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半年的CNN算法移植,有时候需要回避一些东西,所以写的东西不能太多。简单提一下自己的总结,既是笔记,又是与网友们交流讨论。        CNN兴起,深圳这个躁动的城市很多人就想趁着这个机会捞一笔风投。于是各种基于CNN的在GPU上的demo出现后立马就成立公司,招FPGA工程师或者ARM 等嵌入式工程师,希望通过他们进行产品落地。毕竟GPU功耗高,散热
转载 2024-03-28 21:28:28
145阅读
论文题目:Acceleration of FPGA 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Human Activity Classification Using Millimeter-Wave Radar年份&会议:2019 - IEEE Access主要内容:采用毫米波雷达回波谱图作为CNN输入来识别人类活动的类别,并实现在FPGA上,还采取了三种
Winograd算法winograd算法,它的本质就是通过减少卷积运算中的乘法,来减少计算量。我们以3x3,s=1的卷积为例,讲讲Winograd算法的具体流程。 一个的卷积核,和一个输入特征图进行卷积运算,得到的输出,我们记为: 其计算量为 和普通的直接卷积()相比,计算量减少了 当时,上式近似等于 Winograd 的证明方法较为复杂,要用到数论中的一些知识,但是,使用起来很简单。只需要按照如
转载 2024-07-28 16:14:32
156阅读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Multi-precision Multi-arithmetic CNN Accelerators for FPGAs最近arXiv上挂出来一篇文章,采用FPGA实现MobileNet V1,并且完全是不借助片外资源,用的是on-chip memory,没有利用off-chip RAM。整个模型在FPGA的内部有限资源上实现的。能够使得帧率在3000
FPGA进行CNN加速计算的论文里,有一种设计:脉动阵列何为脉动,脉动的数据是什么样子的?下图可以看做是简单的脉动单元,共有P11到P33 9个计算单元,行列数据并不是同时刻到达计算单元,而是依次进入,说白了就是像FPGA设计里经常提的流水线pipiline,这里面有个关键点是CNN的乘加操作,P11计算单元会在3个节拍进来6个数据,3个节拍后,P11=3*3+2*4+2*3=23,每个计算单元
转载 2024-03-29 06:41:06
62阅读
目录前言一、什么是FPGA高速设计?FPGA高速设计的好处是什么?二、FPGA CLB逻辑基本单元了解1.CLB逻辑单元内部结构2.LUT查找表 3.CARRY进位链三、加法器逻辑层级及资源使用1.什么是逻辑层级?2.加法器逻辑层级四、累加器逻辑层级及资源使用 五、被加数为1的加器逻辑层级及资源使用   六、相等/不相等比较器逻辑层级及资源使用&n
为了增进对FPGA的认识,本文将对FPGA的应用,以及FPGA的配置方式予以介绍。FPGA 器件属于专用集成电路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是可编程的逻辑列阵。为了增进对FPGA的认识,本文将对FPGA的应用,以及FPGA的配置方式予以介绍。如果你对FPGA,或者是对本文内容具有兴趣,不妨和小编一起来继续认真往下阅读哦。一、FPGA应用FPGA另一个新应用是取代DSP,由于FPGA适合规划成可同
          System Generator安装之后可以在Simulink中调用相应的模块进行视觉算法的搭建,我两台电脑上分别是ISE12.3+matlab2010a, ISE10.1+Matlab2010a。需要注意的是ISE和Matlab之间是有型号匹配的。          首先要打开
转载 2024-04-20 10:28:00
42阅读
[FPGA]基于Qsys的第一个Nios II系统设计 (2013-12-12 21:50:08)转载▼分类: 嵌入式[FPGA]基于Qsys的第一个Nios II系统设计一、基本说明1、软件平台:Quartus II 13.0(64-bit)Nios II 13.0 Software Build Tools for Eclipse2、硬件平台:Altera Cycl
转载 2024-07-23 13:20:31
65阅读
 以下内容为QQ聊天整理,以及网络资料整理。本人不懂算法,如有纰漏,还请指正。       以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化,有时候我们在面试的时候遇到招 FPGA算法优化工程师,糊弄起来,是,我们用FPGA对算法实现了优化加速,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算法优化。但是如果你面试的时候说了实话,说自己不会做算法优化,不好意思你很可能会被立马刷下来。哈哈哈,是不是
         基于FPGA的可显示数字时钟,设计思路为自底向上,包含三个子模块:时钟模块,进制转换模块。led显示模块。所用到的FPGA晶振频率为50Mhz,首先利用它得到1hz的时钟然后然后得到时钟模块。把时钟模块输出的时、分、秒输入到进制转换模块后得到十进制的值再输入到led显示模块,该project已经在FPGA开发板上亲測可用。&nbs
转载 2024-10-08 18:29:09
64阅读
目录原语简介原语的分类时钟相关的原语IBUFGIBUFGDSBUFGBUFGPBUFGCEBUFGMUXBUFGDLLDCM接口相关的原语IDDRODDR 原语简介原语,即primitive,原语类似最底层的描述方法,是不同厂商针对自己FPGA芯片提供的底逻辑资源的描述。 因此不同的厂商,原语不同,同一家的FPGA,由于不同系列的芯片内部资源一般不同,原语也是不通用的。 使用原语的好处,可以直接
 背景:已经将IPcore集成为系统并且可以成功调用,现在我们需要在单片机端编写SDK程序并且调用IPcore进行测试。目的:编写SDK程序调用单片机端IPcore。在不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先测试一下大概的帧率。目录一、单次调用IPcore1.1 malloc方式实现内存1.2 关于DDR调用的相关 1.3 调用IPcore1.4 指针偏移值的问题1.5 依然存在的问题二、PS端
目录一、简介1.题目:2.时间:3.来源:4.简介:5.论文主要贡献:二、相关名词三、 相关背景知识1.Vivado HLS2.Simulated Annealing四、处理流程概述一、简介1.题目:fpgaConvNet: A Framework for Mapp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on FPGAs2.时间:2016.083.来源:IEEE4.简介
目录前言一、理解全加器1、半加器2、1位全加器二、通过原理图实现1位全加器1、创建工程2、半加器原理图设计1、设计原理图2、仿真实现3、全加器原理图设计1、将设计项目设置为可调用的元件2、原理图绘制3、仿真实现三、通过Verilog编程实现1位全加器1、创建Verilog文件2、代码实现3、仿真实现四、通过Verilog编程实现四位全加器1、代码实现2、仿真实现五、总结六、参考资料 前言本篇博客
转载 2024-07-23 00:08:54
75阅读
引言PCI Express Base Specification Revision 3.0PCI Loc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3.0书籍:PCI Express System Architecture,对应那本紫色的《PCI Express 体系结构标准教材》  上面的两个Specification的文档虽然不是从官网找的,但是可信度还是有保证的。我们学校图书
转载 2024-05-08 10:37:27
168阅读
一、掌握HDL语言1.没有数电基础,建议先学习数电2.HDL是硬件描述语言,不要用软件思维去思考3.图书:verilog HDL高级数字设计、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Verilog编程艺术4.网站:HDLBits  4.1: http://asic-world.com/verilog/index.html  4.2: https://hdlbits.01xz.net/w
转载 2024-06-14 20:46:40
59阅读
CNN叫作卷积神经网络,可见卷积在CNN的地位,写出Conv可以说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汇聚层跟卷积层类似,只是卷积核内的运算不同。卷积的操作其实很简单,就是若干个for循环的嵌套。可以想象成可以想象一下卷积的过程。 0、复习一下卷积过程 假设蓝色立方体代表卷积核,大小是4*3*3,这意味着输入是4层 图1 蓝绿色立方体代表输入图像,大小是4*6*6 图2 卷积核在输入上滑动 图3
转载 2024-04-12 15:15:34
56阅读
理论建立与效果展示环境:Vivado2019.2。 Part:xcku040-ffva1156-2-i,内嵌DSP个数 1920个,BRAM 600个也就是21.1Mb。说明:通过识别加高斯白噪声的正弦波、余弦波、三角波较简单的实例来利用FPGA实现一维CNN网络,主要是实现CNN网络的搭建。 也就是将下列数据传输至FPGA,识别出下面哪些是正弦波、余弦波、三角波,通过简单实例实践,在融会贯通,最
这一篇,我们写代码对网口中数据的打包方式进行解析目录UDP协议IP协议以太网协议MAC头 CRC校验首先,我们需要将数据封装成这种格式:7byte 前导码+1byte帧前定界符+14byte以太网帧头+20byte IP头+8byte UDP头+数据+4byte FCS校验一共需要实现3个协议:UDP协议,IP协议,以太网协议流程如下:首先我们需要设置一个start_tx,作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