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适配器模式6.1 目的实现兼容性,让原本因接口不匹配不能一起工作的两个类可以协同工作。6.2 基本介绍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表示,让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兼容,其别名为包装器(Wrapper)。适配器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主要分为三类:类适配器模式、对象适配器模式、接口适配器模式。6.3 工作原理从用户的角度看不到被适配者,是解
转载
2024-09-17 20:36:32
31阅读
适配模式与桥接模式的区别和联系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使用场合不同,适配器模式主要解决两个已有接口间的匹配问题。这种情况下被适配的接口的实现往往是一个黑匣子。我们不想,也不能改变这个接口及其实现。同时也不能控制其演化,只要相关的对象能与系统定义的接口协同工作即可。适配器模式经常用在与第三方产品的功能集成上,采用该模式适应新类型的增加的方式是开发针对这个类的适配器。图1 采用适配器模式的扩展桥接模式则不同
转载
2023-07-19 21:13:10
63阅读
这两天在看《Java核心技术 卷1》的泛型相关章节,其中说到了在泛型子类中override父类的泛型方法时,编译器会自动生成一个桥接方法,这块有点看不明白。书上的例子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yPair <T>{
private T first;
private T second;
public MyPair(){ first = null; s
桥接适用于把抽象化和实现化解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变化。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性模式,它通过提供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的桥接结构,来实现二者的解耦
桥接适用于把抽象化和实现化解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变化。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性模式,它通过提供抽象化和实现化之间的桥接结构,来实现二者的解耦这种模式设计到一个作为桥接的接口,使得实体类的功能独立于接口实现类
转载
2024-07-17 11:16:45
16阅读
什么是桥接方法桥接方法是 JDK 1.5 引入泛型后,为了使Java的泛型方法生成的字节码和 1.5 版本前的字节码相兼容,由编译器自动生成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Method.isBridge()方法来判断一个方法是否是桥接方法,在字节码中桥接方法会被标记为ACC_BRIDGE和ACC_SYNTHETIC,其中ACC_BRIDGE用于说明这个方法是由编译生成的桥接方法,ACC_SYNTHETIC说明
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创建型模式的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本篇则来学习下结构型模式的适配器模式和桥接模式。 适配器模式 简介 适配器模式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某个接口将不兼容的两个类进行兼容,俗称转换器。
原创
2021-08-04 14:04:32
153阅读
1.生活中的问题欧洲使用的插座是圆孔的,而我国使用的是扁形的插头,如何能让国标的插头能在欧标的插座上使用呢?答案是我们可以买一个欧标插头适配器(也称插头转接器)。有了这个,国标的插头就可以使用欧标插座供电了。在面向开发过程当中,有时候也会存在这种不兼容的情况,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像是交流电适配器的我们叫他“适配器”的角色,来协调者两种不兼容的情况。这种设计方案就叫做适配器模式。2.模式介绍2.1.模式
转载
2023-12-22 21:08:42
111阅读
JAVA设计模式之一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什么是适配器,然后我们用适配器能干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适配器模式就是把两个互不关联的东西通过适配器来关联使用用适配器可以节省代码重复量,后期维护便利,且符合人的逻辑思维充电宝+安卓的数据线+想要充苹果手机这里的例子是以(Computer)电脑,(Adapter)转接头,(Adaptee)网络源为例子,(NetToUsb)是符合人的逻辑思维,
转载
2023-12-12 21:01:30
98阅读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Java实现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意图: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分类: 结构型模式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
描述如何将类或者对象结合形成一个更大的结构。别名: Wrapper–包装器 适用性:1.你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
转载
2024-02-24 17:50:10
44阅读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对Java IO中的Reader和Writer做了介绍,并对其中一些实现的使用做了分析和整理。除了上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字符流IO类,Reader和Writer还有InputStreamReader、FileReader和OutputStreamWriter、FileWriter这样4个实现的子类,而他们和字节流之间的关系采用了适配器这种设计模式,我们接下来就对适配器模式和这
转载
2024-01-18 14:02:09
40阅读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主要用于在不改变现有系统结构的情况下,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适配器模式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以及优缺点,并探讨适配器模式在Java编程语言中的具体应用。简介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主要通过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来解决接口不兼容的问题。适配器模式一般包括三个
转载
2023-08-20 22:12:15
106阅读
Java设计模式--适配模式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什么是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 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适配器模式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在一起工作。适配器模式实现方式?使用组合
转载
2023-06-15 18:42:40
137阅读
适配器模式模式分析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加入独立的或不兼容的接口功能。举个真实的例子,读卡器是作为内存卡和笔记本之间的适配器。您将内存卡插入读卡器,再将读卡器插入笔记本,这样就可以通过笔记本来读取内存卡。 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演示适配器模式的使
原创
2022-01-13 16:43:38
313阅读
解释: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解决问题: 需要的东西有,但不能用,且短时间无法改造。即,使得一个功能适合不同的环境。 在开发中,系统的数据、行为都匹配,但接口不符时,可以考虑适配器。 希望复用一些现存的类,但是接口又与
转载
2016-06-15 11:32:00
463阅读
2评论
为何使用适配器模式 我们经常碰到要将两个没有关系的类组合在一起使用,第一解决方案是:修改各自类的接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源代码,或者,我们不愿意为了一个应用而修改各自的接口。 怎么办? 使用Adapter,在这两种接口之间创建一个混合接口(混血儿)。 如何使用适配器模式 实现Adapter方式,其实"think in Java"的"类再生"一节中已经提到,有两种方式:组合(compositio
转载
2023-07-20 20:35:42
111阅读
今个看了JVM垃圾回收工作原理。看了以后对怎样系统化学习产生了一点迷思,想写一篇困惑的blog。后来想想。还是在行动中思考。所以写一篇适配器。 看看百度百科怎么说:
适配器:
适配器是英语Adapter/adaptor的汉语翻译。
适配器就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它能够是一个独立的硬件接口设备,允许硬件或电子接口与其他硬件或电子接口相连。也能够是信息接口。
比方:电源适配器、三角架基座转接
转载
2017-07-03 20:40:00
502阅读
2评论
Java中的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简介: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在Java中,适配器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兼容接口之间的问题,提供一种灵活的方式来重用现有的类。作用:适配器模式的主要作用是使不兼容的接口能够协同工作。它通过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另一个类的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匹配而无法
转载
2023-07-17 16:32:47
76阅读
适配器就是一种适配中间件,它存在于不匹配的二者之间,用于连接二者,将不匹配变得匹配,简单点理解就是平常所见的转接头,转换器之类的存在。 适配器模式有两种:类适配器、对象适配器、接口适配器 前二者在实现上有些许区别,作用一样,第三个接口适配器差别较大。1、类适配器模式: 原理:通过继承来实现适配器功能。 当我们要访问的接口A中没有我们想要的方法 ,却在另一个接口B中发现了合适的方法,我们又不
转载
2023-12-15 20:00:42
51阅读
适配器模式简介 1)适配器模式是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外一个接口表示,其主要目的是兼容性,让原本因接口不匹配不能一起工作的两个类可以协同工作,其别名为包装类。 2)适配器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
转载
2023-11-25 09:38:23
56阅读
一、概述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从而使得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协同工作。适配器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接口,以便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个类。二、优缺点1. 优点可以让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协同工作可以提高代码复用性和灵活性2. 缺点增加了代码的复杂度和理解难度如果适配器不完善,会对系统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三、适用场景需要使用一个已
转载
2023-08-11 00:06:51
7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