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版本融合背景在kubernetes 1.6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的定制。而且该版本已经相当稳定。但是随着kubernetes版本迭代,后期使用的如service mesh/kubeflow项目依赖于高版本的kubernetes,比如1.8或者1.10以上的版本。这样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直接将1.10的k8s合并到1.6上,成本很高,难度也很大。因此需要其他方案进行版本融合。融合
转载
2023-12-05 16:48:07
87阅读
关键诉求微服务架构这个概念出来也有2-3年的时间了,从最开始在互联网企业的广泛应用,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希望尝试使用微服务架构。在前面的博客文章里面我也专门谈到过对于传统企业如何进行微服务架构转型,包括从哪些小的地方开始切入等。对于企业从传统IT架构到微服务架构的转型,绝对不是盲目的跟风互联网企业,而是企业的业务规范,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IT成熟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比如诉求,那么这些关键的
转载
2023-10-11 23:31:19
7阅读
华为超融合是在华为虚拟化基础上增加FusionStorage华为分布式存储实现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组合而成: A、FusionComputer(服务器虚拟化) B、FusionNetwork(网络虚拟化) &
转载
2023-09-19 00:19:10
429阅读
随着5G商用临近,5G的各个子系统也在加紧研发调试,本人有兴全程参与5G中的融合计费系统(CCS)的设计、开发、联调工作。接下来将用几篇文章介绍我们在CCS实现过程遇到的挑战与架构设计的考量。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适用于更广的软件系统,免于重复地陷入软件开发的焦油坑。
5G 融合计费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一) 随着5G商用临近,5G的各个子系统也
转载
2023-09-10 10:33:40
123阅读
2016年10月27日-28日,领先的中国云数据中心IT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浪潮,参加了以“be_TOMORROW”为主题的vForum 2016技术大会,与全球顶尖IT厂商一道,共同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增长。 本届大会上,浪潮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分析师和媒体,分享了其在超融合领域的发展理念以及软件定义对用户传递的价值。继8月在美国发布后,浪潮首次向国内用户展示了超融
转载
2023-09-27 21:49:28
64阅读
更多的集成意味着数据中心管理员的工作更轻松,但集成、融合或超融合基础架构真的适合你的IT系统吗?拼凑临时的数据中心系统以及应对复杂的硬件、软件和数据集成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超融合和融合IT基础架构对数据中心系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将计算、网络和存储高度集成时,企业能够实现更大的价值和更高的效率。融合IT基础架构已经远远超过简单的捆绑和预先集成不同制造商的数据中心IT系统产品(见下图)。来自存储、服
转载
2023-11-05 18:48:16
74阅读
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因了解到超融合架构的巨大价值,计划启动传统架构到超融合架构的转型升级。但涉及到具体方案设计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 “超融合架构如何整合原来的架构” 就是用户的关注点之一。一般来说,采用超融合架构,原有架构的整合和利旧通常包含软件与硬件等各方面,比如原有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是否可以利用?如何利用?原有架构业务如何迁移?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传统架构中哪些设备会被
转载
2023-07-30 08:35:58
211阅读
介绍 EMC近日推出的超融合架构产品EMC VSPEX BLUE,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集于一身,基于VMware EVO: RAIL架构理念和EMC软件打造。VSPEX BLUE的横向扩展基础架构能够帮助客户以同步于业务变化的速度,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摆脱进行复杂IT预测的负担。 那到底什么是超融合架构
转载
2023-12-04 20:35:50
84阅读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要想取得业务成功并持续保持竞争力高效的 IT 基础设施不可或缺。全球各地的IT组织都面临着应用决定架构的现状。随着需求不断发展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交换矩阵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加简单有效的部署和运维虚拟化集群并降低存储成本超融合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
第一代超融合系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它们也造成了新的基础设施孤岛无法提供强大的可扩展性
转载
2023-08-15 14:29:43
359阅读
1、提升云计算中心的存储性能超融合架构存储系统采用的软件定义技术,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传统集中存储的性能问题,传统架构的存储设备已无法满足云计算架构对存储性能和灵活性的需求,超融合架构存储是分布式的,可以彻底摆脱传统IT架构对存储系统的性能约束。传统IT架构提升存储性能的解决方案:1)、在存储系统中增加SSD硬盘做Cache,利用自动分层技术,加速I/O。这在一定的规模下可能有效,但是存储设备的SS
转载
2023-06-14 14:27:09
147阅读
最近似乎谈论超融合架构方案的越来越多,那么这里也聊聊对于超融合架构的看法和思路。超融合架构,狭义上来讲目前就是计算加上存储的一体化方案,因为目前超融合架构主要还停留在小规模和单集群,网络上仍然是扁平化方案。而计算上则是虚拟化大行其道,KVM 作为目前开源 Hypervisor 的最流行选择,沿用 VMWare 对于虚拟机的设计和产品化,实际上目前的超融合给计算只留了个位子。而存储成为了当下超融合架
转载
2023-09-07 11:26:49
166阅读
超融合架构与传统架构的区别主要区别还是在于分布式存储于集中式存储,以及相应的硬件/管理上,由此带来的无论是性能,还是扩展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运维的简化,运营的成本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具体如下:物理融合及管理融合:超融合架构把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进行了融合,并且搭载在统一管理平台上进行维护;而传统架构则是全部分离的。存储架构:超融合采用分布式存储,传统架构使用集中式存储。网络:超融合使用万兆以太网,
转载
2023-08-15 09:45:31
61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传统企业也纷纷建设起了面向互联网用户的平台或者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企业面临互联网用户数据和企业传统内部员工、渠道、门店等用户数据融合的问题。早在企业级系统或平台的建设时期,企业内部系统和平台的建设是相对封闭的内网环境,安全性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了LDAP存储内部用户的建设方案。到了互联网时代,建设面向互联网应用或平台,需要考虑大海量用户数据以及高并发的问题,一般都会采用M
转载
2023-10-09 15:57:43
287阅读
文章目录数据预处理pandas.concatpandas.DateFrame.appendpandas.mergepandas.DateFrame.join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合并:通过堆叠合并和主键合并等多种合并的方式可以将关联的数据信息合并在同一张表格中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检测,查询是否有重复值,缺失值和异常值,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标准化数据:为了消除特征之间量纲和取值范围造成的
大家好,我是青云的 lester ,目前负责青云QingCloud 的超融合产品系列。今天由我向大家分享 QingCloud 对超融合架构的理解,以及在超融合架构方面的实践经验。今天分享的话题主要分三部分:1、什么是超融合架构。2、从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分析为何要使用超融合架构。3、青云QingCloud 超融合架构的特点。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超融合架构。超融合架构是近 2 年来非常热门的词汇
转载
2023-07-14 11:44:06
125阅读
在主站点上实现的数据存储与工作负载广为人知——而与之对应二级站点则并非如此。也正因此,近年以来二级站点相比主站点,在体系结构方面发展甚缓。按照惯例,数据存储的主站点与应用程序直接读写、交互数据;工作负载的主站点上则负责程序运行,但并不一定用于支持最终用户。一级或二级应用程序(如ERP、CRM、Microsoft Exchange与SQL Server等)往往都被视为主站点上关键应用程序。在二级站点
转载
2024-06-18 21:25:08
24阅读
联想超融合云一体机解决方案w--THINKCLOUD AIO联想云服务集团资深产品经理 赵舜尧2015年6月 zhaosy4@2015 LENOVO RESTRICTED. All rights reserved.1产品篇2客户收益篇 联想 技术篇THINKCLOUD AIO4测试篇32015 LENOVO RESTRICTED. ALL RIGHTS RESERVED.联想超融合云一体机解决方案
转载
2023-07-30 18:19:41
107阅读
工业1.0,机械化和蒸汽机改变了传统手工制造方式;工业2.0,流水线、电气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3.0,自动化、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被集成到生产制造中;工业4.0,智能制造成为主流。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路上,传统制造企业该如何面对智能生产和制造下的管理困局?新钛云服TiStack私有云超融合解决方案,结合企业实际应用需求,为企业IT基础架构带来更多革新。企业故事作为全套工业阀门设计及制造领域的领
转载
2023-11-11 01:02:07
54阅读
融合计算架构( Fusion™ Computing Architecture ),是由应用参谋公司首创的一种融合多种计算机联网处理计算的范式,它是基于柔性多维数据表格技术的数据协作台,即 vika应用参谋软件的运行架构。融合计算架构,指的是多种计算架构层的融合:大数据层:在应用参谋软件中,我们使用了分布式跨云的大数据储存技术,支持跨区热备,假设某个机房出现问题,也因为该系列数据技术,来确保用户数据
转载
2023-07-18 00:32:09
368阅读
Mobilenet V2是谷歌在Mobilenet V1上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版参考文章,是Mobilenet系列的第二篇。该文章以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s)为基础提出了Inverted Residuals and Linear Bottlenecks,深度可分离卷积在许多神经网络中有很大效果,大大较少了FLOPs。1、Inverted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