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性回归首先,在介绍线性回归之前,先用一个简化的模型作为引入。假设某地的房价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人流量以及面积大小,分别记为x1、x2、x3。而房屋的最终成交价 y = w1x1  + w2x2 + w3x3 + b。此即为线性模型,给定了n维输入 X = [x1, x2, ... , xn]T,以及模型的n维权重 w = [w1, w2, ..., wn]T和标量偏差b,模型的输出
本文就R-CNN论文精读中 的预测回归(Bounding box regression)问题进行详细讨论。R-CNN将候选框提取出来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偏移预测的并行处理。 偏移预测预测回归(Bounding box regression)问题,我们需要将生成的候选框进行位置、大小的微调。(图摘自b站up“同济子豪兄”的R-CNN论文解读)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加入这一个Reg
本文讲的是【译】如何应对 CNN 中的过拟合问题, 摘要:理解神经卷积网络、欠拟合 & 过拟合、批量归一化什么是卷积、最大池化和 Dropout? 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 欢迎来到本系列教程的第三部分的学习!这周我会讲解一些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的内容并且讨论如何解决欠拟合和过拟合。一、卷积(
# Python CNN预测回归模型教程 本文将带你步步深入,教你如何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CNN(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回归模型。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以及具体实现代码和注释。整个过程包括数据准备、模型构建、训练和预测等几个阶段。 ## 流程概述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整理一下实现强预测回归模型的步骤,便于后续理解。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24 06:11:28
1177阅读
目录摘要: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介绍: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介绍:CNN-LSTM: Matlab代码运行结果:本文Matlab代码+数据分享: 摘要:本文使用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预测。本模型的输入数据个数可以自行选择,可以为多输入、也可以为单输入,使用Matlab自带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可以轻松的更换数据集以实现自己的功能。首先使用CNN
转载 2023-10-26 21:37:43
139阅读
# PyTorch CNN回归预测实现指南 ## 1. 简介 在本指南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PyTorch库实现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回归预测CNN是一种强大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用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任务。回归预测是指根据输入数据预测连续数值输出。本文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让你能够轻松上手: 1. 数据准备 2. 构建CNN模型 3. 定义损失函数 4. 定义优化器 5. 训练模型
原创 2024-01-20 09:53:15
940阅读
前面几节叙述了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本节将描述深度学习网络在诸如回归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 Drop Out策略,以及Fast.AI附加层架构分析。结构化时间序列的处理与预测。IMDB影评倾向性分析。 Drop Out策略,以及Fast.AI附加层架构分析Drop Out策略是一种避免过拟合的有效手段。在Fast.AI框架下,通过设置分类器构造函数的ps参数,来启
回归预测其实就是根据数据找出对应的拟合函数,假设我们需要拟合的函数为,也就是给一个x,可以输出一个x^2。第一步产生训练数据与对应标签:生成的训练数据只有一个特征值,每一个数据代表一个样本,因此要扩充一下维度。另外本来标签应该是直接对应label=x.pow(2),但是考虑到真实数据可能没法一一对应,因此加入一定噪声干扰,当然不加噪声干扰也是可以的。# 样本 x = torch.linspace(
转载 2023-06-23 00:06:14
636阅读
本文以泰坦尼克数据集(Titanic.csv)为例,利用Python,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未知乘客的年龄数据进行预测。需要用到的库: import 读取Titanic数据集,查看数据预览及数据类型: tiedani = pd.read_csv('Titanic.csv') tiedani.head() tiedani.dtypes Titanic前5行数据预览
目录项目数据及源码1.数据处理1.1.数据预处理1.2.数据可视化1.3.配置数据集2.构建CNN网络2.1.池化层2.2.卷积层2.3.编译设置2.4.模型训练3.模型评估(acc:92.00%)4.模型优化(acc:93.78%)4.1.优化网络4.2.优化学习率 项目数据及源码可在github下载:https://github.com/chenshunpeng/Weather-recogn
注解: fun_data()函数生成训练数据和标签,同时生成测试数据和测试标签 HIDDEN_SIZE = 128,使用128维的精度来定义LSTM的状态和输出精度,就是LSTM中的h,clstm_model()函数定义了一个可重入的模型, 分别由评估函数和训练函数调用,在训练前使用空模型预测并输出未训练数据并可视化 通过with tf.variable_scope("lstm_model",r
转载 9月前
189阅读
适用平台:Matlab2021b版及以上方法:你肯定见过这样的文献:什么CNN、LSTM、GRU、BiLSTM、GRU、Attention以及它们的复合模型CNN-LSTM、CNN-GRU模型等经久不衰,我们的程序中额外加入了特征可视化的部分,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期刊水平:仔细看下面的文献均来自《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顶级EI期刊发文日
转载 2024-10-11 14:26:33
45阅读
目录一、程序及算法内容介绍:基本内容:亮点与优势: 二、实际运行效果:三、算法介绍:四、完整程序下载:一、程序及算法内容介绍:基本内容:本代码基于Matlab平台编译,将MVO(多元宇宙算法)与CNN-LSTM(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合,进行多输入数据回归预测输入训练的数据包含7个特征,1个响应值,即通过7个输入值预测1个输出值(多变量回归预测,个数可自行制定)归一化训练数据,提升
网上对时序问题的代码详解很少,这里自己整理对CNN和RNN用于时序问题的代码部分记录,便于深入理解代码每步的操作。 本文中涉及的代码:https://github.com/EavanLi/CNN-RNN-TSF-a-toy一、1D-CNN1. Conv1d的接口class torch.nn.Conv1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stride=
转载 2023-12-09 22:39:26
150阅读
1、其中LRN就是局部响应归一化:这个技术主要是深度学习训练时的一种提高准确度的技术方法。其中caffe、tensorflow等里面是很常见的方法,其跟激活函数是有区别的,LRN一般是在激活、池化后进行的一中处理方法。        AlexNet将LeNet的思想发扬光大,把CNN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了很深很宽的网络中。AlexN
转载 2024-04-28 20:20:44
52阅读
目录一、前期准备1.1 设置GPU1.2 导入数据1.2.1 np.random.seed( i )1.2.2 tf.random.set_seed()1.3 查看数据二、数据预处理2.1 加载数据2.1.1 image_dataset_from_directory()  2.1.2 batch_size2.2 可视化数据2.3 再次检查数据2.4 配置数据集三、构建CNN、编
前言在上一篇博文:【计算机视觉——RCNN目标检测系列】一、选择性搜索详解( 戴璞微:【计算机视觉——RCNN目标检测系列】 )我们重点介绍了RCNN和Fast RCNN中一个重要的模块——选择性搜索算法,该算法主要用于获取图像中大量的候选目标框。为了之后更加顺利理解RCNN模型,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RCNN及其改进版本——Fast RCNN和Faster
✅作者简介: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matlab项目合作可私信。 ?个人主页:​​Matlab科研工作室​​?个人信条:格物致知。更多Matlab仿真内容点击?​​智能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预测​​ ​​雷达通信 ​​ ​​无线传感器​​​​信号处理​​ ​​图像处理​​ ​​路径规划​​ ​​元胞自动机​​ ​​无人机 ​​ ​​电力系统​​⛄ 内容
原创 2022-11-26 20:50:27
568阅读
 回归简介:       回归在数学上的意义是给定一个点集,能够用一条曲线去拟合之,如果这个曲线是一条直线,那就被称为线性回归,如果曲线是一条二次曲线,就被称为二次回归回归还有很多的变种,如locally weighted回归,logistic回归。         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回归,很多机器学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维数据回归预测项目方案 ## 项目背景 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的领域中,回归问题是一个常见的任务。在面对一维数据时,传统的回归模型往往难以捕捉复杂的特征关系。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它在一维数据的回归问题中同样具有良好的潜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CNN进行一维数据的回归预测,并提供相应的Python代码示例及项目流程图。 ##
原创 10月前
53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