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用Dubbo?随着服务化进一步发展,服务越来越多,服务之间调用和依赖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诞生了面向服务架构体系(SOA),也因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应技术,如对服务提供、服务调用、连接处理、通信协议、序列化方式、服务发现、服务路由、日志输出等行为进行封装服务框架。就这样分布式系统服务治理框架就出现了,Dubbo也就这样产生了。2.什么是Dubbo?Dubbo 是一款高性能、轻量级
主要内容 :Dubbo 高级特性概述 ;Dubbo 高级特性原理 。首先对 Dubbo 支持高级特性进行介绍 , 然后给出使用这些高级特性示例 ,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高级特性 , 最后对常用高级特性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Dubbo 框架 。 当发现 Dubbo 无法满足业务诉求时 , 也能进行深入定制或扩展 。1 Dubbo 高级特性概述Dubbo 解决了分布
转载 2024-05-06 17:44:15
30阅读
Dubbo3.0变化全新服务发现模型相比于 2.x 版本中基于接口粒度服务发现机制,3.x 引入了全新基于应用粒度服务发现机制, 新模型带来两方面的巨大优势:进一步提升了 Dubbo3 在大规模集群实践中性能与稳定性。新模型可大幅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降低 Dubbo 地址单机内存消耗(50%),降低注册中心集群存储与推送压力(90%), Dubbo 可支持集群规模步入百万实例层次。打
转载 2024-04-23 19:22:11
27阅读
什么是 RPC?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是远程过程调用,比如说现在有两台服务器A, B,一个在A服务器上应用想要调用B服务器上应用提供某个,由于不在两个方法不在一个内存空间,不能直接调用,需要通过网络表达调用语义和传达调用数据。常存在于分布式系统中。 注释: Dubbo是Alibaba开发一个RPC框架,远程接口基于Java Interface, 依托于S
转载 2024-08-30 22:00:14
55阅读
Dubbo是基于Netty设计而Netty基于NIO先简单对NIO和Netty作简单了解1. NIONIO(Non-Blocking IO)起源于jdk1.4NIO与BIO作用是相同,但使用方式完全不同NIO支持面向缓冲区、基于通道IO操作,效率更高NIO与BIO区别:BIO:面向流,阻塞NIO:面向缓冲区,非阻塞,基于选择器使用NIO,在程序读取文件时,建立不再是BIO中“流
概述:随着人们需求越来越来,项目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常规单体应用架构已无法应对,分布式服务架构以及微服务架构势在必行,将一个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服务必定存在服务间通信调用。常用服务通信技术有两款:1、基于HTTP协议服务通信技术Feign2、基于TCP协议实现RPC服务通信技术Bubbo现有一个场景:有一个商品服务和订单服务,当用户购买商品时需要创建对应订单记录,在订单服务中需要使用商品i
Dubbo 概述Dubbo 产生背景随着互联网项目用户量急剧增长,访问并发量陡然增加,一个应用中所有的功能都集中于一个项目中,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要了,系统性能急需提升。提升性能最直接方式是构建集群,构建具有负载均衡功能集群。但仅仅依靠增加具有相同业务功能主机来提高系统性能,能力是有限。需要将应用功能进行分解,分解为多个子工程,每个子工程仅完成某一特定功能,例如,登录子工程、订单
Dubbo背景和简介Dubbo开始于电商系统,因此在这里先从电商系统演变讲起。单一应用框架(ORM)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如下单支付等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 缺点:单一系统架构,使得在开发过程中,占用资源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流量增加越来越难以维护 垂直应用框架(MVC) 垂直应用架构解决了单一应用架构所面临扩容问题,流量能够分散到各个子系统当
前言难道程序员职业生命线是青春饭?答案是的。35岁考虑转行,然后35岁又成了一个新人,而外国可以做到60岁,啥也不说了,可能是觉得中年大叔油腻,不及小鲜肉便宜,唉,可叹市场更新换代太快,快到我们来不及改变,所以,只有让随时保鲜才最重要。一、Dubbo是什么?Dubbo是阿里巴巴开源基于 Java 性能 RPC(一种远程调用) 分布式服务框架(SOA),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RPC远程服
dubbo3.0变化:    1.服务发现模型:             2.0采用基于接口粒度服务发现机制,3.0基于应用粒度服务发现机制,有利于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降低 Dubbo 地址单机内存消耗(50%),降低注册中心集群存储与推送压力(90%), Dubbo 可支持集群规模步入百万实例层次;&nbs
文章目录技术选型考虑为什么考虑SpringCloudAlibabaSpringCloudAlibaba和SpringCloud区别及技术最终选型 开源微服务技术选型功能技术对比SpringCloudDubboMotanMSEC功能微服务完整方案服务治理框架服务治理框架服务治理框架通信方式Rest/HttpRPCRPC/Hessian2Protocol buffer服务发现Eureka(AP)/
转载 2024-05-15 03:56:12
42阅读
写了好多年了,求波点赞,收藏,关注,一键三连!! 新公司架构对外提供http接口服务,内部微服务间采用Dubbo进行通信。因为服务拆非常散,HTTP到RPC服务之间日志完全独立不利于排查问题。所以开发了一个小功能,trace日志追踪。正好之前也开发过spring cloud系相同功能,来分别记录一下。 通用内容:日志框架logback日志输出格式中加入traceId输出
Dubbo一、简介 Dubbo是阿里巴巴公司开源一个高性能优秀服务框架,使得应用可通过高性能RPC实现服务输出和输入功能,可以和Spring框架无缝集成。Dubbo是一款高性能、轻量级开源Java RPC框架,它提供了三大核心能力:面向接口远程方法调用,智能容错和负载均衡,以及服务自动注册和发现。 二、组织架构图dubbo组织架构图 详细介绍三、优势&nb
转载 2024-02-22 12:00:40
36阅读
参数配置优先级dubbo配置存在优先级,不考虑优先级的话,很有可能出现调优参数设置了却没生效问题。dubbo分为consumer和provider端,在配置各个参数时,其优先级如下:consumermethod配置 providermethod配置consumerreference配置providerservice配置consumerconsumer节点配置provide
转载 2024-03-02 09:21:51
36阅读
本节介绍本节将会介绍Dubbo与SpringBoot整合四种方式:1、xml配置方式;2、使用@DubboComponentScan;3、使用Dubbo外部化配置方式@EnableDubboConfig;4、使用 incubator-dubbo-spring-boot-project 或者dubbo-spring-boot-starter。第一种方式Dubbo新老版本都可以使用,不会有版本限
转载 2023-08-25 11:55:04
42阅读
说明通过之前几篇博文,我简单介绍了OpenFeign使用及其工作原理。OpenFeign易用性和扩展性让人印象深刻。接下来,我将继续学习Spring是如何对OpenFeign进行集成支持,使其在Spring Cloud 微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篇博文中,我将结合官方文档介绍Spring Cloud OpenFeign,了解其基本使用方式及功能特性。进行服务间调用无外乎HTTP请求
转载 2024-07-02 10:34:31
116阅读
 ice-dubbo-thrift-grpc性能测试对比测试说明本测试只是个人为了对rpc进行技术选型,测试可能不够严谨,对某些rpc参数可能也不是最优,如果你知道更优参数配置或者改进意见等,欢迎反馈给我magicdoom@gmail.com。另外代码有些地方只是为了测试方便,不作为平时编程范例。所有测试源码和运行均一起提供在附件里。测试源码工程可用idea打开 ,其中dubbo
转载 2024-04-25 21:48:50
375阅读
dubbo中rpc通信算是重头戏。本文基于dubbo-rpc-api dubbo-rpc-default两个包重点了解下dubbo rpc实现原理。#1、代码示例 既然要说原理,首先就是把实现了rpc代码示例放在这里。DemoService service = new DemoServiceImpl(); protocol.export(proxy.getInvoker(service
转载 2024-03-19 12:24:16
30阅读
首先先提出几个问题:1、关于dubbo几个问题:dubbo是什么?dubbo能干什么?dubbo怎么用——即dubbo工作原理?使用dubbo应注意哪些地方2、dubbo如何实现集群容错3、dubbo如何实现负载均衡4、服务之间如何实现通信5、多服务,怎么找呢然后我们带着问题去认识dubbo,寻找答案。。。1、dubbo是什么?dubbo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高性能和透明化RPC远程
1.背景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站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常规垂直应用架构已无法应对,分布式服务架构以及流动计算架构势在必行,亟需一个治理系统确保架构有条不紊演进单一应用架构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 数据访问框架(ORM) 是关键垂直应用架构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
转载 2023-03-27 15:23:10
30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