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使用非对称加密 在如今的信息安全领域,非对称加密的应用愈发广泛。尤其是在前端开发中,通过 JavaScript 实现非对称加密,可以有效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隐私。然而,很多开发者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若干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的背景、错误现象、根因分析、解决方案以及防范优化的措施。 在实现非对称加密的过程中,开发者往往会遇到以下现象:应用无法正常加密或解密,或者加
原创 7月前
102阅读
php服务端与客户端交互、提供开放api时,通常需要对敏感的部分api数据传输进行数据加密,这时候rsa非对称加密就能派上用处了,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php来实现数据的加密解密加密解密的第一步是生成公钥、私钥对,私钥加密的内容能通过公钥解密(反过来亦可以)通过私钥能生成对应的公钥,因此我们将私钥用在服务器端,公钥发放给android、ios等前端。以下是加密类文件(Rsa.class.ph
 2中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加密与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与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一个成为公钥,一个成为私钥,公钥用来加密,私钥用来解密。 http传输原理(其实呢,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信息传输并不是直接的,中间还会有个中间路由。)解释一下http到底不安全在哪里正如图中所看到的,如果有人通过中间路由恶意篡改传输的信息,那会怎样?浏览器接收到的信息都被篡改了,后果不
加密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密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最常用的加密方法,并提供案例代码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1.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最常用的加密方法之一。它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因此也称为共享密钥加密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合处理大量数据。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
原创 2023-04-23 17:16:30
400阅读
最近由于项目需要做一个url传参,并在页面显示参数内容的需求,这样就会遇到一个url地址可能会被假冒,并传递非法内容显示在页面的尴尬情况比如xxx.shtml?server=xxx是坏人&name=xxxvv这个url被人篡改胡乱发出去,追究责任还是要追究到网站负责人的。于是想起来用加密url参数的方法,最先想到的是用base64加密参数,但是这样有点钱的知识的人,在js里面看到如何解密,
转载 2023-12-31 13:42:56
36阅读
描述1. 什么是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解密方式是加密方式的逆运算,即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同一个密钥(初等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需要两个密钥进行,这两个密钥是公钥和私钥(高等加密算法)。2.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的主要实现方式对称加密主要实现方式:1)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安全性较差,一般不建议使用。2) 3DES:三重DES,
比如一个字符串123,把123作为加密,那解密也用123,叫对称加密。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常用的对称加密有:DES、IDEA、RC2、RC4、SKIPJACK、RC5、AES算法等把一个字符串123作为加密,456作为解密,叫非对称加密。因为复杂的加密算法,使的非对称密钥加密速度慢,成本高。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典型代表是RSA。
原创 2022-12-05 15:45:02
234阅读
对称加解密与非对称加解密其他网址
原创 2022-03-23 13:50:16
418阅读
非对称加密必然有对称加密,这里对称加密做个背景介绍:数据发送方将明文(原始数据)通过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接收方收到密文后,使用加密同样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因为都是用同样的密钥,所以叫做对称加密。 相对于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使用两个密钥
Rsa 加密使用概述:AES 和 DES 都是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的时候都是相同的密钥;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的密钥是不相同的,分为公钥和私钥;最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是RSA加密算法!公钥: 公开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 私钥: 私密的密钥,对数据进行解密非对称加密算法在使用的时候,通常会将公钥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使用私钥进行解密,获取传递的数据信息;因
最近给华为做一个项目,用到SAML单点登录。其中涉及到非对称加密和SSL相关的东西。学习了一下,记录下。非对称加密意思就是这套算法有2个钥匙,一个叫密钥,一个叫公钥,用密钥加密的内容,只能用公钥解密,用公钥加密的内容,只能用密钥解密。公钥是公开的,密钥是保密的。这样的特性被利用在SSL上,极大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安全性。(SSL协议其实是两边拥有相同的密钥,而且这个密钥是临时生成的,并非每次都不变的。
转载 2024-03-05 22:27:02
73阅读
MD5或者说HASH值是一种不可逆的算法。如果需要从密文还原成明文,那么就需要对称非对称这两类可逆算法。首先,简单介绍下这两类算法。图9-1是对称算法的示意图:图9-1 对称算法在对称算法中,首先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协定一个密钥K。K可以是一个密钥对,但是必须要求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之间能够互相推算出来。在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对称算法中,加密和解密共享一个密钥。上图中,我们为了简单期间,使用的就是一个
一、概念非对称加密方式:使用不同秘钥进行加密解密的是非对称加密方式,使用同一秘钥进行加密解密的是对称加密方式。公钥、私钥:公共的、对外的秘钥称为公钥。私人的,不对外公开的称为私钥。使用非对称方式加密总是会生成一对秘钥,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用公钥加密,需要使用相对应的私钥解密。使用私钥加密,需要使用相对应的公钥解密。二、使用场景1.数据发送方A想要把数据安全的发送给数据接收方BB需要生成一对公钥和私
一. 原理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的保密方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简称私钥)。公钥与私钥是一对,如果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公钥公开,需要向甲方发送信息的其他
转载 2023-10-09 00:01:49
154阅读
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的保密方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
转载 2023-12-31 21:56:52
77阅读
文章目录一、(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二、http与https1. HTTP1.1 HTTP与TCP1.2 短/长连接(HTTP如何使用TCP)2. HTTPS = HTTP+SSL/TLS2.1 SSL/TLS:解决http问题* 2.2 https 加密过程2.3 CA证书3. http/https区别 一、(非)对称加密加密”:明文 ==> 密文 “解密”:密文 ==>
转载 2024-04-12 06:24:38
118阅读
 对称加密:双方使用的同一个密钥,既可以加密又可以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优点:速度快,对称加密通常在消息发送方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缺点: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好秘钥,然后 使双方都能保存好秘钥。其次如果一方的秘钥被泄露,那么加密信息也就不安全了。另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
转载 2024-01-19 23:13:22
108阅读
公开金钥加密 (英语:Public-key cryptography,也称为非对称金钥加密),该思想最早由雷夫·莫寇(Ralph C. Merkle)在1974年提出[1],之后在1976年。狄菲(Whitfield Diffie)與赫爾曼(Martin Hellman)兩位學者以單向函數與單向暗門函數為基礎,為發訊與收訊的兩方建立金鑰。 该加密算法使用两个不同的金钥,各名為加密金钥和解密金
原创 2011-09-20 11:43:00
522阅读
  做过支付宝sdk集成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按照支付宝提供的文档,要生成密钥对,把公钥上传到支付宝后台,私钥放在我们的服务器上用来做订单信息的签名。但是,很多人把签名叫做加密,这是因为对这些概念没有理解清楚。 先说加密和签名的目的:  签名的目的是保证原文不被非法篡改改  加密的作用是不想别人看到原文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概念: 1、加密、解密: 加密:公钥+原文=密文 解密:私钥+密文=原文
转载 2021-06-29 15:40:04
319阅读
1、前言 非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加密则私钥解密,私钥加密则公钥解密。 非对称加密算法:RSA、ECC等。 非对称加密的特点: 处理数据的速度较慢, 因为安全级别高; 2、秘钥对生成 /** * 保存公钥和私钥到本地文件 * @param algorithm 加密算法 * @param pubPath 公钥保存路径
原创 精选 2024-05-24 15:00:41
18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