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过程中差错不可避免,接收方在收到数据后,先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异常数据特殊处理。校验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CRC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检错能力强,效率高,是信息通信领域最为普遍的校验方式。 CRC校验算法应用广,且实现算法简单,但其背后的涉及的纠错码的代数理论,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所以,在不理解循环校验原理的基础上,贸然分析算法流程是不明智的,根据源码倒推实现流程,是不会明白为什么
转载 2024-06-03 11:56:02
95阅读
目录一、介绍及工作原理二、校验计算过程一、介绍及工作原理循环冗余校验 CRC 是数据链路层的一种差错控制技术。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错误(1 可能变成 0,0 可能变成 1),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相应的差错检测机制。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 CRC 技术。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 k 个比特;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 M = 101
本章目录:一、题目二、答案声明 一、题目什么是CRCCRC校验原理是怎么样子的?如何计算CRCCRC的计算步骤)?再深入一点就是CRC的框图实现以及代码实现?二、答案什么是CRC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称为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
pytorch学习笔记七————识别鸟和飞机1(一个粗糙的图像识别)数据集(CIFAR-10)CIFAR-10数据集含有60000张微小的(32*32)RGB图像,用一个整数对应10个级别中的1个,分别是:飞机0,汽车1,鸟2,猫3,鹿4,狗5,青蛙6,马7,船8,卡车9,虽然这些图像过于简单,但是可以满足我们的学习要求 下面代码是对数据集和验证集的数据下载:from torchvision im
  Java相比于C++一大特点便是其特有的自动垃圾回收机制,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不用再关系内存分配的问题了,也一般不需要担心出现内存泄漏。大家也可以愉快的聚焦于业务发展。那么Java的GC回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本文就来简单的说一下。要想了解Java的GC机制,首先要对JVM的内存结构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1、JVM内存结构JVM内存结构通常来说由虚拟机栈、堆、本地方法
# 深入了解 CRC16 Xmodem 校验算法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机制,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存储中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在众多的CRC算法中,CRC16 Xmodem因其高效性和准确性,成为了经典的校验方案之一。本文将介绍 CRC16 Xmodem 的工作原理,并展示一个简单的 Java 实现示例。 ## CRC16 Xmodem 工作原理 CRC16 Xmodem 算法
原创 2024-08-22 03:48:04
115阅读
# 实现Python CRC16_XMODEM ## 简介 在本文中,我将教会你如何使用Python实现CRC16_XMODEM算法。CRC16_XMODEM是一种循环冗余校验算法,常用于数据通信和错误检测。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来实现它: 1. 初始化CRC寄存器。 2. 对每个输入字节进行处理。 3. 对CRC寄存器进行最终处理。 4. 返回计算得到的CRC值。 ## 流程图 我们可以使
原创 2023-11-23 04:56:25
733阅读
# 实现 Java CRC16_XMODEM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start["开始"] input["输入数据"] init["初始化 CRC 寄存器值"] loop["循环处理每个字节"] xor["CRC 寄存器值与当前字节进行异或"] shift["循环左移 8 次"] end["结束"] start --
原创 2024-05-06 04:43:20
162阅读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来检验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的算法,常用于网络传输校验,压缩算法等等,简单来说,crc把一个待校验字符串当作一个非常大的整数,然后除以一个特定的数,所得的余数就是crc校验值,只不过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对二进制数加减采用模二运算,也即异或运算,详细的crc介绍请参考:https://www.lammertbies.nl/comm/info/crc-calculation.
转载 6月前
48阅读
#简介 主要就是将一段音频转换成文字。下载一段音频和他的标签,使用库提取MFCC特征,得到这个特征输入到LSTM中,每一步输出所有标签的概率,如果使用Greedy Search就直接去最高概率的字符,如果使用Beam Search就。。。 第一步就是下载数据集了,作者使用的是LDC93S1数据集,一个wav的音频,一个txt的标签。其实只有一句话0 1 She had your dark suit
CRC计算过程:1.生成多项式,得到除数;2.为发送数据补齐(位宽)个0,使用模2除法计算CRC;3.将发送数据与CRC组合,生产新的数据。CRC-16中表示位宽为16,实际数据17;由位宽可知多项式的最高位肯定为1,故在简记式中,将最高的1统一去掉了,如CRC32的生成多项式简记为04C11DB7实际上表示的是104C11DB7;CRC为校验和的一种,是两个字节数据流采用二进制除法(没有进位,使
一.CRC简介    CRC校验是一种在数据通信系统和其它串行传输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错误检测手段。通用的CRC标准有CRC-8、CRC-16、CRC-32、CRC-CCIT,其中在网络通信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CRC-32标准。本文将以CRC-32为例,说明CRC编码的实现方式以及如何用verilog语言对CRC编码进行描述。二.模2运算  
什么是CRC校验?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CRC校验原理: 其根本思想就是先在要发送的帧后面附加一个数(这个就是用来校验的校验
# Java CRC16-XMODEM 校验 ## 介绍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校验方法,可以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CRC16-XMODEM 是一种常用的 CRC 算法,它通过生成一个 16 位的校验值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 Java 中如何实现 CRC16-XMODEM 校验,并提供代码示例。 ## CRC16-XMODEM 算法原理 CRC16-XMODEM
原创 2023-08-22 10:59:51
1141阅读
2018/02/08 再次更新———————————————————————————————————————————本次更新的目的是主要进行一次再排版,顺畅文章的思路。同时鉴于一些网友私信问我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我自己最近再次琢磨了下CRC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会在相应章节进行细节补充,也进行勘误。——————————————————————————————————————————以下内容是参考网上一
前言: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如何手算CRC以及运用CRC,更侧重方法的步骤,对原理方面不做探讨。一些搬过来的代码我也修改了一下下 1.异或运算:CRC运算需要不断地做异或运算,所以,如果要手算CRC,需要对异或运算十分熟悉。写在前面相当于先热个身。0 xor 1 = 1 . 1 xor 0 = 1 . 0 xor 0 = 0 . 1 xor 1= 0 .简单的口诀:相同为1,不同为02.CR
一、CRC码的原理 CRC码是一种可以检查出多位错误的校验码。利用CRC码检错的过程如下: 在发送端根据要传送的k位二进制码序列,以一定的规则产生一个校验用的r位监督码(CRC码),附在原始信息后边,构成一个新的二进制码序列数共k+r位,然后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根据信息码和CRC码之间所遵循的规则进行检验,以确定传送中是否出错。这个规则,在差错控制理论中称为“生成多项式”。 在上面这个图中,总位长
CRC16常见的标准有以下几种,被用在各个规范中,其算法原理基本一致,就是在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有所差异,下边把这些标准的差异列出,并给出C语言的算法实现。CRC16_CCITT:多项式x16+x12+x5+1(0x1021),初始值0x0000,低位在前,高位在后,结果与0x0000异或CRC16_CCITT_FALSE:多项式x16+x12+x5+1(0x1021),初始值0xFFFF,低位在后,
1. 查找技术(1)顺序查找查找过程:从线性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逐个将线性表中的元素与被查元素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查找成功;若整个线性扫描结束,仍未找到与被查元素相等的元素,则表示线性表中没有被查元素,查找失败。前提要求:线性表查询次数:最少1次,第一个元素就是要查的元素; 最多n次,最后一个元素才是要查的元素,或者查到最后都没发现要查的元素; 因此平均情况是n/2次。只能顺序查找的情况:线性表
从Kusama转移资产到波卡平行链,如何实现?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回想哪条跨链桥能支持这类跨链,跨链之后的合约地址会变成什么样子,还有安全性、成本和便捷度等一系列问题......总之,跨链并不是向前走一步这么简单的事儿。在波卡生态,有一种创新的跨链传递方式,跨共识信息格式(XCM)正在悄悄颠覆你对资产跨链的固有印象,或许你已经在不经意间使用到了XC-20系列资产。XCM是什么?在共识链、智能合约、模
转载 2月前
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