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十章,也就是嵌入式Linux的调试技术。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开发板、Android模拟器以及一些函数、工具(gdb、gdbserver以及kgdb)调试嵌入式Linux内核模块、可执行程序和共享库。1、打印内核调试信息:printk。Printk函数用法与printf函数类似,只不过printk函数运行在内核空间,printf函数运行在用户空间,printk函数在printk.c文件中实现。不管
# 安卓内核编译环境搭建指南 ## 1. 概述 本文将指导您如何搭建一个Android内核编译环境。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您将能够成功编译Android内核。下面的表格概述了整个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安装必要的工具链和依赖项 | | 2 | 下载Android内核源代码 | | 3 | 配置内核 | | 4 | 编译
原创 2024-09-22 04:43:21
150阅读
linux内核编译环境配置 如果不是编译内核,只需要安装与内核相匹配的kernel-devel开发包即可。即是/lib/modules/`uname -r`/build -> /usr/src/kernels/`uname -r`指定。在yum中,如果直接运行 yum install kernel-...
转载 2015-09-04 12:35:00
408阅读
2评论
 0x00前言  一个安卓应用可以被调试的条件是应用AndroidManifest.xml显示指定android:debuggable="true",如果没有设置android:debuggable的值,则默认android:debuggable="false",所以发布的应用大部分都是不可调试的,如果要调试,则需要解包,改属性然后重打包,这样非常麻烦,而且效率低。第二个条件是内核配置
Android作为Google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开发平台,其本身是基于linux内核的。Google提供的内核源代码中除了linux部分 外,有很大一部分是与虚拟处理器Qemu和模拟硬件平台Goldfish相关的。所以如果想将Android移植到实际的硬件平台上需要将这部分代码剥离 出来。当然这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我们现在的目的是要编译出一个可以在模拟器上运行的系统内核.  和标准的Linux开发
   Android源码一般几十G,就拿Android5.0来说,下载下来大概也有44G左右,和编译产生的文件以及Ubuntu系统占用的空间加起来,源码双倍的空间都不够。编译源码前能分配足够的空间再好不过,但往往事后才发现分配的空间不够用也在所难免,以下是本人遇到空间不足以及解决过程的记录。  在此之前,先讲些相关情况,装Ubuntu之前最好能把/boot分区和编译Android源码的目
背景最近项目在编译编译多次之后,有挺多人反馈会出现 OOM 的,在项目的根目录下面会出现 hs_err_pid*.log 的错误文件。内容大概如下这个对我们的开发效率还是有挺大影响的,如果能够解决,对我们的开发效率还是有一定提升的。因此,我们尝试进行解决。探索原因从报错的信息来看,‘jar transform Thread’ 有时候的线程数非常多, 很有可能是同时开启的线程数过大,导致内存不足,
转载 2023-09-25 14:50:44
91阅读
内核(Kernel) 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 包含了驱动主机各项硬件的侦测程序与驱动模块 Linux内核 + 各种自由软件 = 完整的操作系统 linux 内核的存放位置: /boot 查看内核版本#uname -r 查看发行版本 #cat /etc/redhat-release#lsb_release -a 内核网站 :www.kernel.org 学习使用
nexus5 Android7.1.2查看cpu信息、内核版本goldfish的内核代码主分支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kernel/goldfish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kernel/msm.gitgit clone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kernel/goldfish
原创 2021-12-14 09:29:53
771阅读
Android源码和内核编译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一个节点都耗时漫长,下载源码、编译源码、下载内核编译内核,下载中途会断掉,编译中间会失败,求解再重来,又是一轮马拉松,于是每一步都要做好备份和记录,可是30G的源码(编译后已经达到70G)备份一次都需要好久。好在春节伊始我放弃了其他的学习,全力搞这个过程,终于算是拿下了。不过,漫漫长路,这只是一个开头。我编译的是Android最新稳定版本andro
转载 2024-08-14 13:38:19
1118阅读
ubuntu9.10 成功配置 交叉编译环境在进行嵌入式开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交叉编译环境,这是一套编译器、连接器和libc库等组成的开发环境。本文具体说明了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过程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希望能够对各位朋友搭建对应的交叉编译环境有所帮助。 一、所需软硬件环境 ■ 主机环境 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主机环境:Ubuntu 9.10~ubuntu8.04■ Ubuntu 9.1
转载 2024-01-29 10:51:18
49阅读
编译android源码时并不会自动编译android内核,因此需要手动编译这部分代码。编译内核所用的时间比编译android源码要少得多,只需一会就编译完成。1、确定内核版本 进入存放android内核源码的kernel目录,我下载了common.git与goldfish.git,以goldfish为例,进入goldfish目录,在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显示所有分支及当前所在的分支:$git br
转载 2023-11-21 17:17:35
249阅读
背景编译目标:32位Android5.1宿主机:64位-Ubuntu Server 18.04安装docker及相关操作:详见Docker相关 | DD'Notes创建编译容器:docker run -itd --name=容器名 --restart=always -v ~/ubuntu-share:/home/share ubuntu:16.04 /bin/bash配置编译环境以下操作都是在容器
原创 2023-11-09 16:09:22
94阅读
# 在WSL中配置Android编译环境的指南 在当今的开发环境中,使用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来配置Android编译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本文将指导你通过逐步的方式在WSL上配置你的Android编译环境。以下是整个过程的概述。 ## 流程概述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安装WSL和Linux发行版 | |
原创 8月前
295阅读
1评论
     编译内核的原因:在做无线自组网实验时,发现pc机(作为asterisk服务器)先启动,其他终端后启动时(pc机与所有的终端的网卡都配置为adhoc模式)。所有的终端不能相互ping通,都是都可以与pc机ping通;如果是终端先启动,再启动pc机,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pc机之间都可以相互ping通。     分
编译Linux内核内核开发的基本功,如果我们通过直接修改Linux内核代码来增加内核功能,那么修改后的内核代码必须要重新编译生成新的映像文件,然后加载该映像文件便可以启用新内核。 不同的Linux发行版本,其内核编译过程会有所不同。这里所用平台是Fedora 10,Linux kernel为2.6.27.5,待编译的Linux kernel为2.6.27.39。此处仅仅是编译一个干
本文用《Android深度探索(卷1):HAL与驱动开发》的随书源代码为例详细说明如何配置Android驱动开发和测试环境,并且如何使用源代码中的build.sh脚本文件在各种平台(Ubuntu Linux、Android模拟器和S3C6410开发板)上编译、安装和测试Linux驱动。建议读者使用Ubuntu Linux12.04或更高版本实验本文的方法。最好用root账号登录Linux。**一、
# Android Base编译环境配置 在进行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配置好基本的编译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Android base编译环境,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 1. 安装Android Studio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Android Studio,这是Google官方提供的Android开发工具。可以在[官方网站]( Studio,并根
原创 2024-05-15 05:11:00
67阅读
# Android 内核模块配置编译流程 ## 引言 在Android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对Android内核进行配置编译的需求。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这可能是一项很困难的任务。本文将向你介绍Android内核模块配置编译的流程,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代码示例。 ## 整体流程 Android内核模块配置编译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mermaid flowchart TD
原创 2023-12-21 04:28:58
138阅读
编译ubootmakeARCH=armCROSS_COMPILE=arm-himix200-linux-hi3516cv500_configmakeARCH=armCROSS_COMPILE=arm-himix200-linux--j20cdhi_gzip/makecpu-boot.bin../../../../osdrv/tools/pc/uboot_tools/-rmakeARCH=armCR
转载 2021-03-11 11:02:54
53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