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法的身份证号码由17位地区、日期编号和顺序编号加1位校验码组成。校验码的计算规则如下:首先对前17位数字加权求和,权重分配为:{7,9,10,5,8,4,2,1,6,3,7,9,10,5,8,4,2};然后将计算的和对11取模得到值Z;最后按照以下关系对应Z值与校验码M的值:Z:0 1 2 3 4 5 6 7 8 9 10 M:1 0 X 9 8 7 6 5 4 3 2现在给定一些身份证号码
需求场景:1、客户端请求服务端时通过nginx转发,但是需要完成对请求相关的身份校验,如果客户端携带的token不合法则不允许请求;2、服务是多租户模式的,不同租户的客户端发起请求的uri所携带的标识不一致,且并非服务端接口实际的uri,另外还需要根据客户端发起请求携带的标识将服务请求转发至对应租户的服务端完成请求;nginx的location代码块:location ~ /38ad46566ae
本次测试nginx+php与apache+php哪种组合的计算性能及稳定性更佳操作系统:Centos6.4 x64硬件环境:  服务器IP硬件配置角色192.168.1.24核心 8GB基准测试服务器192.168.1.3略基准测试客户端实验思路:在本次测试中打算采用,同版本组合测试,如(nginx1.4.4+php5.5.7)vs (httpd2.4.2+php5.5.7)
前言假设你正在开发一个电商网站,那么这里会涉及到很多后端的微服务,比如会员、商品、推荐服务等等。那么这里就会遇到一个问题,APP/Browser怎么去访问这些后端的服务? 如果业务比较简单的话,可以给每个业务都分配一个独立的域名但这种方式会有几个问题:每个业务都会需要鉴权、限流、权限校验等逻辑,如果每个业务都各自为战,自己造轮子实现一遍,会很蛋疼,完全可以抽出来,放到一个统一的地方去做。如果业务量
目录一、已经有的验证方式1.HTTP Basic Auth 2.Cookie Auth3.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方法二、Token的内核Token机制相对于Cookie机制又有什么好处呢?三、基于JWT的Token认证机制实现3.1JSON Web Token(JWT)是一个非常轻巧的规范 。JWT 标准的 Token 有三个部分:3.1.1Header3.1.2Payl
公司前一段对业务线上的nginx做了整理,重点就是对nginx上负载均衡器的后端节点做健康检查。目前,nginx对后端节点健康检查的方式主要有3种,这里列出:1、ngx_http_proxy_module 模块和ngx_http_upstream_module模块(自带) 官网地址:http://nginx.org/cn/docs/http/ngx_http_proxy_module.ht
下载http://nginx.org/,windowns版,解压即可启动nginx.exe,默认访问http://localhost,出现Welcome to nginx!,表示安装成功。 失败原因:端口占用,cmd:netstat -ano |find 80。查看80端口是否占用。到安装目录打开cmd(按住shift,右键,在此处打开命令行),查看nginx -s reopen,检查ng
转载 11月前
61阅读
Nginx简介Nginx 是一款轻量级的 Web 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及电子邮件(IMAP/POP3)代理服务器,并在一个 BSD-like 协议下发行。其特点是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事实上 nginx 的并发能力确实在同类型的网页服务器中表现较好。文件解析 漏洞介绍及成因对任意文件名,在后面添加/任意文件名 .php 的解析漏洞,比如原本文件名是 test.jpg,可以添加 t
今天下午没事,像以往一样开始做seo的优化,当然牵扯到永久链接,wordpress提供多种类型的链接形式 1/%year%/%monthnum%/%day%/%postname%/ 2/%year%/%monthnum%/%postname%/ 3/%year%/%monthnum%/%day%/%postname%.html 4/%year%/%monthnum%
 今天简单测试了一下Nginx,顺便做了一下笔记:Nginux HTTP Upstream 模块为后端的服务器提供简单的负载均衡,有以下几种分配方式: 1、轮询(默认)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2、weight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3、ip_ha
转载 2024-06-05 13:44:37
1156阅读
Nginx的可配置选项非常的多, 意味着配置文件可以相当复杂,那么解析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今天学习一下与配置解析有关的函数ngx_conf_read_token;顾名思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用于从配置文件中提取token的函数, 什么是token呢?举栗子,下面这个配置片段中,user是一个token,www-data是一个token,worker_processes、auto、pid、/run/ng
转载 2024-02-18 20:26:48
263阅读
1点赞
推荐一个开源程序gixy,https://github.com/yandex/gixy ,作用是来检测Nginx配置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不是nginx –t 检测的语法问题)$uri导致的CRLF注入漏洞下面两种情景十分常见: 用户访问http://example.com/aabbcc,自动跳转到https://example.com/aabbcc 用户访问http://example.com/aa
需求有两台windows服务器,iis承载WebAPI,测试使用Windows平台Nginx做负载均衡验证。A机IP及Web端口:192.168.7.54:8052。B机IP及Web端口:192.168.7.161:8051。Nginx所在机器IP及端口:192.168.7.161:8050。A机Web页面示意,这里显示了A机的IP和当前时间。 B机Web页面示意,这里显示了B机的IP和
0 简介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计算机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校验码的一种信道编码技术,主要用来检测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的。(百度百科)实际上是循环进行“模2”运算,发送方和校验方拥有相同的校验多项式,针对其进行循环“模2”运算,最终生成冗余项,将冗余项添加到数据尾后,对
Nginx简介nginx的官方网站:www.nginx.orgnginx 最新版本:1.20(这里说的最新版本指的是稳定的偶数版本,所有奇数版本都是不稳定的,所有偶数版本都是稳定的)Nginx (engine x) 是一个高性能的开源的 HTTP 和 反向代理 服务,也是一个IMAP/POP3/SMTP服务。Nginx是由伊戈尔·赛索耶夫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Rambler.ru站点(俄文:Рамб
由于项目需要使用Nginx做反向代理时,需要对源站返回的内容做一些替换,这些内容有 HTML,CSS,和JS等,Nginx自带的ngx_http_sub_module 模块可以实现替换的功能,但相对于YaoWenBin开发的ngx_http_substitutions_filter_module来说,功能还是稍弱一些:1、不支持大小写区分;2、不支持正则表达式;3、不支持替换多个字符串(ngx_h
Cookie1991 年 HTTP 0.9 诞生了,当时只是为了满足大家浏览 web 文档的要求 ,所以只有 GET 请求,浏览完了就走了,两个连接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这也是 HTTP 为无状态的原因,因为它诞生之初就没有这个需求。但随着交互式 Web 的兴起(所谓交互式就是你不光可以浏览,还可以登录,发评论,购物等用户操作的行为),单纯地浏览 web 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比如随着网上购物的
1,前言风平浪静的下午,一个前端开发同事找到我,说感觉好像nginx那边有一些转发并没有到达后端。我问,怎么了?她说的也非常具体,第一是常规访问服务,然后返回的状态是401,提示令牌失效(Token Invalid )。接着直接访问后端所代理的服务,然后就是正常的。哦,听上去很明显啦,事儿就是到nginx这里卡住了呗。我问她详细的情况是怎样的?她说获取验证码以及登陆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是这里的t
转载 2024-05-03 17:15:01
450阅读
1点赞
     前面在 (三) 中我们已经知道,许多内建变量都不是简单的“存放值的容器”,它们一般会通过注册“存取处理程序”来表现得与众不同,而它们即使有存放值的容器,也只是用于缓存“存取处理程序”的计算结果。我们之前讨论过的 $args 变量正是通过它的“取处理程序”来返回当前请求的 URL 参数串。因为当前请求也可以是“子请求”,所以在“子请求”中读取 $args,
转载 2024-07-01 00:58:06
416阅读
先讲一下这个是什么问题 有一个平台想不登录就可以直接访问一个已经存在登录验证的平台,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场景。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域名不同端口的就是属于跨域,这样是不可能把缓存数据cookie写到对应的浏览器跳过验证的,这里就用到了Nginx来监听同一域名同一端口下的地址,进行写入。先处理业务上获取第三方的token验证相关数据这个接口是用来后面Nginx访问触发的。这里验证数据我就写死了,大
转载 2024-03-19 21:01:40
341阅读
1点赞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