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内容请看:Java、Scala和Go语言多线程并发对比测试。  相关的代码下载:http://qinhui99.itpub.net/resource/2570/31876 测试结果和结论 统计1~N个自然数里面有多少个质数,并记录所花费时间。相同的N,时间越少性能越好。 AMD 双核 2.8G ,4G内存       
转载 2023-12-29 12:36:28
29阅读
1.管道chan吞吐极限10,000,000,单次Put,Get耗时大约100ns/op,无论是采用单Go程,还是多Go并发(并发数:100, 10000, 100000),耗时均没有变化,Go内核这对chan进行优化。解决之道:在系统设计时,避免使用管道chan传递主业务数据,避免将业务流程处理流程分割到对个Go程中执行,这样做减少chan传输耗时,和Go程调度耗时,性能会有很大的提升。案例分
转载 2023-07-12 14:37:33
303阅读
借过同事的一本《go语言并发之道》一直都没有去阅读。我是非常懒惰的,开一篇笔记,督促自己将本书阅读完成。主要是抓举一些概念,然后就是理解如何组织代码。O’Reily 奥莱利 出版社,原书名:《Concurrency in Go》,IBSN 978-7-5198-2494-5. 图书馆编码 TP3120. 前言1. 并发概述1.1. 并发的重要性1.2. 并发难点1.2.1. 竞争条件1.2.2.
转载 2023-09-20 16:52:41
12阅读
# GoJava并发的实现教程 ## 1. 引言 并发编程是现代软件开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使用Go语言还是Java语言,开发者都需掌握有效的并发编程模型。每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并发机制。本文将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教授如何在GoJava中实现并发。 ## 2. 整体流程 在实现GoJava并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 步骤 | 内容 | 说明
原创 8月前
17阅读
引言:如果你在实现一个方案或者处理一件事情之时,若发现方案极其复杂、手段极其繁琐,那请停下来告诉自己:一定有更简单的方案,因为好的东西一定是简单的、美的,如果还没找到,那人类需要继续进化!go 语言盛行的原因,很大程度因为其天生并发特性,稍后会对比 java并发,一起来看下,程序语言确实正在向着极简的方向发展。《大话 go 语言之类型系统》中已经介绍了 go 语言的类型系统特性,go 语言是静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处理并发任务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高性能的后台服务,还是响应迅速的前端界面,如何有效地进行并发处理都是开发者需要面对的挑战。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 Go 并发 Java 并发之间的比较。我们将通过多个维度来分析这两种语言的并发机制,包括适用场景、性能指标、特性、实战对比、深度原理以及生态扩展等方面。 ### 背景定位 在讨论具体的并发比较之前,让我们首先理解 GoJava
原创 6月前
65阅读
虽然是这样的标题没错,但是绝非语言大战,笔者本身是一个Java开发者,但说到底就是编程开发人员无疑,因此这并不阻碍我们去了解其它的语言,这就像有的人主食吃面,有的主食吃米,但是他们可以偶尔换个口味嘛(关于素食主义,emming,这不在笔者研究范围……)。随着5G时代的逐渐到来,互联网公司势必迎来新一轮不小的升级,服务云化必定是大趋势,为了跟上时代步伐,在面试准备之余对云开发相关做了一些了解。在这一
转载 2023-12-13 07:45:08
55阅读
第一章 并发概述1.1 竞争条件永远不要用time.Sleep来保证你程序运行的逻辑性,这不是一种优雅的方式,更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还可能会给你的程序留下可能潜伏许久的难以调试的bug。我们应该使用正确的协程间通信的方式来处理资源竞争的状况。1.2 原子性当某些东西被定义为原子的,或具有原子性的。那在它的运行过程中,它是不可分割的或不可中断的,即使异常。原子性的程序在并发环境中是安全的。(通常叫做
一.系统吞度量要素: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系统吞吐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并发数: 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响应时间:  一
 一、并发性Concurrency1.1 多任务# 怎么来理解多任务呢?其实就是指我们的操作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举个例子,你一边听音乐,一边刷微博,一边聊QQ,一边用Markdown写作业,这就是多任务,至少同时有4个任务正在运行。还有很多任务悄悄地在后台同时运行着,只是界面上没有显示而已。1.2 什么是并发# Go并发语言,而不是并行语言。在讨论如何在Go中进行并发处理之前,我
1、并发和多线程 并发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资源(多处理器or多核),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多任务的处理。 并发的概念表现在编程上,则为多线程编程,常见的实例:java web中的servlet就是采用的多线程机制。 线程作为轻进程,本身不具有资源,而进程才是拥有资源的主体。2、为什么使用多线程 多线程建立在操作系统的产生之后,在此之前,机器或者说处理器处理程序时,只能按照单个的执行流程进行,即
转载 2024-04-09 22:31:30
45阅读
第五章:构建块平台类库包含了一个并发构建块的丰富集合,比如线程安全容器和多种同步工具(Synchronizer)。Synchronizer用来调节相互协作的线程间的控制流。同步容器同步容器类包括两部分,一个 是Vector和HashTable,它们是早期JDK的一部分;另一个是它们的同系容器,在JDK1.2中才被加入的同步包装(wrapper)类。这些类是由Collections.synchron
错,典型的像统计商品库存。个人建议只要涉及到共享变量统统使用channel,因为channel源码中使用了互斥锁,它是并发安全的。我们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了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原创 2023-01-03 14:38:02
64阅读
今天在对比activeMQ跟openMQ的效能,便想起了之前有用到过的性能测试掌中宝jmeter,它功能强大且方便实用!我们之前用它的Http请求跟多线程测试EJB项目模块的性能与稳定。今天我想借助它的Java请求跟多线程测试两个开源Jms的效率。 Jmeter是apache的一个开源工具,绿色实用,本身就是Java铸造,解压即可用!下面对它的使用及步骤
转载 2023-10-26 05:28:17
0阅读
由于并行程序串行程序的不同特点,适用于串行程序的一些数据结构可能无法直接在并发环境下正常工作,这是因为这些数据结构不是线程安全的。本节将着重介绍一些可以用于多线程环境的数据结构,如并发List、并发Set、并发Map等。1.并发ListVector 或者 CopyOnWriteArrayList 是两个线程安全的List实现,ArrayList 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在多线程环境中使
在当今的技术环境中,处理高并发请求是构建高性能应用程序的关键。两种主流的编程语言——GoJava,在高并发处理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劣。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这两个技术进行比较,希望借此帮助开发者选择并实现合适的解决方案。 ### 适用场景分析 首先,让我们探讨这两种技术在高并发场景中的应用。一般来说,Go 更加适合用于微服务架构和网络服务,因其内置的并发特性(如 goroutine)使得编写并发
原创 6月前
29阅读
后续根据学习的深入会再更新理解本文打算从三点进行阐述1.java并发机制原理 2.golang的并发机制原理 3.两者有什么不同,导致了什么问题1.java并发机制原理Synchronized线程安全的主要诱因:存在共享数据(临界资源)存在多条线程共同操作这些共享数据,读写操作时发生指令交错例如:两个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i++和i–操作,因为每一个操作都会被编译为多条字节码,字节码运行完之后,
转载 2023-10-16 10:12:26
64阅读
使用了两种语言,但没有开发相同的业务。 然而,在目前的业务下,GO性能已经得到了具体的测试,而不会太担心GO性能,据说即将到来的GO1、5将再次提高性能太多。 其实还是很喜欢GO语言,简单,实用,并且适合大规模并发。 围棋学习阈值低于java。 如果担心gc影响实时,也可以申请大量内存做自己的内存管理。也许JavaGC更好,去不够。去并发比较好,Java达到同样效果,回调写死。真的很想知道,只是考
Java&Go 并发编程比较锁使用一个2线程(协程)累计数的例子来展示javajava中的锁是使用synchronized或者ReentrantLock,java中synchronized关键字对不同对象使用有不同的效果,可以对对象,实例方法,静态方法使用,分别表示给对象,实例,类加锁。synchronizedpublic class AccountingSync implements R
转载 2023-08-02 14:05:26
66阅读
内容:记录Go并发安全的一种mapGo原生map不是并发安全的mapGo的原生map不是并发安全的,在多协程读写同一个map的时候,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在Go的1.9版本之前的解决方案:使用读写锁来避免竞争//将锁变量map一起封装成一个并发安全的类型 var Map = struct{ sync.RWMutex m map[string]int }{m: make(map[st
转载 2024-01-31 00:17:38
4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