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机制写操作在向 NameNode 写文件时,首先由客户端向 NameNode 发起文件上传请求,NameNode 检查文件要上传的目录,并鉴权。如果上传用户对此目录有权限,则允许客户端进行上传操作。客户端接收到允许指令后,将要上传的文件切分为 Block,之后按照顺序依次上传 block1、block2……block N,这也是为什么说 HDFS 无法进行并发写的原因。首先上传 block1,
# 如何实现Java多个窗口互通 ## 介绍 在Java开发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实现多个窗口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通,这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功能性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Java多个窗口互通,让你的程序更加完善和易用。 ## 流程梳理 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整个实现多个窗口互通的流程。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具体的步骤和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 步骤 | 操作 | | ---- | ---
原创 2024-03-19 03:44:34
105阅读
问题:为啥配置文件只需要指定主服务,无须指定从服务?为啥需要客户端节点?怎么逐一启动HDFS和统一启动HDFS?咋在HDFS中上传文件? master上部署主服务NameNode;slave上部署从服务DataNode;client上部署HDFS客户端。  HDFS基本特性: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为大数据其他组件提供了存储功能。具有高容错、高可靠、可扩展、高吞吐率
文章目录1. 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面试开发重点)1.1 NN和2NN工作机制1.1.1引言1.1.2 具体工作机制介绍1.1.3 NN和2NN工作机制详解:1.2 Fsimage和Edits解析1.2.1oiv查看Fsimage文件1.2.2oev查看Edits文件1.3 chkpoint时间设置1.4 NameNode故障处理1.5 集群安全模式1.5.1概述
转载 2024-09-29 11:21:43
62阅读
网关 路由器 dns 的实际应用:网关: 是一个可直接到达的IP路由器的IP地址,网关与本机IP地址必须处在同一网段,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网关路由器: 能够实现跨网段进行网络访问,只有开启了火墙策略才叫路由器,否则它只是一个双网卡dns: 是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是域名解析服务器的意思,即域名管理系统,将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NAT: 英文全称是“Networ
转载 2024-10-30 13:00:39
74阅读
已经过无数人进行搭建试验,成功率100% namenode和datanode的比较: 相同点: 1. 每台机器都放置相同的程序 (五个 .xml 文件) 2. 每台机器都配置相同环境变量   不相同: 3. 第一台机器能够无密码登录到 2345 的机器上 4. 第二台机器能够无密码登录到 1
1. NameNode   2. 如何读取文件HDFS的文件读取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调用FileSystem对象的open方法,其实获取的是一个DistributedFileSystem的实例。 DistributedFileSystem通过RPC(远程过程调用)获得文件的第一批block的locations,同一block按照重复数会返回多个locations,
一、HDFS读文件过程1、客户端调用DistributedFileSystem的对象实例FileSystem的open方法来打开希望读取的文件,调用open后会返回一个FSDataInputStream对象。2、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FileSystem通过RCP(远程过程调用)来调用namenode,以确定文件的起始块的位置(这些信息都存储在namenode的内存中)。对于每个块,
Hadoop扩容概述Hadoop存储容量或计算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就需要扩容。扩容有两个方案:1) 增加磁盘2) 增加节点方案一:扩大虚拟磁盘扩大容量将虚拟的Linux关闭,扩大磁盘容量   将空间增大20G  建立分区增加空间后Linux并不会识别出新增加的磁盘空间需要为这块新增的空间建立分区新建分区打开Linuxfdisk /dev/
转载 2024-06-16 20:39:49
329阅读
vlan间如果要进行相互通信,怎么办呢?VLAN间的通信通常要用到路由功能,这被称作“VLAN间路由”。VLAN间路由,可以使用普通的路由器,也可以使用三层交换机。VLAN间通信场景一:不同VLAN不同网段用户间的通信,用户通过三层交换机互联使用技术:VLANIF 此场景用户直连在三层交换机上,只需直连路由即可。而VLANIF接口是一个三层的逻辑接口,在其上配置IP地址为用户的网关地址
转载 2024-05-04 17:07:53
1385阅读
3.1分布式文件系统3.1.1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结构分布式文件系统也采用了块的概念,块是数据读写的基本单元,只不过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块要比操作系统中的块大很多。 HDFS默认的块的大小是64MB。与普通文件不同的是,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如果一个文件小于一个数据块的大小,它并不占用整个数据块的存储空间 分布式文件系统在物理结构上是由计算机集群中的多个节点构成的,他们分为两类:一类叫‘主节点’也被称为名称
转载 2024-03-15 10:12:44
55阅读
一、前情概要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Hadoop在部署了大规模的集群场景下,大量客户端并发写数据的时候,文件契约监控算法的性能优化。二、背景引入先给大家引入一个小的背景,假如多个客户端同时要并发的写Hadoop HDFS上的一个文件,大家觉得这个事儿能成吗?明显不可以接受啊,兄弟们,HDFS上的文件是不允许并发写的,比如并发的追加一些数据什么的。所以说,HDFS里有一个机制,叫做文件契约机制。也就是说,
HDFS有很多shell命令,其中,fs命令可以说是HDFS最常用的命令,利用该命令可以查看HDFS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上传和下载数据、创建文件等。查看hdfs dfs帮助如下:$ hdfs dfs Usage: hadoop fs [generic options] [-appendToFile <localsrc> ... <dst>]
转载 2024-04-26 18:50:07
229阅读
libhdfs简介libhdfs是hadoop为C/C++访问分布式文件系统提供的JNI接口。配置环境:linux:CentOS5.5 hadoop:hadoop-0.21.0 jdk:jdk1.6.0_26libhdfs环境变量配置把libhdfs需要的jar包加入CLASSPATH中。因为不知道所需的jar包是哪些,并且因为配置的hadoop版本也不同,因此肯定能跑的方法就是将全部jar包添加
摘要:HDFS是MapReduce服务中的基础文件系统,全称为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可支持实现大规模数据可靠的分布式读写。 原文作者:Hi,EI 。HDFS针对的使用场景是数据读写具有“一次写,多次读”的特征,而数据“写”操作是顺序写,也就是在文件创建时的写入或者在现有文件之后的添加操作。HDFS保证一个文件在一个时刻
1.HDFS高可用简介在 Hadoop 1.X版本中,NameNode是整个HDFS集群的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SPOF):每一个HDFS集群只能有一个NameNode节点,一旦NameNode所在服务器宕机或者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集群都不可用,除非重启或者开启一个新的Namenode集群才能够恢复可用。NameNode单点故障对HDFS集群的可用性产生影响主要表
在Kubernetes中,不同的服务(service)之间如何实现互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通过Kubernetes实现多个service之间的互通。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流程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4-18 11:27:24
15阅读
在Kubernetes(K8S)中,namespace是一种用于对集群资源进行逻辑分组的机制。默认情况下,不同namespace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不同的namespace之间进行通信,这就需要实现不同namespace的互通。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在K8S中实现多个namespace之间的互通。 ### 实现K8S多个namespace互通的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原创 2024-04-03 09:53:15
153阅读
需要同时上内、外网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因为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学校实验室,一般都有自己内部的工作或科研网络,以便进行内部交流、访问内部资源和保证内部数据安全性;同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需要通过外网查阅很多资料。此时在使用双网卡时,总是需要禁用一个,才能访问另一个的网络。本文就介绍一下WIN7环境下如何同时访问内网和外网。内外网的IP分配 内网:IP地址:10.0.xxx.xxx 掩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最常用的路由协议,它在计算机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网络中,一个区域(area)可能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需要划分多个区域。本文将探讨当使用OSPF多区域时,如何实现这些区域之间的互通。 要了解OSPF多区域互通,首先需要了解OSPF中的区域概念。OSPF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当一个
原创 2024-01-31 10:24:03
32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