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户添加到用户组或从用户组中移除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 1:确认已登录为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在执行如下操作之前,请确保您已登录为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例如,使用sudo命令)。步骤 2:查看现有的用户组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系统上存在的用户组:cat /etc/group这将列出所有用户组及其对应的组成员。步骤 3:将用户添加到用户组要将用户添加到用户组,请使用以下命令:sudo use
转载 2024-08-06 15:06:04
241阅读
在使用 Docker 时,常常需要将用户添加到 Docker 组,以便可以在不使用 `sudo` 的情况下运行 Docker 命令。下面将详细记录解决“将用户添加 Docker”这一问题的过程。 ### 协议背景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容器化平台,最早在 2013 年发布。自此,Docker 迅速发展,成为现代 DevOps 和微服务架构中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其发展时间轴: ```merm
原创 6月前
15阅读
在Linux系统中,root用户拥有最高的权限,可以执行任何操作。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将某个普通用户提升为root用户,以便其具有更多的权限执行某些操作。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中将用户设为root用户。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 步骤 | 操作 | 说明 |
原创 2024-05-20 09:59:54
544阅读
1.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的操作系统 root用户:系统唯一,是真实的,可以登录系统,可以操作系统中任何文件和命令,拥有最高权限。 虚拟用户:假用户,无登录系统能力,但是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用户。 普通真实用户:这类用户能登录系统,但只能操作自己家目录的内容;权限有限,系统管理员自行添加的 2.什么是用户(User) : linux是多用户操作系统,所以可以在linux系统中建若干用户
sudo groupadd docker #添加docker用户组sudo gpasswd -a $USER docker #将登陆用户加入到docker用户组中newgrp docker #更新用户
原创 2021-08-04 10:31:27
305阅读
短信登录(基于redis实现短信登录)修改代码(之前的基于session)发送验证的逻辑:(更改就是将短信验证码存到redis中)第一步:注入SrtingRedisTemplate (userserviceImpl中) 第二步:保存到redis中(.opsForValue().Set)1、我们加个业务前缀显得有层次感2、我们设置一个有效期(想我们用的验证码1分钟有效这种) 第三
转载 2023-11-03 07:08:48
1200阅读
赋予用户(byer)root权限的命令sudo usermod -G sudo byer(此命令就是赋予byer用户root的权限,以后可以直接使用sudo 来执行root权限)一、添加用户组命令groupadd 用户组名二、修改用户组名称groupmod -n 新的用户组名称 原用户组名称三、修改用户组的编号groupmod -g 用户组编号 用户组名称四、创建用户组的同时指定用户组的编号gro
Linux如何添加用户(组)及下放权限1.新建用户(组)①用户新建用户需要通过指令useradd来实现。useradd的一些基本用法如下:useradd username 新建一个用户useradd -u uid username 指定用户的uiduseradd -g gid username 指定用户的gid(一定要存在)useradd -G gid useradd 指定用户的附加组(一定要存在
# 如何在CentOS中将用户加入Docker组 随着容器化技术的发展,Docker已经成为了开发和运维不可或缺的工具。在CentOS系统中,使用Docker时,默认情况下只有root用户能够执行Docker命令。为了方便日常操作,我们可以将普通用户加入Docker组,从而简化使用Docker时的权限管理。 ## 什么是Docker组? 在Linux系统中,Docker守护进程使用Unix
原创 2024-09-24 05:01:32
87阅读
在Linux系统中,root账号拥有着最高的权限,可以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全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不推荐直接使用root账号进行操作,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系统出现严重问题。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创建一个普通用户账号,并将其加入到sudo组,从而使其具备部分root权限,能够执行特定的管理员任务。 在Linux系统中,将用户加入root权限的操作通常是通过修改/etc/sudoe
原创 2024-05-16 10:38:37
157阅读
目录前言一、Scanner类二、Scanner类基本使用1. 基本使用2. nextLine()方法总结 前言我们在初学 Java 编程的时候,总是感觉很枯燥乏味,想着做点可以交互的小系统,可以让用户自由输入,系统可以接收做出反映。这就要介绍一下 Java 中的 Scanner 类了。一、Scanner类Java 中的 Scanner 类是一个用于读取用户输入的工具类。它可以从控制台、文件、字符
Linux提供了通用的用户/组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创建用户并将其添加到组中。 注意:这些说明在使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Fedora和CentOS时有效。 它们也已经在Fedora上进行了验证。 用户数团体 组是用户的集合。 组确定用户对文件,目录和进程的特定访问权限。 如下所示,在给定时间,用户可以是多个组的一部分。 要查看您作为哪个用户登录以及所属
前言:此文所有内容都是俺在学Linux过程中记录的内容(内容都是在网上摘抄到,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方便删除或者。。。非常感谢)此笔记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复习与备忘用,所以如有错误,请指出。因为Linux大部工作都是在命令行(CLI)里进行处理的,所以我们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命令,能让我们更快速,方便的处理与应付好日常的工作。可能是我们习惯windows的窗口模式,以及在英文方面缺少情况下,所以我
1.删除用户userdel命令:userdel [-r] 用户名 选项:-r 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用户家目录 小提示:用户管理也就是添加、删除、设密码、修改状态这些1. 一般加-r 选项,如果把用户删掉,没有把他的家目录删掉,这个目录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所有者的垃圾文件,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手工来删这个文件,就会比较麻烦,一般情况下,删除用户的同时都会加-r选项.2. 手工删除用户 ,也可以手工添加用户
增加和删除用户组与用户在使用linux时,经常会出现好多原先加的帐户未删除的情况,给系统运行带来隐患,因此一定要彻底删除。进入root用户,输入  cd /etc在这个目录下输入  cat passwd会出现很多用户,绝大部分是系统用户,是不能删的,一般最下面的是用户自己原先添加的帐户。这些帐户已经用  userdel 用户名这个命令删过,但是仍存在关联文件。所以要用
说明 想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添加新用户时,发现该系统控制面板窗口中却没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用户”图标,那么我们该从哪里着手,才能为系统的指定组添加新用户呢?新用户添加步骤 (1)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执行“管理”命令,弹出一个计算机管理窗口; (2)展开该窗口中的“本地用户和组”文件夹,然后选中该文件夹下面的“用户”选项,此时在右边的子
转载 2024-01-15 08:04:54
37阅读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entOS添加和删除用户以及用户组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1.Linux环境下的账户系统文件主要在/etc/passwd, /etc/shadow,/etc/group,和/etc/gshadow四个文件。基本含义就不多说了重点说一下,root的uid是0,从 1-499是系统的标准账户,普通用户从uid 500开始。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修
HiverServer2支持远程多客户端的并发和认证,支持通过JDBC、Beeline等连接操作。hive默认的Derby数据库,由于是内嵌的文件数据库,只支持一个用户的操作访问,支持多用户需用mysql保存元数据。现在关心的是HiveServer如何基于mysql元数据库管理用户权限,其安全控制体系与Linux及Hadoop的用户是否存在联系。1)remote方式部署HiveHive中metas
转载 2023-07-24 15:32:11
63阅读
# 使用 Redis 存储用户 TOKEN 的方案探讨 在现代的 web 应用中,用户认证与授权是不可或缺的功能模块。通常,当用户登录应用程序时,系统会为他们生成一个令牌(TOKEN),用于后续的 API 调用以验证用户身份。使用 Redis 存储用户 TOKEN 是一种高效且常用的做法。本文将讨论这一方案的优点,并提供相关代码示例。 ## 为什么选择 Redis?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
原创 8月前
96阅读
## Python将用户输入存入字典的实现步骤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帮助你学会如何将用户输入存储到字典中。下面是整个实现过程的步骤: 1. 创建空字典:开始时,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空的字典,用于存储用户的输入。 2. 接收用户输入:使用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用户可以输入键和值,或只输入键,由程序来生成相应的值。 3. 将用户输入存入字典:将用户输入的键和值存入字典中。
原创 2024-01-01 08:31:09
22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