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博文中,我将深入探讨“java雪花算法插件”的相关问题。雪花算法是一种用于生成全局唯一 ID 的算法,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普及,如何高效地生成唯一标识符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 ### 背景描述 在我回顾过去的项目时,发现许多系统都面临着 ID 冲突的问题。尤其是在数据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确保每条记录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雪花
package com.common.utils;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ang3.RandomUtils;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ang3.StringUtils;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ang3.SystemUtils; import java.net.Inet4Address; import j
SnowFlake 算法,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其核心思想就是:使用一个 64 bit 的 long 型的数字作为全局唯一 id。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且ID 引入了时间戳,基本上保持自增的。这 64 个 bit 中,其中 1 个 bit 是不用的,然后用其中的 41 bit 作为毫秒数,用 10 bit 作为工作机器 id,12 bit 作为序列号。给大家举个
转载 2023-06-05 18:38:51
302阅读
源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twitter-archive/snowflake/tags源码是scala写的… java版本:https://gitee.com/xyy-kk_admin/data-source/blob/master/SnowflakeIdWorker.java Twitter的分布式自增ID算法snowflake概述:Twitter的snowflake
转载 2023-09-17 12:43:44
328阅读
目标:了解 Mybatis-Plus 它的主键生成算法学习步骤: 1、何为❄雪花算法 2、实现雪花ID自增 3、了解MyBatis-Plus 的主键生成策略 ⇒ IdType 枚举类 一、❄雪花算法是什么?一个long类型的Java 长整型数字核心思想:使用 41 bit 作为 毫秒数, 10 bit 作为机器 ID(5个bit是数据中心,5个bit是机器ID),12 bit 作为 毫秒内的流
转载 2024-01-08 12:11:04
1385阅读
一、雪花算法简介:  1、雪花算法是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自增长 id 生成算法;  2、雪花算法生成的id是一个无符号长整型(unsigned long)的id,它占64个bit(8*8);二、项目背景:  1、多台服务器组成的集群;  2、每台服务器同时启动多个worker;  3、每个worker使用雪花算法生成自增长id、再通过mycat进行批量入库。三、需求分析:  1、自增长;
 一般情况,实现全局唯一ID,有三种方案,分别是通过中间件方式、UUID、雪花算法。  方案一,通过中间件方式,可以是把数据库或者redis缓存作为媒介,从中间件获取ID。这种呢,优点是可以体现全局的递增趋势(优点只能想到这个),缺点呢,倒是一大堆,比如,依赖中间件,假如中间件挂了,就不能提供服务了;依赖中间件的写入和事务,会影响效率;数据量大了的话,你还得考虑部署集群,考虑走代理。这样的话,感觉
转载 2023-08-11 16:38:01
1181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雪花算法(snowflake),分享给大家,具体如下:简单描述最高位是符号位,始终为0,不可用。41位的时间序列,精确到毫秒级,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时间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序。注意,41位时间截不是存储当前时间的时间截,而是存储时间截的差值(当前时间截 - 开始时间截) 后得到的值,这里的的开始时间截,一般是我们的id生成器开始使用的时间,由
转载 2024-07-02 09:17:50
68阅读
前提Snowflake(雪花)是Twitter开源的高性能ID生成算法(服务)。 上图是Snowflake的Github仓库,master分支中的REAEMDE文件中提示:初始版本于2010年发布,基于Apache Thrift,早于Finagle(这里的Finagle是Twitter上用于RPC服务的构建模块)发布,而Twitter内部使用的Snowflake是一个完全重写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
转载 2023-09-25 13:00:00
166阅读
SnowFlake算法用于全局唯一、高并发、高可用、安全性、趋势递增的场景下的唯一id生成,它是一个分布式的id生成算法。UUID在分布式场景下生成一个唯一的id,首先我们可能会想到使用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时间戳(当前日期加时间)+时钟序列+机器识别号bd35cdc6-d701-4e17-b8ec-d3f3e8ddada6aeff26d0-9f9a-453b-98d3-f41b2d536dad
概览本文跟一下leaf的雪花模式的算法关注点:workerid生成时间回拨问题解决leaf是美团开源的分布式id 项目源码分析首先从server的Controller出发,看一下雪花算法生成的方法@RequestMapping(value = "/api/snowflake/get/{key}") public String getSnowflakeId(@PathVariable("key")
背景:微服务架构,需要有全局唯一的分布式id,使用UUID性能太差,可读性太差,数据存储无规律,替换成snowflakes。网上的实现方法也有,我现在是基于redis生成了一套暂时可用的生成器,同时也是参考了其他朋友的代码。正题:SnowFlakeProperties,读取配置属性信息SnowFlake:雪花算法生成类MachineIdConfig:机器id生成配置类@Slf4j @Configu
雪花算法原理雪花算法生成的最终结果其实就是一个long类型的Java长整型数字,算法所有的内容都是针对这个数字进行运算的,Java基础类型相信都很熟悉,有32位的整型int类型,和64位的长整型long类型。SnowFlake 算法,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其核心思想就是:使用一个 64 bit 的 long 型的数字作为全局唯一 id。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且I
转载 2023-09-25 11:47:21
432阅读
先看图中雪花算法的结构  第一段1位,固定0, 69年以后可能会用1,也就是说默认在一个系统中只能用最多69年,如果征用第一位可以使用139年。 第二段41位,用时间毫秒数数表示41位大概是69年多,默认表示1971年1月1日到当前时间的毫秒数,有的雪花算法优化支持设定这个起算时间,我们可以把它指定位我们系统立项的时间,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用完整的69年,第一位改成1
转载 2023-10-04 20:56:54
115阅读
本源码基于3.1.0版本sharding-jdbc<dependency> <groupId>io.shardingsphere</groupId> <artifactId>sharding-jdbc-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3.1.0<
雪花算法(Snowflake)是twitter公司内部分布式项目采用的ID生成算法,开源后广受国内大厂的好评, 在该算法影响下各大公司相继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分布式生成器。   Snowflake生成的是Long类型的ID,一个Long类型占8个字节,每个字节占8比特,也就是说一个Long类型占64个比特。   Snowflake ID组成结构:正数位(占1比特)+ 时间戳(占41比特)+ 机器ID(
转载 2023-10-06 22:00:07
132阅读
文章目录uuidsnowflake参考文章 uuid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标识符),其目的是让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有唯一标识。public class Test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UUID uuid = UUID.rando
转载 2023-07-19 21:43:18
195阅读
生成一个随机的 ID 有很多种做法,比如说 GUID 和 UUID。但如果想要有序,可以插入数据库中做数字主键,那就有了雪花算法雪花算法得到的是个比较大的数字,比较大,而 JS 中 Number 类型的最大值 Number.MAX_SAFE_INTEGER:9007199254740991,那这样运算会溢出。所幸的是网上有很多 BigInt 的类库,现在 ES10 标准就包括了它,并且 Chro
简单描述最高位是符号位,始终为0,不可用。41位的时间序列,精确到毫秒级,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时间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序。注意,41位时间截不是存储当前时间的时间截,而是存储时间截的差值(当前时间截 - 开始时间截) 后得到的值,这里的的开始时间截,一般是我们的id生成器开始使用的时间,由我们程序来指定的(如下下面程序SnowFlake类的START_STMP属性)。
雪花算法详解我们知道java中一个long类型,长度为8个字节,一个字节有8位,所以一个long类型为64位。字节(byte)、位(bit) 在这张图中我们我们把64个bit分为5个区间。第一个bit在二进制码中是符号位,我们不做使用时间戳占用41个bit,41个bit可以代表 241-1 个毫秒的值,换算成年(241-1) / (1000 * 60 * 60 * 24 *365) = 69年数据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