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2 官网H2 官网 http://www.h2database.com/html/main.htmlH2 是一款短小精干的 Java 内存数据库,性能强劲。H2 的优点:非常快的数据库引擎开源Java 编写支持标准 SQL, JDBC API内嵌和服务器模式,支持集群强大的安全特性可使用 PostgreSQL ODBC多版本并发基于磁盘或者内存数据库和表,支持只读数据库,临时表支持事务(re
转载 2023-10-24 00:31:50
20阅读
数据库中,并发控制是指在多个用户/进程/线程同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何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和隔离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并发。 当多个用户/进程/线程同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会出现3种冲突情形: 读-读,不存在任何问题读-写,有隔离性问题,可能遇到脏读(会读到未提交的数据) ,幻读(重复读)等。写-写,可能丢失更新要解决冲突,一种办法是是锁,即基于锁的并发控制,比如2PL,这种方式
这里写目录标题高并发解决方式:缓存数据一致性:缓存穿透:缓存中的数据没有,恶意请求,直接到数据库了缓存的雪崩:大量的数据在同一时刻失效,导致请求直接到数据库上了缓存的击穿:热点key访问非常高频,在热点key失效的瞬间,造成大量并发数据库分布式事务:Nginx高可用:分布式和微服务区别:前端向服务器信息推送技术高并发量:dubbo的问题: 高并发解决方式:缓存:redis内存数据库,Nginx
1、最初级的缓存不一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先删除缓存,再修改数据库,如果修改数据库的时候,别的线程查到旧数据并更新缓存,缓存中是旧数据数据出现不一致。    先修改数据库,再删除缓存,如果删除缓存成功了修改数据库失败了,那么数据库中是旧数据,缓存中是空的,那么数据不会不一致,因为读的时候缓存没有,则读数据库中旧数据,然后更新到缓存中。   2、并发数据缓存不一致问题分析问题:  第一个请求数据发生
## 数据库并发读写与 Redis 的应用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数据并发读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难点。随着用户访问量和数据量的增加,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变得愈加复杂。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的键值存储数据库,因其强大的并发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本文将探讨 Redis 在并发读写中的应用,并附带简单的代码示例。 ### 1. 什么是并发读写 并发读写是指多个用户或程序同时读取和写
原创 8月前
56阅读
数据库读写分离高并发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通过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和性能。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高并发的步骤。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高并发的整个流程: ```mermaid journey title 数据库读写分离高并发流程 section 创建主数据库 MainDB
原创 2024-01-19 18:44:07
59阅读
读写分离: 为保证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我们要求所有对于数据库的更新操作都是针对主数据库的,但是读操作是可以针对从数据库来进行。大多数站点的数据库读操作比写操作更加密集,而且查询条件相对复杂,数据库的大部分性能消耗在查询操作上了。主从复制数据是异步完成的,这就导致主从数据库中的数据有一定的延迟,在读写分离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这一点。以博客为例,用户登录后发表了一篇文章,他需要马上看到自己的文章,但是对
1、关于高并发的几个重要概念 1.1 同步和异步 首先这里说的同步和异步是指函数/方法调用方面
缘起在《服务读写分离(读服务,写服务),是否可行?》中,对背景做了交代,互联网架构设计上,数据库可以读写分离,服务能否读写分离呢? 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服务读写分离”架构:一、单纯服务读写分离如上图,服务化之后:业务方通过RPC分别调用读服务和写服务服务层分为读服务与写服务底层是高可用的数据库集群 二、服务和数据库同时读写分离读服务与写服务读写的是不同的数据库,如上图:写服务访问
# Java数据库读写并发解决方案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数据库并发读写能力至关重要。在Java中实现高并发数据库读写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初始化数据库连接 | 设置数据库连接池以支持并发连接 |
原创 10月前
245阅读
主从数据库的建立一般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容灾:备在异地,主库不存在了,备可以立即接管,无须恢复时间2、负载均衡:主库做增删改,备做查询,这样很多查询业务不占用主库资源3、数据集中和分发:此种模式主要用于数据从分公司集中到总公司,或从总公司分发到分公司, 前提是公司需要同步的数据很少,另外各公司间业务系统不是同一家公司开发的读写分离简单的说是把对数据库读和写的操作分开对应不同的数
一、读写分离概述 读写分离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就是把对数据库的读操作和写操作分离开。读写分离在网站发展初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读写并发时产生锁的问题,将读写压力分担到多台服务器上,通常用于读远大于写的场景。 读写分离的基本原理是让主数据库处理事务性增、改、删操作(INSERT、UPDATE、DELETE),而从数据库处理SELECT查询操作。数据库
1、背景  一个项目中数据库最基础同时也是最主流的是单机数据库读写都在一个中。当用户逐渐增多,单机数据库无法满足性能要求时,就会进行读写分离改造(适用于读多写少),写操作一个,读操作多个,通常会做一个数据库集群,开启主从备份,一主多从,以提高读取性能。当用户更多读写分离也无法满足时,就需要分布式数据库了(可能以后会学习怎么弄)。  正常情况下读写分离的实现,首先要做一个一主多从的数据库集群
目录文章素材数据库1、认识一下SQLiteOpenHelper2、创建单例模式SQLiteOpenHelper3、单例模式下的增删改查线程池1、示列2、调用总结 文章素材       本文素材来源于作者(玉念聿辉)的愚蠢操作,最近在一个项目有使用到本地数据库,一段猛如虎的操作下来后发现没法进行多线程操作,大致是报一个数据库被占
目录一、什么是读写分离?二、为什么需要读写分离?三、如何实现读写分离?1.实现原理2.实现方案一、什么是读写分离?读写分离就是将对数据库的读操作和写操作分散到不同的数据库节点上。二、为什么需要读写分离?当用户量越来越多,访问量越来越大,单节点数据库难免会遇到性能瓶颈。目前很多系统都是读多写少,因此可以把数据节点拆分为主节点和从节点,主节点负责处理写操作,从节点负责处理读操作,这能够有效的避免由写操
今天看一下juc 总结。1.volatile 关键字内存可见性问题:每个线程有独立的缓存,两个线程操作共享数据是时,彼此不可见。如何解决可见性问题:  使用同步锁解决,但效率低。  volatile关键字:两个线程操作共享数据是时,彼此可见的。每次向主存更新,每次读取主存。  区别:volatile 不具备互斥性,不保证原子性。2原子性问题 int i =1
高性能Mysql 读书 笔记 希望每天能坚持读书一小节并记录,摘录关键词进行理解。 文章目录第1章 MySQL 架构与历史1.2并发控制1.2.1读写锁1.2.2锁粒度 第1章 MySQL 架构与历史要点:读锁是共享的,或者说是相互不阻塞的。写锁则是排他的,也就是说一个写锁会阻塞其他的写锁和读锁,这是出于安全策略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给定的时间里,只有一个用户能执行写入,并防止其他用户读取正
常见的提高高并发下访问的效率的手段 首先要了解高并发的的瓶颈在哪里1.可能是服务器网络带宽不够2.可能web线程连接数不够3.可能数据库连接查询上不去。 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思路也不同。1.增加网络带宽,DNS域名解析分发多台服务器。2.负载均衡,前置代理服务器nginx、apache等等3.数据库查询优化,读写分离,分表等等  在高并发下面需要常常需要处理
 一、并发处理 数据库的特点就是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在通常情况下总是有若干个事务并发地运行,这些并行的事务可能并发地存取相同的数据。因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有一种机制去保证这种并发的存取和修改不破坏数据的完整性,确保这些事务能正确地运行并取得正确的结果。我们知道,事务并发执行时若不加控制的话,将导致不正确的结果和数据库的不一致状态。为保证数据库数据正确地反映所有事务的更
 一、线程池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2: // 产生线程池,有3个线程,使用固定线程池创建3: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4: //产生线程池,动态创建线程池的大小5: ExecutorServi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