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它将相似的对象归到同一个簇中,聚类方法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对象,簇内的对象越相似,聚类的效果越好,之所以称之为K-均值是因为它可以发现k个不同的簇,并且每个簇的中心采用簇中所含的值的均值计算而成。其目的为在不知数据所属类别及类别数量的前提下,依据数据自身所暗含的特点对数据进行聚类。对于聚类过程中类别数量k的选取,需要一定的先验知识,也可根据“类内间距小,类间间距大”为目
转载
2023-06-21 22:16:40
77阅读
Python K-均值算法我正在寻找带有示例的k-means算法的Python实现来聚类和缓存我的坐标数据库。8个解决方案54 votesScipy的集群实施效果很好,其中包括k-means实施。还有scipy-cluster,它可以进行聚集聚类。 它的优点是您无需提前决定群集的数量。tom10 answered 2020-06-23T11:05:11Z
28 votesSciPy的kmeans2
转载
2024-06-10 10:42:40
36阅读
以下内容摘自百度百科。K-means算法是硬聚类算法,是典型的基于原型的目标函数聚类方法的代表,它是数据点到原型的某种距离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得到迭代运算的调整规则。k-means 算法缺点① 在 K-means 算法中 K 是事先给定的,这个 K 值的选定是非常难以估计的。很多时候,事先并不知道给定的数据集应该分成多少个类别才最合适。这也是 K-means 算法的一个不足。有
一、K-Means算法流程K均值算法是学习无监督学习的第一个算法,这个算法理解和实现都比较简单,算法的目的是将数据分成K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算法首先随机初始化k个数据点(聚类中心),然后遍历所有数据,计算出每一个数据到k个点的距离,找到最小的距离,则该点属于这个类。之后计算每一组中的平均值,然后更新聚类中心,直到中心点不再发生变化。下面是算法的运行过程:输入:没有标签的数据X,大小为m,要将数据
转载
2024-04-03 07:02:07
133阅读
# K均值算法的Java实现
K均值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聚类算法,旨在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簇的数据点尽可能相似,而不同簇的数据点尽可能不同。本文将介绍K均值算法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个Java实现的代码示例。
## K均值算法的基本原理
K均值算法的步骤如下:
1. **初始化**:随机选择K个初始中心点(质心)。
2. **迭代**:
-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
K均值算法是聚类分析中较常用的一种算法,基本思想如下:首先,随机地选择k个对象,每个对象代表一个簇的初始值或中心,对剩余的每个对象,根据其与各个簇均值的距离,将它指派到最相近的簇,然后计算每个簇的新均值。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到准则函数收敛。关于距离,有几种不同的距离公式:求点群中心的算法一般来说,求点群中心点的算法你可以很简的使用各个点的X/Y坐标的平均值。不过,我这里想告诉大家另三个求中心点的的公式:1)Minkowski Distance 公式 ——λ 可以随意取值,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是无穷大。2)Euclidean Distance 公式—— 也就是第一个公式λ=2 的情况3)
转载
2013-04-16 19:55:00
146阅读
2评论
大数据聚类分析是数据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庞大而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和模式。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大数据聚类分析的概念、方法、应用和挑战。1.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将数据分成具有相似特征的组的技术。其目标是使组内的数据点相似度最大化,而组间的相似度最小化。这有助于发现数据中的隐藏结构和模式,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在聚类
原创
精选
2024-02-08 09:43:47
304阅读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聚类分析仅根据在数据中发现的描述对象及其关系的信息,将数据分组。其目标是,组内的对象之间是相似的,而不同组中的对象是不同的。 K均值用于n维空间中的对象,它只需要对象之间的临近性度量,例如使用欧几里德距离,可以用于广泛的数据,但是它属于不稳定的算法。我们为了说明原理,降低复杂性,计算二维空间的K均值(平面中的点
转载
2023-12-28 15:56:37
61阅读
聚类分析仅根据在数据中发现的描述对象及其关系的信息,将数据分组。其目标是,组内的对象之间是相似的,而不同组中的对象是不同的。K均值用于n维空间中的对象,它只需要对象之间的临近性度量,例如使用欧几里德距离,可以用于广泛的数据,但是它属于不稳定的算法。我们为了说明原理,降低复杂性,计算二维空间的K均值(平面中的点)。数据使用Excel存储,转换为CSV文件,使用numpy中的loadtxt方法进行读取
转载
2023-12-29 14:27:58
53阅读
K-均值聚类(K-Means Clustering)是一种无监督的聚类方法,即最初并不知道同种类数据的特征,算法会根据数据自身特点进行分类。 算法流程如下: 1 . 选取k个初始中心点,选取方法根据具体数据特点决定,可以是随机; 2 . 遍历数据集,找到离每个数据最近的中心点,并将其归入该点; 3 . 更新中心点位置:求出归入每个中心点的数据的均值,将其更新为新的中心点; 4 . 如果中
转载
2024-06-10 10:32:06
43阅读
K均值算法是一种聚类算法,把样本分配到离它最近的类中心所属的类,类中心由属于这个类的所有样本确定。 k均值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聚类算法。算法将每个样本分配到离它最近的那个类中心所代表的类,而类中心的确定又依赖于样本的分配方案。 在实现时,先随机初始化每个类的类中心,然后计算样本与每个类的中心的距离,将其分配到最近的那个类,然后根据这种分配方案重新计算每个类的中心。...
转载
2018-08-21 14:55:21
147阅读
K-means聚类前言一、K-means的算法思路二、代码实现1. 读取excel文件2.对一个数据规范化3. 对数据集规范化4. 计算样本间距离5. K-means算法部分6. 聚类结果可视化完整代码运行结果总结 前言 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其步骤是,预将数据分为K组,则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转载
2023-09-28 14:15:06
73阅读
1.案例数据探索案例采用著名的鸢尾花iris数据集,按鸢尾花的三个类别(刚毛,变色,佛吉尼亚),每一类50株,共测得150株鸢尾花的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4个属性数据。1.1 浏览数据与变量数据上传SPSSAU后,在 “我的数据”中查看浏览一下原始数据,前10行数据如下:图1 “我的数据”查看浏览数据集花瓣、花萼长宽为连续型变量,已知的鸢尾花分类数据是类别型变量。1.2 箱线图观察
转载
2023-11-25 20:18:21
58阅读
1). 扑克牌手动演练k均值聚类过程:>30张牌,3类第一次,随机选取三个聚类中心K,7,6,随后随机抽取30张进行分类算平均值,三堆牌平均值分别约为12,7,4,然后重新将牌再次分类,按照距离最小分类 再算平均值,三堆牌平均值分别约为12,7,3,然后重新将牌再次分类 最后算得平均值不变,分类结束2). *自主编写K-means算法
转载
2024-03-27 19:09:50
52阅读
基本介绍:k-means 算法接受输入量 k ;然后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 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聚类相似度是利用各聚类中对象的均值所获得一个“中心对象”(引力中心)来进行计算的。工作过程:
k-means 算法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首先从n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 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而对于所剩下其它对象,则根据它们与
转载
2024-08-28 16:12:14
21阅读
1、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他讲相似的对象放到同一簇下,有点像自动分类。聚类方法几乎可以用到任何对象上,簇内的对象越相似,聚类结果就越好。2、K均值聚类的优点 算法简单容易实现 缺点: 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在大规模数据上收敛速度较慢3、K-均值算法算法流程以及伪代码 首先随机选择k个初始点作为质心。然后将数据集中的每个点分配到一个簇中,具体来说,遍历数据集计算数据与质心之间的距离找到最小的
转载
2023-06-07 16:48:54
182阅读
K均值(K-means)算法——非监督、聚类
1、K均值(K-means)算法K均值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监督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比较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较为相似的样本划分到同一个类别中。由于K均值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K均值算法的缺点: K值是用户给定的,在进行数据处理前,K值未知,不同的K值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对初始簇
转载
2023-06-21 22:18:00
136阅读
在《多元统计分析——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K-中值、K-众数)》当中,我们理解了K-均值聚类的原理,也简单的介绍了K-均值聚类的两个应用场景:发现异常情况:如果不对数据进行任何形式的转换,只是经过中心标准化或级差标准化就进行快速聚类,会根据数据分布特征得到聚类结果。这种聚类会将极端数据单独聚为几类。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分析之前的异常值剔除,对异常行为的挖掘,比如监控银行账户是否有洗钱行为、监控P
转载
2023-08-14 20:12:27
83阅读
K均值聚类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是先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聚类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聚类。一旦全部对象都被分配了,每个聚类的聚类中心会根据聚类中现有的对象被重新计算。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或最小数目)对象被重新分配给不同的聚类,没有(或最小数目)聚类中心再
转载
2024-05-31 05:29:23
56阅读
最近在学习一些数据挖掘的算法,看到了这个算法,也许这个算法对你来说很简单,但对我来说,我是一个初学者,我在网上翻看了很多资料,发现中文社区没有把这个问题讲得很全面很清楚的文章,所以,把我的学习笔记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k-Means 算法是一种 cluster analysis 的算法,其主要是来计算数据聚集的算法,主要通过不断地取离种子点最近均值的算法。问题 K-M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