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同步容器二、并发容器1.List2.Map3.Set4.Queue三、原子类无锁方案的实现原理原子类 一、同步容器Java 1.5之前,性能比较差,主要通过synchronized来实现List list = Collections. synchronizedList(new ArrayList()); Set set = Collections. synchronizedS
转载 2023-12-16 02:06:05
135阅读
在上一篇中介绍了HashMap的原理,这一节是ConcurrentMap的最后一节,所以会完整的介绍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 ConcurrentHashMap原理 在读写锁章节部分介绍过一种是用读写锁实现Map的方法。此种方法看起来可以实现Map响应的功能,而且吞吐量也应该不错。但是通过前面对读写锁原理的分析后知道,读写锁的适合场景是读操作>>写
白嫖不好,写作不易,各位的点赞和评论就是我的动力。目的:做并发测试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带宽大小,看看网络能承受我们每秒到底能发送出多少个数据包,本篇博文是,介绍带宽与我们每秒最多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关系。先说推出的结果   并发数 = 带宽*67.2/数包大小   // 注意公式的带宽单位 Mb (是小写b),发送出的数据大小单位是KB (是大
2、Java并发机制的底层实现原理2.1 volatile的应用volatile的定义与实现原理volatile 的使用优化2.2 synchronized 的实现和原理Java 对象头锁的升级与对比2.3 原子操作的实现原理CPU 术语定义处理器如何实现原子操作Java如何实现原子操作 Java 代码在编译后会变成Java 字节码,字节码被类加载器加载到JVM 里,JVM 执行字节 码,最终需
转载 2023-08-14 21:00:19
38阅读
# Java文件并发读写Java编程中,文件的读写是一项基本操作。然而,在多线程的应用程序中,同时进行文件读写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者文件损坏。因此,需要使用并发控制机制来确保文件的安全读写。 ## 文件读写的基本原理 在Java中,文件的读写操作通常使用`FileInputStream`和`FileOutputStream`类来实现。这两个类分别用于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和向文件中写入数
原创 2023-08-31 07:10:36
402阅读
# Java Map 并发读写实现指南 在Java中处理并发读写操作时,使用合适的容器和工具非常重要。我们通常使用`ConcurrentHashMap`来实现高效的并发读写。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步骤地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这一功能。 ## 处理流程 我们可以将实现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 创建一个`Concurrent
原创 2024-09-02 05:56:14
87阅读
 - 对读写能力进行扩展,采用读写分离方式解决性能瓶颈   运行一些额外的服务器,让它们与主服务器进行连接,然后将主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副本并通过网络   进行准实时的更新(具体的更新速度取决于网络带宽)通过将读请求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面进行处理,   用户可以从新添加的从服务器上获得额外的读查询处理能力- redis已经发现了这个读写分离场景特别普遍,自身集成了读写分离供用户使
转载 2023-08-22 21:16:33
90阅读
在写之前先声明,本文是基于之前在博客园网站上检索到的一份JAVA多线程读写文件的示例,我在写自己的程序时是在那位作者写的基础上做了改良,但已不记得原文的地址。如果有知情者,烦请帖出地址,我在此文上加入引用或转载。 本程序是基于这么一种考虑,某系统后台有个将近2G大小的日志文件,你用任何编辑器去打开它,都将会很困难。针对这样的大文件解析处理,解决方案是使
最近项目中有遇到并发同时访问一个文件读写的情况、但是同时读写就会出错、所以我研究了一下java文件锁这个机制下面直接贴代码 我通过的是线程来模拟多人同时读写的情况 写文件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package com.dnion.test;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
转载 2023-07-21 20:11:46
67阅读
读写锁(ReadWriteLock),顾名思义,就是在读写某文件时,对该文件上锁。 1. ReentrantReadWriteLock 三部曲: 加锁; 读写操作; 解锁;(为保证解锁操作一定执行,通常将其置于 finally 代码段内) 2. 将读写锁应用于集合类上 使得集合线程安全。一个线程安全的字典(map)如下: class RWDictionary { private
转载 2017-09-12 23:56:00
314阅读
2评论
(1)数据库高并发        数据库高并发现象带来问题:数据库作为一个共享资源,应该能够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当多个用户并行的存取数据库时,会发生多个用户程序并发的存取同一数据的现象,比如每天有上亿的流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每秒并发读是几万次,每秒只要有数据更新,就可能会出现缓存与数据库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如果对并发
基本概念首先,为了理解和使用 Java 中的并发编程打下坚实基础。并发编程对于利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强大功能以及创建能够同时并行执行任务的响应灵敏且高效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的。概念解释Thread线程代表 Java 程序内的独立执行路径。线程允许并发和并行执行代码。Java通过Thread类支持多线程。Runnable该Runnable接口用于定义可由线程执行的代码。它提供了一种封装线程应执行的任务或
读锁的调用,最终委派给其内部类 Sync extend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 获取读锁,如果写锁不是由其他线程持有,则获取并立即返回; * 如果写锁被其他线程持有,阻塞,直到读锁被获得。 */ public void lock() { sync.acquireShared(1); } /** * 以共享模式获取对象,忽略
转载 2023-07-20 21:49:38
60阅读
1 什么是并发问题。 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或着说在同一段时间内)访问同一资源会产生并发问题。银行两操作员同时操作同一账户就是典型的例子。比如A、B操作员同时读取一余额为1000元的账户,A操作员为该账户增加100元,B操作员同时为该账户减去 50元,A先提交,B后提交。 最后实际账户余额为1000-50=950元,但本该为 1000+100-50=1050。这就是典型的并发问题。如何解决?可以用锁
转载 10月前
41阅读
线程池顾名思义就是指管理一组同构工作线程的资源池,线程池与工作队列(Work Queue)密切相关,工作队列中保存了所有等待执行的任务。线程池管理的线程的任务就是从工作队列中获取一个任务、执行任务,然后返回线程池并等待下一个任务。 一、线程池的优势1、减少线程的创建与销毁所带来的开销,同时任务不需要等待线程创建的时间而可以直接执行,只要有空闲线程的话2、减少空闲活跃线程所带来的CPU资源
阻塞式集合:这类集合包括添加和移除的数据方法。当集合已满或为空时,被调用的添加或者移除方法就不能立即被执行,那么调用这个方法的线程将被阻塞,一直到该方法可以被成功执行。非阻塞式集合:这类集合也包括添加和移除的方法,如果方法不能立即被执行,则返回null或抛出异常,但是调用这个方法的线程不会被阻塞。非阻塞集合:        ConcurrentLi
转载 2024-05-31 00:45:02
53阅读
# 并发读写Redis 在现代的互联网应用中,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缓存、会话管理等场景。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并发读写Redis的需求。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并发读写Redis,并附带代码示例。 ## Redis并发读写简介 并发读写Redis是指多个线程或进程同时对Redis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并发控制手段,
原创 2024-07-08 04:35:04
32阅读
读写锁是什么如果没有读写锁,那么使用其他类型的锁,线程无论是做读操作还是写操作,都需要去获取锁,也都需要阻塞等待着锁资源的释放。但是如果仅仅是读操作,其实完全是允许多线程同时进行的,因为读操作不涉及数据的修改,也就不会引起线程安全问题,相反的,多个读操作并行执行,反而提高了效率。而因为写操作涉及数据的修改,会引起线程安全问题,所以写操作就要做到与其他操作的互斥,以此来保证线程的安全。读写锁就提供了
# MongoDB 并发读写 ## 引言 在现代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的并发读写能力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随着用户数量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面临着大量并发读写请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数据库需要具备高并发读写的能力,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本文将介绍MongoDB数据库的并发读写特性,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读者理解。 ## MongoDB 并发读写特性 MongoDB是一个开源的文档数据库
原创 2023-10-13 07:00:33
420阅读
# 如何实现Redis读写并发 ## 引言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们经常需要在项目中实现Redis的读写并发操作。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指导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实现Redis的读写并发。我们将逐步展示整个流程,并提供相关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B(连接Redis) C(读取数据) D(写入
原创 2024-04-17 03:51:51
3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