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OS 线程通信详解 在 iOS 开发中,线程与数据之间的通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多线程环境中,主线程负责更新用户界面,而其他线程则通常在后台处理耗时的操作。所以,确保在主线程和其他线程之间安全高效地传递数据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 iOS 中的线程通信方式,并提供示例代码进行说明。 ## 线程的基本概念 在 iOS 中,线程是执行任务的基本单元。每个应用程序至少有一个主线程,负责处理用
原创 8月前
12阅读
NSThread平时常用来获取当前线程和主线程// 获得主线程 + (NSThread *)mainThread; + (NSThread *)currentThread;启动线程方法- (void)start; // 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 运行状态。当线程任务执行完毕,自动进入死亡状态阻塞(暂停)线程方法+ (void)sleepUntilDate:(NSDate *)date;
转载 2023-11-30 09:45:53
65阅读
线程间的通信主要用于主线程与子线程的,也有用于子线程与子线程的 介绍下面几种通信方式 1.利用GCD方式(推荐) - (void)touchesBegan:(NSSet<UITouch *>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开一个子线程 dispat
转载 2016-03-27 17:02:00
84阅读
2评论
# iOS线程通信iOS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不同的线程之间进行通信线程通信是指在不同的线程之间传递数据或执行某些任务。iOS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线程通信,包括使用GCD和OperationQueue等。 ## GCD(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是一种用于管理任务执行的技术,它使用队列来调度任务并自动管理线程。在GCD中,有两种类型的队列:串行队列和并
原创 2023-08-24 04:15:37
160阅读
回顾     1. 线程分前台线程和后台线程,差别就在于是否会阻止主线程结束     2. 线程异步是多线程同步执行,线程同步是在多线程遇到抢夺资源的时候防止多个线程打架     3. 实例化Thread类的时候可以使用的委托有两个,分别是有参数 和 无参数     4. 几个同
转载 2024-05-31 13:57:10
35阅读
线程和进程各自的通信方式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各自的特点造成的,具体的进程和线程的区别进程间的通信方式1.管道 匿名管道:在内核中申请一块固定大小的缓冲区,程序拥有写入和读取的权利,一般使用fork函数实现父子之间的通信 命名管道:在内核中申请一块固定大小的缓冲区,程序拥有写入和读取的权利,没又血缘关系的进程也可以进程间通信。管道的特点: -面向字节流 -生命周期随内核 -自带同步互斥机制 -半双工
iOS开发中,线程通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我们在应用中使用多线程时,往往需要在不同的线程之间传递数据或消息。例如,网络请求或数据处理通常是在后台线程完成的,而更新UI则需要在主线程上执行。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背景还原用户场景 想象一下,我们正在开发一个聊天应用,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消息后,点击发送按钮。应用需要在后台线程处理中转消息,然后在主线程更新界面。这种
原创 6月前
24阅读
iOS开发中,实现socket网络通信是复杂的,尤其是在多线程环境下进行线程通信时。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iOS socket 线程通信”这一困扰开发者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背景定位、参数解析、调试步骤、性能调优、排错指南和生态扩展。 ## 背景定位 在处理实时信息更新、游戏数据同步等场景中,iOS socket通信使得应用能实时处理数据。然而,线程安全性、数据同步以及资源占用等问题可能会导致程
1 多线程是什么  多线程是个复杂的概念,按字面意思是同步完成多项任务,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不同的角度去看,多线程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对于硬件,现在市面上多数的CPU都是多核的,多核的CPU运算多线程更为出色;从操作系统角度,是多任务,现在用的主流操作系统都是多任务的,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写博客;对于应用来说,多线程可以让应用有更快的回应,
// // ViewController.m // 06-掌握-线程通信 // // atomic:为set方法加锁,线程安全,需要消耗资源。 // nonatomic:不为set方法加锁,非线程安全,适合内存小的移动设备 // #import "ViewController.h" @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property (weak, nona...
转载 2017-09-08 11:12:00
39阅读
2评论
进程/线程通信iOS 进程间通信8种方式1、URL scheme- [x] 这个是iOS APP通信最常用到的通信方式,APP1通过openURL的方法跳转到APP2,并且在URL中带上想要的参数,有点类似HTTP的get请求那样进行参数传递。这种方式是使用最多的最常见的
原创 2021-06-01 18:12:41
3109阅读
1、锁机制     1.1 互斥锁:提供了以排它方式阻止数据结构被并发修改的方法。     1.2 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共享数据,而对写操作互斥。     1.3 条件变量:可以以原子的方式阻塞进程,直到某个特定条件为真为止。对条件测试是在互斥锁的保护下进行的。条件变量始终
转载 2024-09-08 11:32:42
16阅读
iOS开发过程中,线程通信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由于iOS的UI更新只能在主线程中完成,开发者常常需要在后台线程与主线程之间传递信息。这种需求催生了多种解决方案和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iOS线程通信问题的各个维度,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高效地实现线程之间的通信。 ### 背景定位 iOS应用的响应性和流畅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在处理耗时操作时,例如网络请求、数据库访问等,必须在后台线
原创 5月前
27阅读
线程之间如何通信通信线程之间以何种机制来交换信息。在命令式编程中,线程之间的通信机制有两种共享内存消息传递共享内存在共享内存的并发模型里,线程之间共享程序的公共状态,通过 写—读内存中的公共状态进行隐式通信。消息传递在消息传递的并发模型里,线程之间没有公共状态,线程之间必须通过发送消息来显式进行通信线程之间如何同步同步是指程序中用于控制不同线程间操作发生相对顺序的机制。 在共享内存并发模型里,
前言 说到线程之间通信方式:依据我的理解 主要是有两种吧 1.是通过共享变量,线程之间通过该变量进行协作通信; 2.通过队列(本质上也是线程间共享同一块内存)来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模式来进行通信;1.通过线程之间共享变量的方式这个就有必要说下 wait(),notify(),以及notifyAll() 这三个方法这三个方法都是属于Object的方法;所以所有类都可以继
转载 2023-07-20 21:56:12
153阅读
OS 支持多个层次的多线程编程,层次越高的抽象程度越高,使用起来也越方便,也是苹果最推荐使用的方法。下面根据抽象层次从低到高依次列出iOS所支持的多线程编程范式: 1, Thread; 2, Cocoa operations; 3, 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 (iOS4 才开始支持) 下面简要说明这三种不同范式: Thread 是这三种范式里面相对轻量级的
转载 2023-10-07 22:51:26
35阅读
目录线程通信相关概述提出问题方式一:使用Object类的wait() 和 notify() 方法方式二:Lock 接口中的 newContition() 方法返回 Condition 对象,Condition 类也可以实现等待/通知模式方法三:使用 volatile 关键字方法四:基本 LockSupport 实现线程间的阻塞和唤醒方法五:使用JUC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线程通信
转载 2023-11-14 06:46:34
77阅读
线程通信的常用方式1.简介线程通信简单来说就是实现线程的交替工作,传递信息。例如在一个方法中我有两个线程A和B在运行,我希望线程A先向一个集合里面循环新增数据,当增加到第五次的时候,线程B才开始执行其他的操作。 线程通信的模型有两种:共享内存和消息传递。2.共享内存模型1)volatile关键字使用volatile关键字简单来说就是多个线程同时监听一个变量,当该变量发生变化的时候,所有的监听的
问题有两个线程,A 线程向一个集合里面依次添加元素“abc”字符串,一共添加十次,当添加到第五次的时候,希望 B 线程能够收到 A 线程的通知,然后 B 线程执行相关的业务操作。线程通信的模型有两种:共享内存和消息传递,以下方式都是基本这两种模型来实现的。一、使用 volatile 关键字基于 volatile 关键字来实现线程间相互通信是使用共享内存的思想。大致意思就是多个线程同时监听一个变量
转载 2023-11-10 17:20:39
37阅读
线程间要进行通讯--或者说一个线程要获得另一个线程的某些数据.  多线程通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全局变量 进程中的线程间内存共享,这是比较常用的通信方式和交互方式。 注:定义全局变量时最好使用volatile来定义,以防编译器对此变量进行优化。2.Message消息机制 常用的Message通信的接口主要有两个:PostMessage和PostThreadMessag
转载 2023-10-07 19:48:21
25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