求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从用户或其他系统中获取两行数据,并对这两行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我们可能需要从用户那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然后验
原创 2023-11-19 12:11:11
126阅读
# Python两行对比实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用Python实现“两行对比”。在本文中,我将向你展示整个实现过程,包括每一步需要做什么,并提供必要的代码和注释。 ## 实现流程概述 下面是实现“两行对比”的整个流程概述,我们将按照这个流程一步步进行实现。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1 | 读取个文件的内容 | | 步骤2 | 将文件内
原创 2023-09-30 11:58:34
5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