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开发工作中,我们都使用被封装完好的 TCP/HTTP 库去完成需求开发,很少关心底层 TCP连接状态,但是一旦遇到较难定位的线上事故,往往都是因为 TCP 连接参数或者使用姿势不对导致的,本文对 TCP 连接状态以及相关命令做一下梳理总结:什么是 TCP 协议位于 OSI 模型中的传输层(第四层),是一种端对端的传输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通过校验和、序列号、确认应答、
方法一:利用netstat命令统计 TIME_WAIT/CLOSE_WAIT/ESTABLISHED/LISTEN 等TCP状态的连接数 netstat -tan |grep ^tcp |awk '{++a[$6]} END{for (i in a) print i, a[i]}'  方法二:利用ss命令 ss -s Total: 541 (kernel 0) T
转载 2024-05-07 12:47:39
1011阅读
在/etc/sysctl.conf中加入 fs.file-max = 65535 net.ipv4.ip_forward = 1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对端可以出错并永远不关闭连接,甚至意外当机。缺省值是60 秒。2.2 内核
转载 2024-05-21 15:42:52
43阅读
一、查看哪些IP连接本机 netstat -an 二、查看TCP连接数 1)统计80端口连接数 netstat -nat|grep -i "80"|wc -l 2)统计httpd协议连接数 ps -ef|grep httpd|wc -l 3)、统计已连接上的,状态为"established" netstat -na|grep ESTABLISHED|wc -l 4)、查出哪个IP地址连接最多,将其
一、查看哪些IP连接本机netstat -an二、查看TCP连接数1)统计80端口连接数netstat -nat|grep -i "80"|wc -l2)统计httpd协议连接数ps -ef|grep httpd|wc -l3)、统计已连接上的,状态为“establishednetstat -na|grep ESTABLISHED|wc -l4)、查出哪个IP地址连接最多,将其封了.netstat
TCP
转载 精选 2016-03-31 15:25:22
2128阅读
在Kubernetes(K8S)集群中,查看TCP连接数是很重要的监控任务之一。通过查看TCP连接数,我们可以了解当前集群中的网络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本文中,我将向您介绍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中查看TCP连接数。 ### 步骤概览 在下面的表格中,我们会逐步展示在Kubernetes集群中查看TCP连接数的流程: | 步骤 | 操作
原创 2024-05-23 09:51:31
117阅读
现在做服务器开发不加上高并发根本没脸出门,所以为了以后吹水被别人怼“天天提高并发,你自己实现的最高并发是多少”的时候能义正言辞的怼回去,趁着元旦在家没事决定自己写个demo搞一搞。这个测试主要是想搞明白Linux下哪些参数配置限制了连接数的最大值,上限是多少。一、先说下demo的思路:服务端用epoll实现,就是简简单单的接收连接,然后客户端用go的goroutine,每个goroutine就是简
tcp应用中,server事先在某个固定端口监听,client主动发起连接,经过三路握手后建立tcp连接。那么对单机,其最大并发tcp连接数是多少?   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 在确定最大连接数之前,先来看看系统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系统用一个4四元组来唯一标识一个TCP连接:{local ip, local port,remote ip,
转载 2024-08-13 11:32:16
408阅读
        在TCP应用程序中,双方的通信是面向连接的,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多个连接需要能相互区别。TCP协议里面是用[源IP+源Port+目的IP+目的 Port]来区别两个不同连接的。也就是说,只要这四个参数中有一个以上不同,这两个连接就不同。在BBS上面看到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可使用的端口个数是可建立的连接的限制因素,其实这
转载 2024-05-08 23:22:24
34阅读
1、修改用户进程可打开文件数限制 在Linux平台上,无论编写客户端程序还是服务端程序,在进行高并发TCP连接处理时,最高的并发数量都要受到系统对用户单一进程同时可打开文件数量的限制(这是因为系统为每个TCP连接都要创建一个socket句柄,每个socket句柄同时也是一个文件句柄)。可使用ulimit命令查看系统允许当前用户进程打开的文件数限制: [speng@as4 ~]$ ulimit -
在Linux下配置TCP/IP 本教程首先回顾 TCP/IP 的起源,然后阐述 TCP/IP 发展所依据的模型,最后还讨论 TCP/IP 是如何工作的 — 包括 IP 地址、子网以及路由。打好这些理论基础之后,我们将讨论 Linux 所
查看系统tcp各种状态的连接数以前总是1个状态1个状态的wc统计,真是没什么效率哦。很多人都在用一个挺强的脚本命令咱也学了下 netstat -n|awk '/^tcp/{++s[$NF]} END{for (i in s){print i,s[i]}}' TIME_WAIT 427 FIN_WAIT1 2435 FIN_WAIT2 289 ESTABLISHED 14582 SYN_
原创 2011-07-21 22:11:35
1739阅读
在Linux系统中,要查看当前的TCP连接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查看TCP连接数,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当前的网络状况,以便更好地监控系统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命令来查看当前的TCP连接数。其中,最常用的命令是`ss`和`netstat`。`ss`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可以用来显示各种套接字的统计信息,包括TCP、UDP和Unix域套接字等。而`netstat
原创 2024-03-06 10:32:12
561阅读
## docker查看tcp连接数 在使用Docker部署应用程序时,了解和监控TCP连接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监控TCP连接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提高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使用Docker和一些相关工具来查看和监控TCP连接数。 ### Docker和TCP连接数 Docker是一种容器化平台,它通过隔离和管理容器的方式来运行应用程序。每个Docker容
原创 2023-07-30 12:58:48
1198阅读
常识一:文件句柄限制 在linux下编写网络服务器程序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每一个tcp连接都要占一个文件描述符,一旦这个文件描述符使用完了,新的连接到来返回给我们的错误是“Socket/File:Can't open so many files”。 这时你需要明白操作系统对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数的限制。1进程限制执行 ulimit -n 输出 1024,说明对于一个进程而言最多只能打开1024个文件,所
转载 2024-05-05 15:09:22
112阅读
一般linux下TCP连接的限制在TD_SETSIZE,系统默认为1024,由FD_SETSIZE决定。1.修改方法: 修改/usr/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加入   *soft nofile 20000   *hard nofile 20000 然后reboot系统。/服务器就可以建立连接到20000个了,
转载 2024-03-30 12:35:09
1002阅读
netstat命令的功能是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的信息,可以让用户得知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最常用的也就两个参数,即netstat –an,如下所示:  1. [root@tiaobanji ~]# netstat -an 2.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3. Prot
转载 2023-11-01 17:12:31
2阅读
linux作为服务器系统,当socket运行高并发TCP程序时,通常会出现连接建立到一定个数后不能再建立连接的情况  本人在工作时,测试高并发tcp程序(GPS服务器端程序),多次测试,发现每次连接建立到1000左右时,再也不能建立tcp连接,最总上网搜索,linux系统默认ulimit为1024个访问 用户最多可开启的程序数目。一般一个端口的最高连接为2的16次方65535第一步,修改
在/etc/sysctl.conf中加入 fs.file-max = 65535 net.ipv4.ip_forward = 1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对端可以出错并永远不关闭连接,甚至意外当机。缺省值是60 秒。2.2 内
转载 2024-04-24 23:58:30
20阅读
TCP连接限制问题总结最大TCP连接数量问题总结1、可用端口号限制2、文件描述符限制3、线程的限制4、内存的限制5、CPU的限制总结参考文献: 最大TCP连接数量问题总结直接上答案最大TCP连接数量限制有:可用端口号数量、文件描述符数量、线程、内存、CPU1、可用端口号限制Q:一台主机可以有多少端口号?端口号与TCP连接?是否能修改?端口号限制因素?第一:端口号是16位的,所以总共有65535个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