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传图片1.1、示例 /*
上传图片
*/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text.*;
/*
客户端
1.建立客户端服务
2.读取客户端已经有数据,,将文件名发送给服务端
3.通过Scoket,输出流将数据发送给服务端
4.接收服务端返回信息
5.关流Socket和流
(一)线程池概念我们知道,多线程是针对多任务处理的,可以多线程可以并发执行多个任务,提高了程序执行效率。但是线程的创建和销毁需要时间,如果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可能会影响执行效率,线程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顾名思义,线程池可以理解为一个预先创建的线程集合,每次有任务来的时候,从线程池中取得一个线程去执行任务(如果线程池无空闲线程,可能要新建线程或者等待),执行完毕后线程暂不销毁,等待执行下一个任务,这
转载
2023-10-16 03:28:19
95阅读
题:做一个简单的网络控制软件,分为Server端和Client端,Server段填入一个有效的端口然后监听,Client端填入Server端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连接,连接以后双方可通信。要求: (server绑定端口大于9000,用单独的Server类和单独的Client类封装SocketServer和Socket )  
转载
2023-10-08 08:55:52
106阅读
socket接受线程:C语言为了高并发所以选择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53261epoll。当程序启动的时候(g_net_update.c文件中main函数,会启动一个thread见函数create_accept_task)这个thread就处理一件事情,只管接收客户端的连接,当有连接进来的时候 通过epoll_c
转载
2024-03-03 07:34:45
33阅读
一:FutureTask是什么?创建线程的方式,一般是通过继承Thread或者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在线程运行结束后如果想获取返回结果,可以使用Handler等实现线程间通讯。而FutureTask可以在运行结束之后直接返回结果。二:FutureTask结构 三:示例FutureTask<Integer>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Inte
转载
2024-10-10 16:42:03
12阅读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里,同一时间只对一个用户服务是不可行的。一个优秀的网络服务程序除了能处理用户的输入信息,还必须能够同时响应多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在java中,实现以上功能特点是非常容易的。
转载
2023-05-24 22:58:30
121阅读
Socket“服务器-客户端”模型的多线程并发实现效果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在Server端建立“链接循环”,每一个链接都开启一个“线程”,使得每一个Client端都能通过已经建立好的线程来同时与Server通信,代码如下:# -*- coding: utf-8 -*-
# -*- Author: WangHW -*-
import socket
from threading import T
转载
2023-06-08 10:13:12
105阅读
看了Linux程序设计4中文版,学习了多线程编程和socket编程。本文的程序参考自Linux程序设计4的第15章。 设计了一个客户端程序,一个服务端程序。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客户端进程创建了一个客户端使用的socket,一个socket地址结构体。设置这个socket地址结构体的端口和地址为要连接的服务端的端口和ip。然后使用客户端的socket尝试连接服务端(connect)
转载
2023-06-09 13:35:12
164阅读
线程池 主要用来解决线程生命周期开销问题和资源不足问题 线程池 容纳多个线程的容器,线程池中的线程可以被反复使用,从而避免频繁创建线程对象的操作,减少系统资源的消耗
转载
2020-05-28 20:11:00
166阅读
线程池 管理线程的资源池,可以复用线程,不用频繁的创建新线程,节省线程开销的资源损耗,节省资源,提高响应速度。主要概念:核心线程、阻塞队列、非核心线程、空闲时间、饱和策略。线程池执行过程
Created with Raphaël 2.3.0
提交任务
核心线程池是否已满?
阻塞队列(:任务队列)是否已满?
线程
转载
2023-11-17 15:58:04
80阅读
java多线程中,需要防止代码块受并发访问产生的干扰。比如下图的并发访问,如果不使用锁机制,就会产生问题可以看到这里之前线程2之前的5900被后来线程1写入的5500直接覆盖了,导致add 900 这个操作消失了。public class Bank {
private final double[] accouts;
public Bank(int n,double i
转载
2023-06-15 21:17:21
256阅读
文章目录一、线程二、创建线程pthreand_create()函数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函数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函数三、锁阻塞锁非阻塞锁死锁 一、线程线程(thread)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个线程,每条线
转载
2023-10-27 13:43:13
75阅读
进程和线程: 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可以并发执行。所谓的并发只是不停的切换,只是电脑切换的太快了,人我们的大脑感觉到是在并发执行。 线程是程序中的一个执行流,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专有寄存器(栈指针,程序计数器等),但代码区是共享的,即不同的线程可以执行同样的函数。 多线程是指程序中包含多个执行流,即在一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来执行不同的任务(代码),也就是说单个程序创
转载
2024-01-04 21:51:58
55阅读
在这个技术不断更新的年代,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速度就会被刷掉,特别是咱们程序员这一群体,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也要同时进步,不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一个程序员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在学到有一定的Java基础的时候肯定是要学习更多的技术充实自己,甚至还要往架构师方向靠。但是一个优秀的架构师必须要有扎实的编程功底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不光要能完成架构设计,更要有能力将设计转换为实际的产品。不会写代码、
转载
2024-02-27 18:37:21
20阅读
1、线程池,ThreadingTCPServer #coding=utf-8
'''
可并发,客户端互不影响,可以保持长连接,客户端发送消息 也不要求加 \r\n
'''
#线程池(windows 可运行)
from socketserver import *
import threading
class MyTCPHandler(BaseRequestHandler):
def
转载
2023-06-06 15:24:57
127阅读
在Java中,如果每个请求到达就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创建和销毁线程花费的世界和消耗的系统资源都相当大,甚至可能要比在实际的用户请求的时间和资源要多的多。 如果在一个JVM里创建太多线程,可能会使得系统由于过度消耗内存或切换过度而导致系统资源不足。  
转载
2023-08-07 11:04:33
167阅读
1.介绍多线程技术主要解决处理器单元内多个线程执行的问题,它可以显著减少处理器单元的闲置时间,增加处理器单元的吞吐能力。 假设一个服务器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为:T1 创建线程时间,T2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的时间,T3 销毁线程时间,当T1 + T3 远大于 T2,则可以采用线程池,可以提高服务器性能。 在Java 5之后,并发编程引入了一堆新的启动、调度和管理线程的API。Executor框架便
转载
2023-06-24 22:52:58
214阅读
首先,先明确进程和线程。进程就是程序,每个进程都可以有n个线程。机器可以同时执行多个进程,比如又听歌又使用word。线程就是比如使用软件下载,可以有多个线程下载同一个任务。今天就说说多线程,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机器性能。所以同时开启多个线程处理任务,多线程程序是乱序执行。因此,只有乱序执行的代码才有必要设计为多线程。使用线程池的意义在于,每一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新建---就绪--运行
转载
2023-09-23 10:07:40
154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Executors二、ThreadPoolExecutorThreadPoolExecutor使用方式1.定义一个线程池2.定义一个任务类3.线程池执行三.ThreadPoolTaskExecutor1.定义线程池注意 前言Executors和ThreadPoolExecutor和ThreadPoolTaskExecutor三种来讨论一、Executors1.Executors.
转载
2023-06-15 09:40:33
202阅读
Java多线程有多种实现方式,本文主要对以下四种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继承 Thread 类,重写run( )方法实现 Runnable 接口,重写run( )方法实现 Callable 接口,重写call( )方法并使用FutureTask获取call( )方法的返回结果使用线程池一、继承 Thread 类,重写run( )方法继承 Thread 类实现多线程的步骤主要为:创建一个类,让其继承
转载
2023-09-01 09:41:35
7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