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情人节,一向善于挑日子的Google在其Android官方Blog上公布了新版Android SDK发布的消息(根据网站上的日期,SDK应该是2月12日就更新了,看来Google的公关做得确实很不勤劳...)。这次发布的SDK版本号为 M5,理论上这应该会是第一轮比赛初赛前最后一个版本了,在此前,为了大家更好适应新的SDK,Google将第一轮比赛初赛的结束日期顺延了将近一个半 月,这意
刚过去的CES 2018大会上,vivo展示了一项艳惊四座的黑科技,那就是屏下指纹;这一代表2018手机未来的黑科技,被vivo应用在了自家的主打机型X20 Plus上。iPhone人脸解锁PK vivo屏下指纹,谁才是2018手机圈主流?当前,能够量产的屏下指纹手机仅此一例,vivo又创造了一个“第一”。一、屏下指纹意味着什么?如果要问2017年手机行业最大的风口是什么,无疑就是全面屏。自从小米
科幻电影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不乏一些经典场面,让观众为之震惊赞叹,例如《钢铁侠》中的悬浮虚拟触摸屏、《碟中谍》中的指纹虹膜识别等。如今,这些看似高大上的科技也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像指纹与面容识别,其应用已经极为普遍与广泛。当今社会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对App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私密性与独特性的指纹与面容识别,就成为了强有力的保障。当用户在解锁设备、支付、文件访问时,
iPhone X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如果要我说,一定是没有了TouchID。苹果的新产品从指纹识别跨越到人脸识别后,大量厂商也在旗舰产品中加入了人脸解锁功能,虽然它们中的大部分没有激进到直接取消指纹键,但home键和全面屏不能两全已经成了事实。大部分手机要么采用背后指纹识别,要不牺牲屏占比保留home键。人脸识别解锁的流行,基本代表了指纹时代要告一段落。但仍然有厂商试图在指纹识别上进行创新。想要保留
转载
2023-12-22 13:12:48
91阅读
苹果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屏,以及提升手机解锁的安全性,在iPhone X上开始使用Face ID设计,从而砍掉了指纹解锁。Face ID在iPhone上大获成功之后,也有一些手机厂商选择跟进,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华为将这项技术在旗舰机上保留了下来。但是华为在整体解锁方案上比起苹果要更周到一些,还增加了一个指纹解锁。最开始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觉得两种解锁方案有些矛盾,但是最近的事情让大家明白,多一个指
转载
2024-02-03 08:22:52
127阅读
新款iPhone X最热门功能之一就是新的解锁方法:FaceID。由于创建了无边框手机,苹果不得不开发一种能简单快捷的解锁手机的新方法。不同于一些竞争对手继续使用放在不同位置的指纹传感器,苹果决定革新我们解锁手机的方式,让我们看一下手机就能解锁。借助一款先进的前置深度相机(facing depth-camera),iPhone X能够创建用户脸部的3维映射。此外,使用红外相机拍摄用户脸部的图片,该
转载
2024-08-21 11:00:00
43阅读
伴随着全面屏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在解锁方面面临着多条路径。比较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像 iPhone X 那样彻底放弃指纹识别,全面拥抱人脸识别; 第二种是则后置指纹识别模块的基础上,增加基于前置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功能,但这类的人脸识别通常不够安全; 第三种则是将指纹识别放置在屏幕上,也就是所谓的屏幕指纹识别。 考虑到人脸识别的安全性问题,在 Android 阵营中,选择后两种的比较多一点;尤其是
转载
2024-02-05 08:29:18
74阅读
最近在做虹软的人脸识别接入介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记录一下,防止其他人踩坑首选先讲下接入流程1.权限获取设备唯一标识,用于SDK激活授权<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READ_PHONE_STATE" />允许应用联网,用于SDK联网激活授权<uses-permi
转载
2024-02-24 14:05:37
66阅读
# 如何在Android中实现面容ID(Face ID)
在现代应用中,用户认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容ID(Face ID)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能够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用户验证方式。本文将指导您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实现面容ID的功能,适合刚入行的小白。
## 实现流程
在实现Android面容ID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9-28 05:12:13
210阅读
# Android 面容识别技术详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识别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密码和PIN码,成为用户身份验证的重要方式。在众多生物识别技术中,面容识别以其便利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尤其是在Android平台上。本文将探讨Android面容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示例代码。
## 面容识别技术概述
面容识别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手段对人的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和验
原创
2024-09-04 04:25:32
49阅读
# iOS App 面容 ID 登录科普
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iOS应用中,引入面容 ID(Face ID)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既提高了安全性,又简化了登录流程。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iOS应用中实现面容 ID 登录,包括代码示例和序列图的展示。
## 面容 ID 简介
面容 ID 是苹果公司在iPhone X及之后的设备上推出的一项生物识别技
原创
2024-10-04 06:29:52
297阅读
指纹识别装置曾是007电影中的高科技产品,现在却已成为用户登录电脑或上网时识别身份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消费市场,有时指纹识别装置的卖点是其更好的安全保障,因为人们认为指纹比密码更难以窃取或复制;有时则是因为它的便捷:按下指纹要比记住一大堆密码容易得多。
即使从便捷的角度来看,指纹识别装置也对电脑安全有好处,这是因为使用指纹认证的用户很少会采用那些不安全的方式记住密码,如在便签条
转载
2024-04-04 08:21:15
92阅读
最近在维护一个股票软件,新增加了一个通过指纹识别进行交易登录的功能,这个功能只针对华为,小米,三星等基于Android6.0及以上系统的手机,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最后终于解决了,我把它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1.android原生系统支持指纹识别是从6.0开始的,如何使用指纹识别的代码百度一大堆,可以参考:2.如果要向下兼容最好是使用:FingerprintManagerCompat man
转载
2023-09-16 11:33:35
14阅读
1人脸的检测和定位:检测图中有没有人脸,将人脸从背景中分割出来,获取人脸或人脸上的某些器官在图像上的位置。 2 特征提取:提取特征点,构造特征矢量;多个样本图像的空间序列训练出一个模型,它的参数就是特征值;模版匹配法用相关系数做特征;而大部分神经网络方法则直接使用归一化后的灰度图像作为输入,网络的输出就是识别结果,没有专门的特征提取过程。 3识别:将带识别的图像或特征
转载
2023-08-03 14:01:22
77阅读
face id与人脸解锁 Unlocking your phone using your face is the new hotness, mostly thanks to Apple’s Face ID. Android has had a similar feature since 2015 called Trusted Face, but it’s not e
转载
2023-07-27 16:30:33
0阅读
# Android 指纹登录获取认证ID 的实现指南
## 引言
随着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指纹识别逐渐成为移动应用中非常流行的身份验证方式。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详细讲解如何在 Android 应用中实现指纹登录,并获取认证 ID。我们将分步骤介绍整个过程,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及注释。
## 实现流程概述
在实现指纹登录之前,我们首先了解整个过程的步骤,如下表格所示:
| 步骤编号
原创
2024-09-23 06:49:54
109阅读
iPhone的面容ID解锁真的很烦人,解锁速度其实并没有指纹解锁快,尤其戴着口罩的时候更是痛苦,戴着口罩无法解锁的时候还需要拉下口罩,否则就只能输入密码解锁在网上搜寻了很多解决方案,主要有2种传播很广的方案1、通过训练戴着口罩不断输入密码,训练iPhone记住你戴口罩的样子,从网上的资料和评论来看,确实有成功的,大概需要100-300次不等,或者连续不断30分钟左右,戴着口罩进行输入密码解锁2、半
转载
2023-12-25 22:24:22
339阅读
当前,很多企业都设置了门禁系统,依赖指纹识别、磁卡识别、密码锁等现代技术甄别来往人员,防止陌生人进入内部导致安全事件发生。人脸识别技术出现并大热之后,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在门禁安防领域开花结果,尽管争议不断依然发展迅速。人脸技术重新定义企业门禁无论是磁卡门禁还是指纹门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人随意出入,保障区域安全。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磁卡、密码、指纹存在易丢失易盗用的情况,安全隐患极大。磁卡复制、指纹膜
公司项目里面要 TouchID 和 faceID 来解锁安全中心FaceIDiPhoneX 提供的刷脸功能与之前的设备的TouchID类似,都是属于生物验证的范畴。苹果爸爸也是为了照顾开发者,这两个功能对应的API基本相同,对于之前支持TouchID的APP其实可以在不做任何修改的基础上兼容FaceID,只是在一些UI样式上需要修改。biometryType iOS11之后LAContext新增b
转载
2024-05-29 12:16:41
67阅读
2009年我还在读大学,那是一个「诺基亚」与「三星」分庭抗礼的年代,彼时Iphone4还尚未诞生,苹果的前代产品3GS并未能入诺基亚的法眼,被认为是小众般的存在。那一年我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款苹果产品:ipod shuffle 4(现在还保留着)。从那时起到现在,差不多十年过去了。这十年期间我转战过安卓阵营、购买过三星的Note系列,也尝鲜过Windows phone,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苹果的怀抱。现
转载
2024-09-14 09:08:00
5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