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Ingress?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Kubernetes暴露服务的方式目前只有三种:LoadBlancer Service、ExternalName、NodePort Service、Ingress; 而我们需要将集群内服务提供外界访问就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1、Pod 漂移问题 2、端口管理问题 3、域名分配及动态更新问题   
转载 2024-08-13 16:55:46
107阅读
ingress-nginx安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helm安装,另一种是通过ingress官网的提供的yaml文件去安装,本次先以官网的提供的yaml文件文件去安装,后面在出个通过helm安装的教程。 ingress-nginx官网地址:https://kubernetes.github.io/ingress-nginx/deploy/官网上介绍了各种环境分别部署ingress-nginx的方
转载 2024-06-05 22:00:06
192阅读
1.什么是动静分离“动”与“静”在弄清动静分离之前,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动,什么是静。在Web开发中,通常来说,动态资源其实就是指那些后台资源,而静态资源就是指Html、img、js、css等文件。动静分离就是将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分开,将静态资源部署在Nginx上,当一个请求来的时候,如果是静态资源的请求,就直接到nginx配置的静态资源目录下面获取资源,如果是动态资源的请求,nginx利用反向代理
项目背景背景:后端是用java,后端服务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现在要通过web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也就是B/S架构。后端专注做业务逻辑,不想在后端做页面渲染的事情,只向前端提供数据接口。于是协商后打算将前后端完全分离,页面上的所有数据都通过ajax向后端取,页面渲染的事情完全由前端来做。另外还有一个紧急的情况,项目要紧急上线,整个web站点的开发时间只有两周,两周啊!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定开始
先说明一下缘由,因为自己前段时间在实习,实习期间为了参与项目开发,粗略学习了下Vue、Vuex、Vue-Router,大致会一些基础的。这里也快要做毕业设计了,趁着放假回来的这两天,学习下Node的相关知识,最主要的是学习了Express这个基于Node的web框架,我自己本身选的毕设题目也是有关Node的,自然而然地想去用Vue和Express来做一个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也算是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了。
转载 2024-04-22 12:06:38
72阅读
官网地址​​https://kubernetes.github.io/ingress-nginx/examples/rewrite/​​创建带有重写注解的 Ingress 规则:$ echo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kind: Ingressmetadata: annotations: nginx.ingress.kubernetes.io/rew
原创 2022-11-26 21:24:48
1527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jwt后端配置1.导入依赖2.jwt方法类3.token生成4.jwt拦截器5.jwt拦截器配置二、jwt前端配置1.获取token2.封装axios三、踩坑记录1.静态资源被拦截(一、5)2./error被拦截(一、5)3.yml项目路径(一、5) 前言通过jwt实现单点登录,后端项目基于spring boot实现,前端使用vue.js示范。 jwt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诸如此类
转载 2024-03-20 20:06:21
43阅读
前后端分离有什么好处?1、前端js可以做很多数据处理的工作,减小服务器的压力。 2、后台的错误不会直接反映到前台。 3、前后端工程师约定交互接口,实现并行开发,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代码可以更好的维护。前后端分离会存在跨域的问题,什么是跨域呢?当一个请求url的协议、域名、端口三者之间任意一个与当前页面url不同即为跨域。打个比方,后端运行的项目占用了8080端口,前端运行的项目就不能使用8080
使用前:2009年以前,一直用asp(非asp.net)语言开发网站,网页调用数据等操作,是通过asp标签<%%>嵌入到HTML标签语言中。相隔八年后,听说最近都是MVC后又什么前后端分离开发。近两年业余时间看了java基础,spring基础,  spring mvc  ,同时也学习了 javaScript,  vue.js 相关框架。一句话,总之学习是学
转载 8月前
23阅读
前端从后端剥离,形成一个前端工程,前端只利用Json来和后端进行交互,后端不返回页面,只返回Json数据。前后端之间完全通过public API约定。 后端 Springboot:Controller层返回Json数据。前端 Vue + ElementUI + Vue router + Vuex + axios + webpack主要参考:1.Vue官网2.一个基于Vue+Elemen
目录一、配置nginx1、安装ningx二、在2台虚拟机上分别部署tomcat三、配置tomcat1和2 动静分离配置1、tomcat1配置1、Tomcat1 server 配置2、Tomcat2  配置1、Tomcat2 server 配置四、Nginx 配置负载均衡,反向代理 1、设置静态页面一个企业内部最基础的架构组成需要一个处理静态Web服务的页面,
转载 2024-04-28 13:51:24
227阅读
目录一、安装Nginx1.1先一键安装4个依赖1.2下载并解压安装包1.3安装nginx,一般我们在nginx都是要安装ssl证书的1.4 启动nginx服务1.5开放80端口1.6配置nginx自启动1.7修改/etc/rc.d/rc/local的权限二、多个tomcat负载加后端部署2.1创建多个tomcat2.2均衡负载2.3部署后端三、前端部署3.1在/usr/local目录里创建一个文件
转载 9月前
27阅读
## 实现K8S Ingress前后端 ### 概述 Kubernetes(K8S)是一个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开源平台。在Kubernetes中,Ingress是一种API对象,用于将外部HTTP和HTTPS流量路由到Kubernetes集群中不同服务的路由规则。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实现K8S Ingress前后端,以便将前端应用和后端服务部署在Kubernetes集
原创 2024-04-07 09:53:14
37阅读
2.1         前后台分离部署(一)       组网图 (二)       简要说明:如标题所示,至于为什么要前后台分离部署,个人理解的原因有三(一)   便于
转载 2024-03-07 14:14:16
323阅读
nginx的两种用法:打通前后端项目,前后端分离的项目,通过nginx建立连接负载均衡,一台机器请求转发至多个服务器1. 前后端分离项目,打通前后端项目前端项目中的配置后端项目的ip和端口号就是正常的下面看看nginx的配置文件:将打包后的前端项目放这里:vue项目打包后会生成一个dist文件夹 放在服务器上: 如果说前端的项目有改动,或者nginx.conf有改动,则重启nginxcd /us
这不是一篇纯技术文章,而是一篇分享我个人在前后端分离路上收获的点点滴滴的文章,以此来为准备尝试前后端分离或者想了解前后端分离的童鞋做一个大体的讲解。 尝试与改变如果你没有尝试过前后端分离的工作流程,那么可以先试想一下这样的流程改变:把流程从 PM:“我要这个功能”后端:“这个先找前端做个模板”前端:“模板做完了”后端:“我来对接一下,这里样式不对”前端:“我改完了”后端:“功能
前后端数据交互之Ajax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前端到一个阶段,必定会碰到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前端跟后端之间到底是怎么进行数据交互的?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以下三种方法: 1、form表单 2、ajax 3、websocket(不讨论) 首先,最原始的,通过form表单以post/get方式提交数据。当你点击submit按钮时,浏览器会默认把你在input里面输入的数据,以post
前后端分离的项目发布在同一台服务器上,服务器只有一个公网ip,也就只有一个80端口,而假设前端项目已经运行在80端口上了,而项目中又要用到微信授权等就必须要后端运行在80端口上才行,这个时候就可以用nginx进行反向代理配置了。首先配置前端项目,进入到nginx安装目录的conf文件夹:vim nginx.conf 在http模块下添加以下配置: #mobile server {
转载 2024-04-07 13:57:44
225阅读
环境:A 机器名exc.test.com.cn、B 机器名exc1.test.com.cn,A为前端,B为后端,都安装WIN2003和EXCHANGE2003企业版     前提条件:Exchange前端和后端服务器须在同一域(Domain),前后端都必须运行Exchange2003企业版。将Exchange后端服务器作为域控制器和全局编录服务器  &
转载 精选 2009-05-20 17:38:54
1206阅读
基于Spring Boot快速搭建一个renren-fast前后端分离项目1、在Gitee平台的【人人开源】仓库中下载项目一个前后端分离的项目前端项目:renren-fast-vue后端项目:renren-fast复制仓库地址,在Git Bash中Clone2、安装node.js解决警告3、导入项目先将后端项目:renren-fast导入IDEA再导入前端项目:renren-fast-vue前端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