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基于UNIX系统,iOS的系统架构分为四层,由上到下一次为:可触摸层(Cocoa Touch layer)、媒体层(Media layer)、核心服务层(Core Services layer)、核心操作系统层(Core OS layer),如图:(1)触摸层(Cocoa Touch layer):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各种常用的框架并且大部分框架与界面有关,本质上来说它负责用户在iOS设备上
转载
2023-07-08 11:04:34
91阅读
简单谈一谈大并发服务器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基本的服务器框架都是C/S结构的,请求和相应流程是这样的: 这样的框架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客户端大并发请求到来,服务器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库操作,假设数据库最大连接数为1000个,此时有10000个请求访问应用服务器,那么应用服务器只能处理1000个请求,剩下99000个等待1000个请求处理好后再进行访问数据库处理。可以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
Java多线程编程中,常用的多线程设计模式包括:Future模式、Master-Worker模式、Guarded Suspeionsion模式、不变模式和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等。这篇文章主要讲述Master-Worker模式 1. Master-Worker模式 Master-Worker模式是常用的并行模式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由两类进程协同工作,即Master进程和Worker进
转载
2023-11-18 20:46:13
93阅读
--多线程开发 概览 大家都知道,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减少用户等待时间,让程序尽可能快的完成运算。可是无论是哪种语言开发的程序最终往往转换成汇编语言进而解释成机器码来执行。但是机器码是按顺序执行的,一个复杂的多步操作只能一步步按顺序逐个执行。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对于单核处理器,可以将多
转载
2016-02-26 20:12:00
88阅读
2评论
概览大家都知道,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减少用户等待时间,让程序尽可能快的完成运算。可是无论是哪种语言开发的程序最终往往转换成汇编语言进而解释成机器码来执行。但是机器码是按顺序执行的,一个复杂的多步操作只能一步步按顺序逐个执行。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对于单核处理器,可以将多个步骤放到不同的线...
转载
2015-12-03 13:07:00
52阅读
2评论
串行与并行在各个层次
在硬件级:CPU低并行,GPU高并行
在指令级:编译时指令的并行优化,指令流水线
在源码级:代码解耦
在设计模式级:功能解耦并行与并发
并发是串行指令在一个极小时间片内执行,不能认为这些指令在这个极小时间片内并行执行异步与同步
异步就是不需要同步
同步是指:当程序1调用程序2时,程序1停下不动,直到程序2完成回到程序1来,程序1才继续执行下去。 异步是指
1)并发和并行的区别在软件开发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多线程的问题,在iOS客户端开发(或者.NET的winform或者wpf这样的cs程序)中就更不可避免的会用到多线程,在bs类型的web项目中要考虑一个并发问题,而在这里我们来说一下多线程的并行问题。首先了解并发和并行的区别:并发的实质是一个物理CPU(也可以多个物理CPU) 在若干道程序之间多路复用,并发性是对有限物理资源强制行使多用户共享以提高效
转载
2023-10-10 20:42:01
115阅读
随着多核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硬件的利用率和满足超级计算日益增长的需求,并行编程语言应运而生,UPC 就是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程序开发人员面临到并行编程的问题,因此学习一门并行编程语言必要性变得愈发迫切。UPC 并行编程语言在国外已经得到重用,但是在国内介绍该语言的材料还比较匮乏。因此,本文通过重点介绍 UPC 并行编程语言对 C 语言所进行的扩展,使读者对 UP
转载
2023-09-17 11:21:55
168阅读
一、背景虽然目前处理器核心数已经发展到很大数目,但是按任务并发处理并不能完全充分的利用处理器资源,因为一般的应用程序没有那么多的并发处理任务。基于这种现状,考虑把一个任务拆分成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得到执行,最后合并每个单元的结果。Fork/Join框架是JAVA7提供的一个用于并行执行任务的框架,是一个把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最终汇总每个小任务结果后得到大任务结果的框架。二、工作窃取算法指的
转载
2023-12-26 19:55:26
44阅读
iOS的整体架构分为4层——Cocoa Touch层、Media层、Core Services层和Core OS层,下面概要介绍一下这4层。 Cocoa Touch:构建iOS应用的一些基本系统服务,如多任务,触摸输入和推送通知Address Book UI : 前缀为AB,访问用户的联系人信息Event Kit UI :前缀为EK,访问用户的日历事件数据Game Kit
转载
2023-07-26 14:22:35
72阅读
引言:为什么需要层次化GEMM设计?在现代GPU计算中,通用矩阵乘法(GEMM,General Matrix Multiply)是最核心的计算模式之一。然而,实现高性能的GEMM并非易事——它需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精细的并行化设计,从线程级到块级再到设备级,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优化策略。CUTLASS(CUDA Templates for Linear Algebra Subroutines and
# iOS 并行请求实现指南
在开发 iOS 应用时,进行网络请求是常见的需求。有时我们需要并行处理多个网络请求,以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在 Swift 中实现并行请求。
## 流程概述
要实现iOS并行请求,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 确定请求的 URL 地址 |
| 2 | 创建 URLSe
原创
2024-09-29 03:36:22
49阅读
一、概述在GCD中有两种队列,分别是串行队列和并发队列。在串行队列中,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任务在执行,不能充分利用多核 CPU 的资源,效率较低。并发队列可以分配多个线程,同时处理不同的任务;效率虽然提升了,但是多线程的并发是用时间片轮转方法实现的,线程创建、销毁、上下文切换等会消耗CPU 资源。目前iPhone的处理器是多核(2个、4个),适当的并发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无节制地并发,如将大量任务不加思
转载
2024-09-25 12:10:11
70阅读
一、原始代码from joblib import Parallel, delayed
import time
def single(a):
""" 定义一个简单的函数 """
time.sleep(1) # 休眠1s
print(a)
start = time.time() # 记录开始的时间
for i in range(10): # 执行10次single()
转载
2023-06-20 10:26:00
101阅读
一、任务和队列任务:在线程中执行的操作;执行任务有两种方式:同步执行 和 异步执行:同步执行:同步添加任务到队列中,前一个任务没有执行完,后面不能执行。不开辟新线程异步执行:异步添加任务到队列中,任务同一时间可以一起执行。开启多个新线程队列: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采用 FIFO(先进先出)的原则;GCD中有两种队列:串行队列和并发队列:串行队列:每次只有一个任务被执行,让任务一个接着一个地执行并
Python 在程序并行化方面多少有些声名狼藉。撇开技术上的问题,例如线程的实现和 GIL,我觉得错误的教学指导才是主要问题。常见的经典 Python 多线程、多进程教程多显得偏"重"。而且往往隔靴搔痒,没有深入探讨日常工作中最有用的内容。传统的例子简单搜索下"Python 多线程教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程都给出涉及类和队列的例子:import os
import PIL
from mu
转载
2024-02-25 06:23:31
50阅读
【一】Hadoop版本演进过程 由于Hadoop1.X 以前版本在 MapReduce 基本构架的设计上存在作业主控节点(JobTracker)单点瓶颈、作业执行延迟过长、编程框架不灵活等较多的缺陷和不足,2011 年 10 月,Hadoop 推出了基于新一代构架的 Hadoop
转载
2023-10-23 09:29:05
102阅读
理解 iOS 开发中 GCD 相关的同步(synchronization)\ 异步(asynchronization),串行(serial)\ 并行(concurrency)概念2014年11月21日iOS 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多线程技术,GCD 是常用的实现多线程的技术,其因简洁底层而备受欢迎。GCD 技术中,同步(synchronization)\ 异步(asynchronization)
转载
2023-11-19 11:29:38
55阅读
一、概念1.并发 当有多个线程在操作时,如果系统只有一个CPU,则它根本不可能真正同时进行一个以上的线程,它只能把CPU运行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再将时间 段分配给各个线程执行,在一个时间段的线程代码运行时,其它线程处于挂起状。.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并发(Concurrent)。2.并行 当系统有一个以上CPU时,则线程的操作有可能非并发。当一个CPU执行一个线程时,另一个CPU可以执行另一个线程
转载
2023-12-06 23:03:23
83阅读
Transformer笔记目录前言RNN背景与提出RNN的结构BPTT算法LSTM&TransformerSelf-Attention机制Muti-head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 目录前言 最近这两天一直在看有关Transformer的一些概念,首先Transformer的提出是基于NLP应用嘛,早期NLP常用的模型包括RNN,LSTM,RUG。但是上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