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pruning)目的是为了避免决策树模型过拟合。因为决策树算法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正确分类训练样本,不停地对结点进行划分,因此这会导致整棵分支过多,也就导致了过拟合。决策树剪枝策略最基本有两种:预剪枝(pre-pruning)和后剪枝(post-pruning):预剪枝(pre-pruning):预剪枝就是在构造决策树过程中,先对每个结点在划分前进行估计,若果当前结点
什么是剪枝?      剪枝是指将一颗子树子节点全部删掉,根节点作为叶子节点,以下图为例:  为甚么要剪枝?      决策树是充分考虑了所有的数据点而生成复杂,有可能出现过拟合情况,决策树越复杂,过拟合程度会越高。      考虑极端情况,如果我们令所有的叶子节点都只含有一个
1.Gini指数2.为什么要对决策树进行减枝?如何进行减枝? 剪枝决策树解决过拟合问题方法。在决策树学习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正确分类训练样本,结点划分过程将不断重复,有时会造成决策树分支过多,于是可能将训练样本学得太好,以至于把训练集自身一些特点当作所有数据共有的一般特点而导致测试集预测效果不好,出现了过拟合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剪枝来去掉一些分支来降低过拟合风险。 决策树剪枝基本策略有“预
一. 概述前面的一篇有一点得先说一下,决策树在优化过程中,有3个经典算法,分别是ID3,C4.5,和CART。后面的算法都是基于前面算法一些不足进行改进,我们这次Python学习教程就先跟大家讲ID3算法,后面会再说说它不足与改进。二. 一个例子众所周知,早上要不要赖床是一个很深刻问题。它取决于多个变量,我每天早上起床都在想今天能不能找个什么理由不上班啊~哈哈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小明
原标题:从零开始学Python【36】--决策树剪枝来龙去脉还没关注?前言决策树剪枝通常有两类方法,一类是预剪枝,另一类是后剪枝。预剪枝很好理解,就是在生长过程中就对其进行必要剪枝,例如限制生长最大深度,即决策树层数、限制决策树中间节点或叶节点中所包含最小样本量以及限制决策树生成最多叶节点数量等;后剪枝相对来说要复杂很多,它是指决策树在得到充分生长前提下再对其返工修剪。常用
3.1决策树构造3.1.1信息增益划分数据原则是:将无序数据变得有序。 香农熵:定义为信息期盼值,熵值越高,信息越混乱。 计算所有类别所有可能值包含信息期望值:H = sum(-p(xi)*log2p(xi)) (1<=i<=n) n为分类数目。 利用python3计算给定数据集香农熵from math import log import operator def cal
## Python实现决策树剪枝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开发者,我将会指导你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决策树剪枝。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整个实现流程,并逐步解释每个步骤需要做什么以及用到代码。 ### 流程 以下是实现决策树剪枝整个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1 | 构
原创 2024-05-09 05:24:25
108阅读
目录主要算法ID3 算法C4.5 算法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算法决策树剪枝主要算法ID3 算法核心思路:在决策树各个结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递归地构建决策树。 具体方法:(1)从根结点(root node)开始,对结点计算所有可能特征信息增益,然后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特征作为结点特征,并由该特征不同取值建立子结点;(2)再对子结点递归地
  总结了一下今天接触到新概念,如果有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来: 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Search 简称 DFS) 深度优先搜索属于图算法一种,其过程简要来说是对每一个可能分支路径深入到不能再深入为止,而且每个节点只能访问一次. 小虎理解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墙不回头 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Search 简称 BFS) 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盲目搜寻法,目的是系
转载 2019-04-21 09:30:47
572阅读
1 决策树剪枝当输入原始数据有较多变量时,通过决策树算法生成决策树可能会非常庞大。这样一颗决策树在训练集上有很好表现,但是在测试集上表现往往不甚理想,这样问题也被叫做过拟合问题。面对这样问题,一般所采用处理方法是对决策树进行剪枝,常用剪枝算法有REP、PEP、CCP等。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种剪枝算法,并配以计算实例。1.1 剪枝有关概念1.1.1 决策树过拟合问题决策树算法
剪枝由于悲观错误剪枝PEP (Pessimistic Error Pruning)、代价-复杂度剪枝CCP (Cost-Complexity Pruning)、基于错误剪枝EBP (Error-Based Pruning)、最小错误剪枝MEP (Minimum Error Pruning)都是用于分类模型,故我们用降低错误剪枝REP ( Reduced Error Pruning)方法进行剪枝。它
转载 2023-07-29 22:25:05
198阅读
决策树剪枝决策树可以分成ID3、C4.5和CART。算法目的:决策树剪枝是为了简化决策树模型,避免过拟合。剪枝类型:预剪枝、后剪枝剪枝:在构造决策树同时进行剪枝。所有决策树构建方法,都是在无法进一步降低熵情况下才会停止创建分支过程,为了避免过拟合,可以设定一个阈值,熵减小数量小于这个阈值,即使还可以继续降低熵,也停止继续创建分支。但是这种方法实际中效果并不好。后剪枝是在决策树
一、介绍决策树是一种常见分类模型,在金融分控、医疗辅助诊断等诸多行业具有较为广泛应用。决策树核心思想是基于树结构对数据进行划分,这种思想是人类处理问题时本能方法。决策树主要优点:具有很好解释性,模型可以生成可以理解规则。可以发现特征重要程度。模型计算复杂度较低。决策树主要缺点:模型容易过拟合,需要采用减枝技术处理。不能很好利用连续型特征。预测能力有限,无法达到其他强监督模型效果
前面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用ID3和C4.5这两种算法来生成决策树
原创 2021-12-30 11:05:19
387阅读
前面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用ID3和C4.5这两种算法来生成决策树
原创 2022-02-22 13:50:14
234阅读
# Python实现预剪枝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广泛使用分类和回归模型,其直观易懂、易于实现特性使其在机器学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决策树容易过拟合,尤其在生长得较深或者数据特征较多时。因此,采用剪枝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本文将探讨预剪枝技术,并用Python进行实现。 ## 什么是预剪枝? 预剪枝决策树生成过程中对生长加以限制,通过提前停止生长来避免
原创 9月前
61阅读
决策树算法应用在 sklearn 库中与决策树相关算法都存放在sklearn.tree模块里,该模块提供了 4 个决策树算法,下面对这些算法做简单介绍:1) .DecisionTreeClassifier() 这是一个经典决策树分类算法,它提供了许多有用参数,比如criterion,该参数有两个参数值,分别是 gini(基尼指数)和 entropy(信息增益),默认情况下使用“基尼指数”,
摘要: 决策树是非常基础算法,其不仅能够进行分类还可以进行回归处理,也就是回归。要想提高决策树性能还需要做好剪枝工作。关键词: 回归剪枝1 回归之前已经介绍过决策树基本理论了:【机器学习】这份分类决策树算法介绍请收好!。回归(regression tree),顾名思义是将决策树应用于回归问题当中,直接也介绍过如何使用knn算法做回归分析。现在看看如何使用模型来进行回归分析。使
决策树实现太...繁琐了。 如果只是接受他原理的话还好说,但是要想用代码去实现比较糟心,目前运用了《机器学习实战》代码手打了一遍,决定在这里一点点摸索一下该工程。 实例代码在使用上运用了香农熵,并且都是来处理离散数据,因此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对其进行深层次解析有利于对于代码运作,python语言特点及书写肯定是有帮助。 我们分别从每个函数开始:计算香农熵def calcShanno
转载 2024-07-25 14:29:50
38阅读
跟我一起机器学习系列文章将首发于公众号:月来客栈,欢迎文末扫码关注!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笔者首先介绍了决策树基本思想;然后接着介绍了两种用于构建决策树生成算法:ID3和C4.5。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将通过sklearn库来
原创 2021-12-28 16:37:54
25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