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1. CNN + RNNCNN卷积神经网络 RNN递归神经网络1.1 相同点:1.2 不同点:1.3 组合方式实现2. 图片标注2.1 问题描述:2.2 模型设计2.3 模型设计2.4 模型运行2.5 图片标注升级3. 视频行为识别3.1. CNN特征简单组合3.2. 3D版本CNN图像特征的前后关系没有很好的区别4. 图片/视频问答4.1 图片问答的意义4.2 方法流程 1. CNN
cnn卷积神经网络的原理一个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为:输入 -> 卷积 -> RelU -> 池化 -> RelU -> 卷积 -> … -> 池化 -> 全连接层 -> 输出对于CNN来说,并不是所有上下层神经元都能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卷积核”作为中介。在通过池化来降低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向量,同时改善结果(不易出现过拟合)。CNN不仅可以用于图像识
转载 2023-09-06 22:13:31
92阅读
论文名称:卷积神经网络加上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边界回归方法用于医学图像分割。期刊名称:ISSV 2019作者:Yanda Meng Meng Wei.作者单位:利物浦大学以及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摘要:解剖结构的精准分割是医学图像分析的重要步骤,而边界回归的方法收到了研究者们的青睐。这种方法是从一个起点出发来进行分割任务,而不是对密集的像素点进行分类。然而,由于CNN的固有特性,使用卷积核拥有的局
以下叙述只是简单的叙述,CNN+RNN(LSTM,GRU)的应用相关文章还很多,而且研究的方向不仅仅是下文提到的1. CNN 特征提取,用于RNN语句生成图片标注。2. RNN特征提取用于CNN内容分类视频分类。3. CNN特征提取用于对话问答图片问答。还有很多领域,比如根据面目表情判断情感,用于遥感地图的标注,用于生物医学的图像解析,用于安全领域的防火实时监控等。而且现阶段关于CNN+RNN的研
RNN:有梯度消失,没有办法长时间记忆。神经网络是用来特征提取CNN因为后边加了一层全连接,才可以去做分类。RNN和CNNRNN:处理序列化数据(一句话,一段语音,一段视频)连续型的,具有记忆性,但是没有办法长期记忆,反向可能会导致梯度消失(梯度消失的原因是反向推到参数可能极小接近0)CNN:第一张图片和第二张图片没有关系,一张张图片处理,所以不适合用来处理序列化数据(文本之类的) &n
转载 2024-07-09 22:17:31
179阅读
这次到CRNN部分了,CRNN网络很简单,就是CNN+RNN,因为RNN适用于时间序列类型的数据,车牌呢,其实也是有规律的,比如第一位是汉字,后面是字母+汉字;前一部分通过MTCNN将车牌区域已经定位了,那这部分就需要拿CRNN来对其进行训练,使其能作为一个pipeline处理MTCNN输出的车牌图像;首先是CNN+RNN的网络,这里使用的网络比较简单,CNN部分使用了浅层网络和BN层,最终输出s
本文目录1. DNN2. RNN3. RNN Cell 具体计算过程4. Pytorch实现RNN4.1 创建RNNcell再写循环4.2 直接调用RNN5. 多层RNN6. 案例6.1 使用RNN_cell6.2 使用RNN7. 独热向量one-hot缺点改进目标网络结构完整代码课后练习1:LSTM实现之前的模型代码:结果:课后练习2:GRU实现之前的模型代码:结果:学习资料系列文章索引
转载 2024-06-12 21:41:36
24阅读
 总体思想:1、同时使用CNN-RNN进行图像特征的学习,对RGB-D图像进行分类2、使用单层CNN提取图像低维特征,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在于这种低维特征能够允许物体的部分形变,从而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将单层CNN的输出作为输入输入至RNN中,让RNN去学习特征间的组合关系(应该也可以理解为是RNN学习到的隐关系)3、尝试探索新的用于机器视觉的深度学习架构,在之前的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
转载 2024-07-26 07:55:45
51阅读
CNNRNN结合一.CNNRNN1.CNNRNN2.CNNRNN异同点(1)相同点(2)不同点3.CNNRNN组合(1)CNNRNN组合意义(2)CNNRNN组合方式(3)CNNRNN组合方式实现二.图片标注1.问题描述2.基本思路3.模型设计(1)整体结构(2)特征提取(3)数据准备(4)模型训练(5)模型运行三.视频行为识别1.问题定义2.常用方法总结(1)CNN特征简单组合
文章目录一、RNN的理论部分1.1 Wh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1.2 RNN 的工作原理解析1.2.1 数据的定义部分1.2.2 RNN 的具体运算过程1.2.3 几种不同类型的 RNN二、基于Pytorch的RNN实践部分2.1 在Pytorch里面对 RNN 输入参数的认识2.2 nn.RNN 里面的 forward 方法:Example:利用RNN进时间序列的
神经网络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叫感知机(perceptron),拥有输入层、输出层和一个隐含层。输入的特征向量通过隐含层变换达到输出层,在输出层得到分类结果。早期感知机的推动者是Rosenblatt。(扯一个不相关的:由于计算技术的落后,当时感知器传输函数是用线拉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的方法机械实现的,脑补一下科学家们扯着密密麻麻的导线的样子…) 但是,Rosenblatt的单层感知机有一个
转载 2024-03-26 11:00:16
143阅读
前言文章主要是对CNNRNN的理解,通过对比总结各自的优势,同时加深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其中代码引用采用的是VQA模型中对图像和文本的处理。 目录前言1、CNN介绍1.1 Why CNN for Image1.2 CNN架构图1.3 卷积层1.3.1 重要参数1.3.2 卷积计算1.3.3 卷积层与全连接层的关系1.4 池化层1.5 应用2、RNN介绍2.1 引言2.2 RNN简介
人工智能之循环神经网络(RNN) 文章目录人工智能之循环神经网络(RNN)前言一、RNN是什么?二、RNN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区别1.全连接神经网络2.循环神经网络(CNN)3.RNN参数学习过程4.总结 前言在我的上一篇博客计算机视觉之卷积神经网络(CNN),讲述了计算机如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进行图像识别,在识别图像时,输入的每张图片都是孤立的,识别出这张图片是猫并不会对识别出下一张图片是狗造成影
神经网络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叫感知机(perceptron),拥有输入层、输出层和一个隐含层。输入的特征向量通过隐含层变换达到输出层,在输出层得到分类结果。早期感知机的推动者是Rosenblatt。(扯一个不相关的:由于计算技术的落后,当时感知器传输函数是用线拉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的方法机械实现的,脑补一下科学家们扯着密密麻麻的导线的样子…)但是,Rosenblatt的单层感知机有一个严
【目标检测】RCNN算法详解R-CNNRCNN是第一个可以真正工业级应用的解决方案,Fast-RCNN,Faster-RCNN沿袭RCNN, 把region proposal和CNN结合起来,所以该方法被称为R-CNN:Regions with CNN features。1.1.介绍 与图像分类不同的是检测需要定位一个图像内的许多物体。 一个方法是将框定位看做是回归问题。但是这种策略效果不好。 另
目录6 循环神经网络6.3 数据集(周杰伦歌词)6.3.1 读取数据集6.3.2 字符索引6.3.3 时序数据采样6.3.3.1 随机采样6.3.3.2 相邻采样6.4 循环神经网络从零实现6.4.1 one-hot6.4.2 初始化模型参数6.4.3 定义模型6.4.4 预测函数6.4.5 梯度裁剪6.4.6 困惑度6.4.7 定义训练函数6.4.8 训练模型并创作歌词6.5 简洁实现6.5.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实现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和一个循环神经网络语句分类模型。 本文提到的模型(rnncnn)在一系列文本分类任务(如情绪分析)中实现了良好的分类性能,并且由于模型简单,方便实现,成为了竞赛和实战中常用的baseline。cnn-text-classification-tf博客,使用CNN做文本分类项目,start两千多。阅读这个项目源码,可以了解tensorflow构建项目的关键步骤
目录1 textcnn2 textrnn3 textrcnn4 textrnn_att5 DPCNN6 Transformer1 textcnnText-CNN 和传统的 CNN 结构类似,具有词嵌入层、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的四层结构。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1408.5882.
关于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的真正理解一般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包含卷积层,BN层,激活层以及池化层。池化层较为简单,不再赘述。借此机会详细的介绍其他三层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如何手动初始化卷积层权值。Convolution layer网上写卷积的博客不计其数,大都是长篇大论,其实卷积十分简单,见下图。上图所示输入为 【5,5 ,1
文章目录1 为什么需要RNN1.1RNN的应用场景1.2 DNN和CNN不能解决的问题2 RNN的网络结构2.1 RNN基础结构2.2 不同类型的RNN3 RNN的优化算法BPTT4 LSTM5 GRU 1 为什么需要RNN1.1RNN的应用场景1 模仿论文(生成序列)。输入是一堆的论文文章,输出是符合论文格式的文本。 2 模仿linux 内核代码写程序(生成序列) 3 模仿小四写文章(生成文本
转载 2024-05-29 08:17:37
8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