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nginx 转发redis 连接”的流程 ### 步骤一:安装和配置Nginx 首先需要安装和配置Nginx,以便实现请求的转发功能。下面是具体的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下载并安装Nginx | | 2 | 配置Nginx转发规则 | 步骤一需要使用以下代码: 下载并安装Nginx: ```shell # 在Linux系统中
原创 2023-10-19 17:03:59
131阅读
平时访问量也不大,隔一段时间会挂掉,需要重启用nginx做负载均衡处理这个事情,因为这么处理不仅上手快,而且效率高,同时nginx可以把挂掉的服务剔除掉,下面就是整个处理过程。首先安装nginx,部署多套项目确保每套项目可以独立运行 配置nginx负载均衡nginx.conf 然后访问80端口,这个时候8081和8082端口的内容会交替出现,不过8082出现的
一、nginx之tcp_nopush、tcp_nodelay、sendfile1、TCP_NODELAY 你怎么可以强制 socket 在它的缓冲区里发送数据? 一个解决方案是 TCP 堆栈的 TCP_NODELAY选项。这样就可以使缓冲区中的数据立即发送出去。Nginx的 TCP_NODELAY 选项使得在打开一个新的 socket 时增加了TCP_NODELAY选项。但这时会造成一种情况: 终
转载 2024-05-07 16:34:01
1006阅读
概述这两天在写 go 项目, 一个 HTTP 服务器. 之前写的是 php 项目, nginx 监听80端口, 根据域名将请求分配给不同项目. 现在换了 go, 自然也想延续这个操作, 毕竟都是跑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那么问题来了, 我的nginx 监听80端口的同时, go 服务器是无法同样监听80端口的. 这该如何是好啊, 给我整的一脸懵逼.nginx 转发 go 服务不过想了一下, 发现自己进
http {   keepalive_timeout 20; --连接timeout keepalive_requests 8192; --每个连接最大请求数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00; }  先说说服务为什么使用HTTPs连接技术?有如下几个原因: 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 服务走的是公网,客户端与服务端的TCP
转载 2024-02-10 15:26:46
0阅读
什么是Http连接连接定义: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这种方式下由于通讯连接一直存在。此种方式常用于P2P点对点的通信。连接的操作步骤是: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连接适用场景:监控系统:后台硬件热插拔、LED、温度、电压发生变化;即时通信系统:其它用户登录、发送信息;即时报价系统:后台数据库
目录O、连接与短链接dubbo用连接。一、JDK的HttpClient1.1、是否缓存复用是动态处理的:1.2、HttpURLConnection、HttpClient、KeepAliveCache三个类的简单关系为:1.3、链接缓存:继承自HashMap的实现。map的key也是特殊定义的1.4、缓存类实现(原理同Redis的)缓存失效机制:A、启动之后自己主动清理自己。B、同时去get的时
转载 2023-09-11 17:46:01
1025阅读
nginx使用连接代理grpc流量 文章目录nginx使用连接代理grpc流量踩坑过程最终配置参考资料 Nginx在1.13.10版本支持了对grpc流量的反向代理,恰好业务有需求,要在sidecar容器中代理grpc流量。因此参考 指引文档进行了配置。但是并未如预期般顺利运行,按照示例配置后,nginx与后端的grpc服务并非连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此做个记录,也给有需要的读者做一个参
转载 2024-03-04 06:35:15
108阅读
介绍: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称,即Linux虚拟服务器。它是基于TCP/IP的负载均衡技术,转发效率高,具有处理百万计并发连接请求的能力。LVS通过IPVS模块实现。IPVS模块安装在LVS集群作为负载均衡的主节点上,虚拟出一个IP地址和端口对外提供服务。用户通过访问这个虚拟服务(VS),请求由负载均衡器(LB)分发到后端真实服务器(RS)中,由RS实际处理用户的请求
upstream appserver {         server 127.0.0.1:18001;    keepalive 64;    }server {     listen       8888;&nbsp
原创 2016-12-02 17:33:21
4533阅读
nginx中http模块使用http连接的相关配置(主要是keepalive指令)和http连接的原理解释。1、http连接1.1 预备知识连接管理是一个 HTTP 的关键话题:打开和保持连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站和 Web 应用程序的性能。在 HTTP/1.x 里有多种模型:短连接, 连接, 和 HTTP 流水线。在解释这三种模型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些前提知识:•HTTP是属于应用层(
当然,在nginx中,对于http1.0与http1.1也是支持连接的。什么是连接呢?我们知道,http请求是基于TCP协议之上的,那么,当客户端在发起请求前,需要先与服务端建立TCP连接,而每一次的TCP连接是需要三次握手来确定的,如果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网络差一点,这三次交互消费的时间会比较多,而且三次交互也会带来网络流量。当然,当连接断开后,也会有四次的交互,当然对用户体验来说就不重要了。
转载 2024-04-30 23:22:54
124阅读
http {   keepalive_timeout 20; --连接timeout keepalive_requests 8192; --每个连接最大请求数 }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00; } 先说说服务为什么使用HTTPs连接技术?有如下几个原因: 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 服务走的是公网,客户端与服务端的TCP建立的三次握手和断开
目录一、监听套接字初始化函数ngx_http_optimize_servers二、Nginx整个连接的过程上一章,我们讲解了HTTP模块是如何初始化的。这一章节,主要讲解监听套接字初始化函数ngx_http_optimize_servers和Nginx整个连接的过程一、监听套接字初始化函数ngx_http_optimize_serversngx_http_optimize_servers主要处理N
转载 2024-03-18 20:49:13
48阅读
一、Nginx反向代理在介绍nginx的负载均衡之前,我们先来介绍nginx的反向代理,因为反向代理用的比较多,所以,这里我们就不介绍正向代理了。nginx的代理过程,就是将请求发送给nginx,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处理完毕之后将结果再发给nginxnginx再把结果发送给客户端。后端服务器可在远程也可在本地,也可以是nginx服务器内部定义的其他虚拟主机。这些接收n
·【场景描述】 HTTP1.1之后,HTTP协议支持持久连接,也就是连接,优点在于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 如果我们使用了nginx去作为反向代理或者负载均衡,从客户端过来的连接请求就会被转换成短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 为了支持连接,我们需要在nginx服务器上做一些配置。    ·【要求】 使用nginx时,想要
转载 2024-06-11 17:42:22
244阅读
nginx与客户端默认是连接nginx与uwsgi的连接需要设置keepalive和Http1.1,uwsgi与nginx连接需要设置http11-socket。在设置了nginx upstream keepalive 为100的情况下。测试发现,连接状态下,uwsgi进程没有充分忙碌,在压测的情形下,新用户请求到来,这个新请求会得到快速处理;短连接情况下,客户端得到的响应时间是平滑的
转载 2024-02-21 12:36:44
141阅读
一、介绍keep-alive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保持链接的一种机制。等下次链接的时候不用再重新三次握手了,直接复用这个链接通道进行通信即可。比如一些静态资源就不用keep-alive,因为静态资源大多是缓存到浏览器里的,这样更方便快捷。二、连接历史HTTP/1.0 性能上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每发起一个请求,都要新建一次 TCP 连接(三次握手),而且是串行请求,做了无谓的 TCP 连接建立和断开
第四节 nginx 配置文件 1 keepalive_timeout 65; 设定保存长久连接时长 0代表禁止, 若不设置默认是75s 2keepalive_requests nu; 在一次连接中允许接受的最多请求数,超出则断开连接 3keepalive_disable none|browser 表示对那种浏览器禁止用连接 browser是指360 4 send_
转载 2024-05-24 22:16:37
536阅读
 先说说服务为什么使用HTTPs连接技术?有如下几个原因: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服务走的是公网,客户端与服务端的TCP建立的三次握手和断开的四次握手都需要40ms左右(真实数据包计算出来的),共需要80ms左右;每个接入方使用的IP就若干个,需要建立的请求连接有限。使用连接技术,可以大幅减少TCP频繁握手的次数,极大提高响应时间;同时,即使使用连接技术,也不需要消耗很多的系统资源用来
转载 2024-05-20 14:47:35
69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