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部署gitlab可用教程 ### 整体流程 在k8s环境下,部署gitlab可用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 创建k8s集群:搭建一个包含多个节点的k8s集群; 2. 创建k8s资源:创建所需的k8s资源,包括命名空间、持久化存储卷、服务等; 3. 部署GitLab:使用Helm部署GitLab应用; 4. 配置域名:配置GitLab的域名指向k8s集群中的服务; 5. 验证和测试
原创 2024-01-24 09:46:53
193阅读
新年伊始,“极狐(GitLab) 联合青云(QingCloud 公有云服务和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上海云轴(ZStack Cloud 云平台和 ZStack Cube 超融合一体机)、宝德计算、上海恒岳等国内多家知名云厂商和服务器厂商,首发 GitNative 系列产品解决方案,针对不同部署环境和应用场景,推出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本地数据中心部署的 ‘GitNative 一体化 De
Gitlab CI-k8s+gitlab+harborhttps://www.qikqiak.com/k8s-book/docs/65.Gitlab%20CI.html 1 简介从 Gitlab 8.0 开始,Gitlab CI 就已经集成在 Gitlab 中,我们只要在项目中添加一个.gitlab-ci.yml文件,然后添加一个Runner,即可进行持续集成。在介绍 Gitlab CI
转载 2024-03-14 09:48:27
467阅读
有关搭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最后有说明,提前看一下第一节 实践环境准备1.1 服务器说明我们这里使用的是五台centos-7.8的虚拟机三台主节点和一个从节点,具体信息如下表: 系统类型IP地址节点角色CPUMemoryHostnamecentos-7.8192.168.242.136master>=2>=2Gm1centos-7.8192.168.242.137master>=2
1. 持续交付和持续部署Continuous IntegrationContinuous DeliveryContinuous DeploymentPlan Code Build Test Release Deploy Operate2. CI/CD Pipeline为了交付新版本软件而必须执行的一系列步骤一套专注于使用Devops或SRE方法来改进交付实践加入了监控和自动化来改进应用开发过程,尤
云原生 (Cloud Native) 是伴随的容器技术发展出现的的一个词,最早出自 Pivotal 公司(即开发了 Spring 的公司)的一本技术小册子 Migrating to Cloud-Nativ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s, 其中定义了云原生应用应当具备的一些特质,如无状态、可持续交付、微服务化等。随后云原生概念被广为引用,并围绕这一概念由数家大厂牵头,成立了
在使用Kubernetes(K8S)搭建可用GitLab环境之前,首先了解一下整个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步骤以及每一步需要做什么,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来帮助你实现“gitlab可用 k8s”。 ### 步骤概览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部署Kubernetes集群 | | 2 | 部署GitLab | | 3 | 配置GitLab
原创 2024-04-17 10:22:29
107阅读
k8s用自己话说,就是一种容器编排工具,部署好应用,再创建绑定应用的服务,就可以实现的服务访问了。这个理论还是得去看重点谈理论的文章,此处我们只记录本项目部署过程。背景介绍之前已实现gitlab-ci自动集成代码,部署到tomcat容器,并推送到阿里云镜像仓库。 此项目使用阿里云的k8s容器服务部署应用。一系列准备工作,先参考阿里云文档创建secret为了代码安全,我们将镜像仓库设为私有,私有仓库
安装k8s Master可用集群主机角色组件172.18.6.101K8S MasterKubelet,kubectl,cni,etcd172.18.6.102K8S MasterKubelet,kubectl,cni,etcd172.18.6.103K8S MasterKubelet,kubectl,cni,etcd172.18.6.104K8S WorkerKubelet,cni172.18
转载 2024-01-22 05:51:07
68阅读
背景借助Deployments和ReplicationControllers,用户可以在Kubernetes中方便地部署可用性和可伸缩的分布式无状态服务。这些类型的应用程序不在本地存储数据。通过使用简单的负载平衡策略,它们可以实现请求传递。随着k8的普及和云原生架构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使用k8来编排诸如数据库之类的有状态服务。但是,由于有状态服务的复杂性,此过程并不容易。本文以最受欢迎的
转载 2023-08-17 10:22:18
1536阅读
准备Apiserver 所有服务的总入口 ETCD 存储数据 controller-manager 控制器 scheduler 调度服务 kubelet 维持容器的生命周期, 运行cli proxy 实现负载方案172.16.240.100 k8s-master01 172.16.240.101 k8s-master02 172.16.240.102 k8s-master03 172.16.240
k8s 可用部署
原创 2021-04-06 21:49:12
996阅读
1点赞
K8S可用部署是指在Kubernetes集群中实现可用性和容错性,确保系统能够持续正常运行。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实现K8S可用部署的流程,并给出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和相应的代码示例。 ### K8S可用部署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准备多台安装了Docker和Kubernetes的机器作为集群节点 | | 2 | 部署Kubernetes控制平
原创 2024-02-28 09:50:17
100阅读
前一段时间写了使用keepalived+haproxy部署k8s可用集群,核心思想是利用keepalived生成vip实现主备容灾,以及haproxy负载k8s-apiserver流量。k8s可用部署:keepalived + haproxy这种方式是自己实现了负载均衡。本文将探讨在用户已有SLB的场景下如何实现k8s可用SLB概念阿里云文档中SLB(Server Load Balancer
一、k8s基础优点:隐藏资源管理和错误处理,用户仅需要关注应用开发;服务可用可靠;可将负载运行在集群上文章目录一、k8s基础(一)k8s核心组件(二)设计架构(三)k8s集群部署二、配置pod和deployment三、k8s升级(一)k8s核心组件etcd:保存整个集群的状态apiserver:资源操作的唯一入口controller manager:负责维护集群的状态(自愈)schedule
一、简介之前学习了rancher1.6和2.5的基本操作,今天按照生产环境要求部署一套可用rancher server。1、关于RKE和k3s:RKE(Rancher Kubernetes Engine):是经过认证的 Kubernetes 发行版,它拥有对应的 CLI 工具可用于创建和管理 Kubernetes 集群。在 Rancher UI 中创建集群时,它将调用 RKE 来配置 Ranch
转载 2024-04-11 19:41:26
78阅读
K8s生产架构Kubernetes的生产架构,如图所示:client: Kubernetes集群外部用户、客户端等服务访问层:Traefik ingress实现服务发现、负载均衡和路由规则定义等业务应用层:基于K8s平台构建和运行的企业业务应用,如CI/CD持续集成,微服务项目、日志管理、监控告警、私有镜像仓库等服务。基础设置层:K8s容器管理平台和数据是持久化存储等系统组成的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
目录一、前言二、基础环境部署1)前期准备(所有节点)2)安装容器 docker(所有节点)3)配置 k8s yum 源(所有节点)4)将 sandbox_image 镜像源设置为阿里云 google_containers 镜像源(所有节点)5)配置 containerd cgroup 驱动程序 systemd(所有节点)6)开始安装 kubeadm,kubelet 和 kubectl(master
本文档介绍部署可用 kube-controller-manager 集群的步骤。该集群包含3个节点,启动后将通过竞争选举机制产生一个leader节点,其他节点为阻塞状态。当leader节点不可用时,阻塞的节点将再次进行选举产生新的leader节点,从而保证服务的可用性。为保证通信安全,本文档先生成 x509 证书和秘钥,kube-controller-manager 在如下两种情况下使用该证书:
转载 2024-04-07 09:12:08
99阅读
文章目录多master(可用)介绍可用集群使用技术介绍可用集群架构图搭建可用k8s集群步骤1. 准备环境-系统初始化2. 所有master节点部署keepalived+haproxy2.1 安装keepalived2.2 配置master节点2.3 部署haproxy3. 所有节点安装Docker/kubeadm/kubelet4. 部署Kubernetes Master4.1 创建ku
转载 2023-10-19 17:27:10
35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