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entos初始化设置描述一、用户和相关权限操作1、用户管理2、用户管理二、yum的使用三、压缩包命令的使用1、tar 命令2、rar 命令3、zip与unzip 命令四、wget的使用五、scp的使用 注:本文皆为本人自己实际开发中的了解所得经验,如有不对之处欢迎诸位批评指点描述以下内容为Centos7操作时一些基本命令使用方式和操作一、用户和相关权限操作1、用户管理1)、添加用户 g
转载 2024-02-20 08:02:58
33阅读
CentOS7下账号与用户   /etc/passwd用户记录文件,文件记录着ID和账号与一般身份用户的对应关系用户至少会有2个ID,用户ID(UserID简UID)和用户ID(GroupID简GID)。  /etc/group用户记录文件,文件记录着ID和用户名的对应关系文件利用UID和GID判别所有者和用户。当要显示文件属性需求时,系统会根据
转载 2024-02-23 12:38:22
55阅读
作记录学习环境  vmware workstations     centos 7.2背景  预先安装时,分配磁盘较小, 系统安装时,没有创建卷1、将虚拟机关机后,手动扩充磁盘空间2、机器磁盘分配后,还不能用,还需要格式化系统查看当前磁盘分布[root@localhost ~]# df -h Filesystem Size
转载 2024-04-23 16:18:37
81阅读
swoole的优点就不说了,安装对于没接触过的还是优点麻烦,写个教程看看能不能帮上需要的同学们!centos7的安装就不说了 网上很多,一般都是虚拟机里面安装的 ,我是在mac虚拟机里面装的 (我装的时候分区就没有按照教程分区,系统自动分区的(20G)因为按照教程分区 有错误安装不了)温馨提示里面有桌面的程序看自己需不需要 ,自己选择! 安装好centos7后 咱们就开始装swoole,
转载 2024-03-19 06:41:58
154阅读
CentOS 7 配置网络 CentOS 7 配置网络组网络简介选择网络的配置方法网络主接口及从属接口的默认行为创建网络实验前准备创建主设备team0创建team0从属设备生效team0主从设备接口查看team0状态更改team0模式重新生效接口删除team0取消网络总结 网络简介网络(Network Teaming)是在RHEL 7CentOS 7中新出现的一种网络技术应用,是
转载 2024-02-27 09:36:44
39阅读
广播是指将报文发送到网络中的所有可能的接收者。从原理上这很容易实现:路由器简单地将它接收到的任何广播报文副本转发到除该报文到达的接口以外的每个接口。当多台主机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时,广播还能结合链路层特点提供相对更高效的转发策略。播 为了减少在广播中涉及的不必要的开销,可以只向特定的一部分接收方(可以是域内也可以是域间)发送流量,这被称为播。从根本上说,通过发送方指明接收方,或是通过接收方独立
转载 7月前
21阅读
目录 一、Linux系统用户的管理1.1、概述1.2、增加一个新的用户1.2.1、语法1.2.2、groupadd --help1.2.3、应用1.3、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1.3.1、语法1.3.2、groupdel -- help1.3.3、应用1.4、修改用户属性1.4.1、语法1.4.2、groupmod --help1.4.3、应用1.5、切换用户1.5.1、语法1.5.2、
转载 2024-05-07 09:17:01
536阅读
1.centos7实现网卡绑定技术1.1 介绍将多块网卡绑定同一IP地址对外提供服务,可以实现高可用或者负载均衡。直接给两块网卡设置同一IP地址是不可以的。通过bonding,虚拟一块网卡对外提供连接,物理网卡的被修改为相同的MAC地址。1.2 Bonding工作模式Bonding的模式一共有7种:mode=0(balance-rr)(平衡抡循环策略)链路负载均衡,增加带宽,支持容错,一条链路故障
linux下网卡bonding配置 章节bonding技术centos7配置bondingcentos6配置bonding 一、bonding技术bonding(绑定)是一种linux系统下的网卡绑定技术,可以把服务器上n个物理网卡在系统内部抽象(绑定)成一个逻辑上的网卡,能够提升网络吞吐量、实现网络冗余、负载等功能,有很多优势。bonding技术是linux系统内核层面实现的
Linux下多播路由的实现 前言(只是一些废话,不想看的可以略过) ===================================== 多播路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在Internet上实现了对数据的“广播”,不 同于广播的是,由于广播风暴的问题,路由器是禁止广播数据跨路由传送的。 而多播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M$软件如:Netmeeting,WMS就广泛运 用了多播这种技术。这里讨论的
目录:一、CentOS 7 下的用户、与权限操作二、用户对目录的权限操作  一、CentOS 7 下的用户、与权限操作(用户和的创建,实操时没有成功!!!)用户:useradd abc —— 添加名为abc的用户;  如果想查看该用户的话,输入 指令:vipw,然后输入:D,定位到文档最底部就可以看见(退出则输入 :q)。:  “”的概念:在Windows里,用户属于
转载 2024-02-14 13:23:55
325阅读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需要查询HBA卡的WWN号,可是客户的HBA卡已经安装到服务器,且也没有交换机,在存储上看到很多WWN号,不知道主机对应的HBA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从操作系统层面来查看HBA卡WWN号,确认卡号和主机的对应关系。 一、Windows 系统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FC HBA卡厂家提供的管理软件查看光纤适配器的WWN号码,具体如下:Q
1.创建用户centos7:1000 之后是普通用户useradd  -u UID    指定一个UID号作为本账号的UID -o 配合-u 选项,不检查UID的唯一性 -g GID 指明用户所属基本组,可为名,也可以GID -c "COMMENT“ 用户的注释信息 -d HOME_DIR 以指定的路径(不存在)为家目录 -s SHELL 指明用户的默认shell程
目录 1. Linux 基本介绍2. 文件 / 目录 所有者2.1 查看文件的所有者2.2 修改文件所有者3. 的创建3.1 基本指令3.2 应用实例4. 文件 / 目录 所在4.1 查看文件 / 目录所在4.2 修改文件所在的5. 其它6. 改变用户所在6.1 改变用户所在6.2 应用实例 1. Linux 基本介绍在 linux 中的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不能独立于
概念将多个磁盘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一定的容错功能,提升磁盘的读写能力磁盘陈列:硬件阵列、软件阵列1-RAID0 带区卷—3块盘特点:速度快,空间利用率100%成本低,无容错功能,一坏全坏全部磁盘容量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
《一》RAID概念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以硬件(RAID卡)或软件(MDADM)形式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利用多个磁盘组合在一起,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
通过其它的手段启动电脑之后也无法找到硬盘。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解决的方法还是很简单的,因为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那款硬盘会出现和主板存在兼容性方面的问题,这类故障主要是在硬盘和主板之间的连线上面,所以在这里我们建议大家不妨将硬盘与主板之间的连线调换一根,如果不是连线的问题的话,那么您再看一看硬盘上的主从条线是否设置正确,如何设置主从跳线的地位一般都会在硬盘上面有提示,按照您自己的需要将硬盘设置
一.添加三块10G硬盘[root@bj-lvm ~]# fdisk -l |grep sd 磁盘 /dev/sda:53.7 GB, 53687091200 字节,104857600 个扇区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104857599 5
转载 2024-04-05 13:24:07
207阅读
什么是用户登录进系统的用户对硬件资源的操作都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开发者们都专门开发了安全机制,要使用操作系统必须事先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为何要有用户系统上的每一个进程,都需要一个特定的用户运行,一个用户拥有特定的权限,该用户运行的进程与用户权限一致。通常在生产环境是使用普通用户管理服务器,因为root权限过大,容易出问题。查看用户信息的命令id:查看用户信息[chirou@duorou
转载 2024-02-10 13:11:24
97阅读
1、需求背景vcs集群,问题是在app14主机在测试丢包问题时,重启了app14的主机,重启时业务迁移到app20备机上了,但是app20上怀疑当时没有迁移成功,出现了共享盘的IO error问题。后经过核查发现app13,14,15,16对应的共享盘在app20备机上状态都不正常,如下: 同时,在app20该主机上使用fdisk -l也无法看到对应的/vdb/vdc/vdd/vde/v
  • 1
  • 2
  • 3
  • 4
  • 5